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发展规划须瞄准地方需求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9-20 11:51:00 人气:
今年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年份,在强调大学自治、自主发展的时代,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对大学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就地方高校发展进程来看:“十五”时期,主要是应对扩招,大多数高校扩大了办学规模;“十一五”时期,绝大多数高校为迎接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应评办学”,主要精力是围绕评估指标体系改善办学条件。 面向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态势下,在社会普遍浮躁的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感觉好像没有发展主题,对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都有些茫然。部分学校习惯于精英教育时代计划管理模式,向重点大学、部属院校看齐,建设综合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盲目追求全省一流甚至全国一流等奋斗目标,追求宏伟、远大的目标。笔者认为,面向地方、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应当成为地方高校制定自身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取向。 地方性是地方高校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多样化、多层化为前提。就大众化时代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厩需要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也需要办学层次的多样化、服务面向的多样化。部属院校、重点大学可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争创一流,而大多数地方高校则要理智、合理地定位,面向地方、面向区域踏实办学,绝不可一窝蜂地奔向“国内著名”、“国际知名”。就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从生源及毕业流向来看,学生基本上来源于本省区,甚至仅限于相邻地市内,学生毕业后大多也在当地从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地方教育,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明显,地域资源和地方特征就成了所有地方高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地方高校本身就是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地方性是其基本特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自然是其基本职责,其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走地方化道路,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面向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发展关系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科技是发展之根本,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高等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最高学府,是所在地市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最大的集聚地,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带动和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素质、精神风貌,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城市品位,对于促进地方发展意义重大,在地方社会总体格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正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谈松华研究员所言:“高等教育向地级城市延伸,不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工作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必要前提。” 在促进地方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作为地方高校,要顺应高等教育及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作为促进发展的着力点,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人缘、地缘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增强服务能力,努力成为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经济发展的咨询站、应用技术的推广站、先进文化的领路人、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外,关键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要与地方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事业单位合作,邀请地方社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应坚持地方性和应用性的基本准则,要通过学校研究人员深入地方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围绕地方发展战略举措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用先进、科学的手段、方法,解决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真正做到产学研用相结合。地方高校还应利用所处地理位置特点,做重点大学、综合大学与所在地域联系的中介与桥梁,与省会城市大学合作进行科研项目,在充分发挥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重点大学与基层实际、省会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之间桥梁作用的同时提高自己。 在“十二五”期间,地方高校一定要放下“象牙塔”里养成的“矜持、清高”的架子,静下心来,以质量为本,办社会满意的大学,在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普通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13日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