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由“钱学森之问”再思高校教育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旬刊 日期:2010-9-8 14:56:00 人气:

由“钱学森之问”再思高校教育

河南新乡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白剑波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向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开篇直指钱学森那句震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时间,“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焦点,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讨论热潮。同样,2009年1月,《人民日报》先后刊登温家宝总理的两篇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其核心内容都是在剖析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这个问题,钱老自己其实是有答案的。近日,钱老去世前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被整理出来,谈话内容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钱老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创的东西,缺乏创新精神。这番话不仅是钱老肺腑之言,更是击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致命软肋。“钱学森之问”,本质上就是在问中国高等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高等教育究竟走怎么样的模式?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型人才,这是一个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老问题,也是一个虽有答案,但却在实施过程中屡受挫折、无法真正得到落实的尴尬问题。纵观中国大学教育过去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的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总体来看,中国学生在“德”与“才”两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欠缺。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老时厂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足以证明现在的大学教育模式还无法满足培养杰出人才的需要。

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思想陷入了一个误区:总以为知识越多越优秀,学历越高越突出。学校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却越来越少。要想取得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必须要从思维的创新做起。培养创新型人才才是培养出杰出人才的惟一出路。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其核心则是创新思维。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拥有厚实的人文功底和扎实的科学素养。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后者大多来自继承前人的知识精华和教师的系统传授。直接知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共同探索得来。同时,学生探索研究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加强。在学习生活中,必须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主动发现获取新知识,拓宽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创新人才应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良好的观察习惯、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善于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也是创新型人才的显著标志之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比较多元化,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灵活运用。传统的教育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分析如出一辙。在学习知识时,教师较注重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而忽略多角度考虑的引导。思维创新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点之一。没有思维的创新,何谈人才的创新。创新型人才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坚定的意志。有较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观,能够主动调节和保持情绪的稳定。品行端正,心胸宽广,懂得尊重信任他人。

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是属于纸上谈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尚未形成,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常常不能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服务性,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小学普遍盛行的应试教育和大学教育片面强调专业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之中,真正有特色、有个性的大学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很少,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甚至于连教材都必须要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灵魂综合上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与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拥有其思维的创新能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和灵魂。

人文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基本天赋、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历史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有宽阔的知识面,且兴趣广泛,极少是只通一门的“专才”,绝大多数是以通才取胜。理王科学生如果只限于一个专业,很难以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受到启发,得以借鉴。而缺少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的能力,就难以做出独创性的贡献,知识面宽广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接受人文学科的熏陶,可以拓宽知识面。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能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越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在创新能力。

理工科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习惯于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实验分析,均侧重于定量的思考,而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辩证统一的结果。人文学科的学习与训练,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形象与直觉思维的训练。研究表明,发散式思维能力对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直觉、想象、类比都属于发散式思维。想象就是创新的源泉,而人文素质教育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人文精神的培养会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言,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引导学生的思想进入一种高尚、超越的精神境界,这有利于丰富想象力和产生灵感、顿悟,特别是文学和艺术,包括散文、诗、词、审美等。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丰富科学研究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研究发现的洞察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钱学森在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的授奖仪式上特别提到他夫人从事的音乐事业对他的影响。他说:“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中所包括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广阔的思维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音乐能启迪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新热情,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改变高校教师传统的育人观念和思想,使其主动改变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应该注重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楷模。如果教师没有高度的创新意识,何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另外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其次要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开放、探究、合作式课堂教学。以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一直延续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言堂”式的教学。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入课堂,但其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和运用。往往造成为用多媒体而用之的情况,只是节省了老师的板书时间,加大了专业知识的灌输量,却没有顾及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放开视野,运用多媒体获取最新的资讯,加强交流互动速度,与时代同步,共求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探索和启发式教学,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合作,努力营造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以及别出心裁的新奇念头等,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和实践,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和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效补充。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参加多姿多彩的各类文艺体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增长才干,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形式不一,可以是正规的课堂形式,也可以是开放的活动形式,采取不同方式训练学生求异、辐射、发散、牵引等多种思维方式,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其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构成。一方面,强化其专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校内师资资源,使教育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鼓励广大教师结合研究专长,开设大量人文社科选修课程,如大学书法、古典文学、音乐欣赏、戏曲等历史、哲学、艺术选修课,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兴趣。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培养传统文化思维的养成。

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人文素质教育将再次取代科学知识教育,而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和谐共处,相互渗透,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它既吸收了古代科学教育以“人”为中心的特征,也吸收近代以来科学教育所缺乏的思维理性,是人文教育科学化与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有机统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培养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必由之路。

(文见《教育旬刊》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