被围困的大学从哪里突围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0-8-31 16:50:00 人气: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 李侠 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苏全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动员大会在南京召开。其中包括,向省内外公开选拔10名副厅级高校领导干部。至此,曾经人声鼎沸的大学去行政化呼声在持续几年一浪高过一浪的亢奋中,终于再次被打回原形。社会也厌倦了,一切了无新意——日子还要过,大学还要像往日一般弯下曾经高贵的身段穿梭于各种衙门与权贵之间,以谋得艰难的生存。 客观地说,当下的中国大学,就是被围困的大学。在光鲜华丽的外表下,大学竭力掩盖其内在如惊弓之鸟般的惶恐:任何一种力量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制约大学的发展。初步分析起来,围困大学的力量可分解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认同因素。 首先,在以官本位为主体的社会里,政治权力的垄断力量是任何一个大学无法抵抗的。按照发达国家大学的治理模式,大学去行政化本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整个社会没有先行完成去行政化的背景下,单单大学率先实行去行政化,无异于釜底抽薪,自掘坟墓。没有哪个大学敢冒这个险。 其次,经济因素同样是困扰中国大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大学多数是“官办”大学,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财政。长期以来国家教育预算投入不足,且大学被通过分类的方式划分成三六九等,位于前列的多拨付一些经费,位于后列的则名正言顺地减少支持。由于财政预算拨款不是按照公共财政的模式运行,这样又从侧面巩固了行政因素对于大学的控制。所以这几年我们见到了各种形式的对大学评比与分类的游戏,导致大学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在这种无形掌控下,大学以失去灵魂为代价,最终沦落为扭曲的生产线。 所谓文化因素,主要是指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水平的提升。大学的基本职责原本是培养人才、积累知识、提升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然而,培养人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它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及教育规律,但是不符合政绩工程的欲望。因此,当下各个大学都热衷于引进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因为只有引进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最后,社会认同因素(舆论)也严重影响大学的自我定位。当前,在政绩欲望以及公众舆论的裹挟下,国内大学热衷于高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本土诺贝尔奖得主的豪言壮语。其实,这些目标都是大学的副产品,大学的主业是培养人才,制造知识。一流不一流、以及是否出现个把诺贝尔奖对于当下中国大学的发展来说,并不重要。遵循大学发展规律,先从二流大学做起,从“小师”开始培养,假以时日,最终获得国际认可,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一意孤行,很可能适得其反。如今很多人开始选择到国外读大学,就是对当下中国大学状态的一种明确否定:用脚投票!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走出一条突围之路,首先应该消解行政力量对其的过度干预,真正成为独立的、有思想的培育人才与制造知识的场所。在文化与社会认同方面,首先要做的不是建一流大学、出几个大师的允诺,而是实实在在地履行大学的职责,捍卫大学的尊严与荣耀。大学是神圣的,是应该被整个社会尊重的,也应该是拒绝各种资本杂交化的一支独立的力量。 (文见《文汇报》2010年8月19日第E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