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如何化解大学生创业难题让校长们打开了话匣子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0-10-9 9:15:00 人气:

前言

“21年前,你在清华大学创办‘挑战杯’赛事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挑战杯’会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9月27日,在吉林大学举办的“大学校长创业教育论坛”上,吉林大学校长展涛向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问及“挑战杯”当初在清华大学诞生的情况。

史宗恺介绍说,当时是清华大学和上海的一家杂志社联合几所高校,合作设立了此项赛事。之后随着团中央与教育部的介入,“挑战杯”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经过了21年的发展,“挑战杯”自身也在不断创新。比如此次在“挑战杯”大赛期间举办大学校长创业教育论坛,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在论坛上表示,举办大学校长创业教育论坛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精神,集思广益,提高认识,努力构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促进工作。

创业大赛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

虽然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同龄人中最富知识和技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创业群体,但从近些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很低,成功创业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数。卢雍政认为,究其原因,除了受资金、项目、政策、舆论支持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外,大学生自身缺乏创业相关的意识、能力和经验才是致命缺陷。

设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为了强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设立的比赛项目来看,也确实起到了这样作用。各个学校在举办和参与创业大赛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晋表示,如果把创业比作游泳,光有理论知识肯定还不能“下海”畅游,必须要先有一个能实践的“游泳池”,而这个“游泳池”就是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从学校院系里的创业活动到全校性的“求是杯”,再到全国性的“挑战杯”,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每年可以参加的创业计划竞赛不少于10项。最近两年,该校仅通过参加创业计划竞赛找到创业伙伴或项目,并注册成立公司的学生团队就有6家。“学校成立创业咨询导师团,为学生创业项目或企业提供深度咨询服务,指导学生按照市场规律,将创业服务落到实处”。

各所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做法。山东大学专门设置了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学生创业实践中心,成立了山东大学创业研究和指导中心,推进创业型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的建设。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介绍说,本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就有3支来自山东大学的队伍,“他们的参赛项目有两项来源于上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获奖作品”。

吉林大学校长展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此次在吉林大学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他极力争取到的。“挑战杯”比赛是一种模拟创业,但有些大学生已经进入创业的实质性阶段,即使是模拟创业,对于参赛者创业精神的提升也非常重要。他说:“我接触到的一些学生谈起创业,都显得非常有信心。有的作品是由很多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完成的,他们通宵设计,去争取资源,寻找企业谈判,这种经历非常宝贵。我甚至想象不出还有哪一种经历比这样一种模式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普遍开始重视创业教育

卢雍政表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非常迫切需要引入就业创业教育理念,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增加有关就业创业的内容和课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还处在探索阶段。近些年来,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就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05年8月,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将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引入中国,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KAB项目吸引了700多所高校参与,培养了2000多名KAB项目讲师,400多所高校开设了KAB创业基础课程,超过10万名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自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亚洲第一个创业计划大赛——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学校不断探索创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史宗恺介绍说,2008年,清华大学向教育部申报建立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获得批准,在实验区的统一协调下,包括经管学院、清华科技园、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和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在内的多个相关部门有所侧重地开展工作并形成合力,不断完善“创业启蒙——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起一个面向实践、整合资源、针对性强、导向明确的新型创业教育体系,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

KAB项目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贎表示,该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以学科渗透为原则,将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科教育的作用。该校在一年级中开设了《管理学》必修课程,开设了《市场营销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立足于创收创业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介绍说,山东大学构建了由《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学》、《创业管理与实践》等创业类课程共同组成的创业课程体系。2010年,《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管理与实践》同时被确定为山东大学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建设,创业课程体系将覆盖40%的本科学生。”方宏建说。

有了好项目还要重视孵化

在大学校园中诞生的创业项目,往往比较弱小,需要精心的培育。很多大学校长在此次论坛上也介绍了本校在扶持、孵化好项目方面的相关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曾涌现出PPLIVE公司CEO姚欣,摩尔庄园创办者王海滨等一批大学生创业典范。若比特机器人团队还因为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回校后成立了公司,并成功融资800万元。张晋表示,对于成熟的创业团队,学校鼓励他们注册公司,独立经营,到市场上去锻炼、拼搏。为了提高企业的创业成功率,除了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外,还充分利用学校产业集团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还是资金上的扶持。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学生创业提供了600余平方米场地,并投入100万元资金开创了大学生创业联盟这一涵盖面广泛的创业实训平台。对于羽翼丰满的创业团队,学校依托国家大科技园,建设以市场为导向,集高新技术的研发,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创新人才的吸纳与培育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魏贎介绍说,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运行以来,共吸收、接纳了近20个创业团队,已有一些青年创业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信通学院学生戴志康2001年即开始创业,成立了康盛世纪公司,其公司自主开发的“Discuz!”论坛系统已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PHP社区论坛软件之一。

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符惠明也介绍了该校在大学生创业企业孵化方面的成果。为了调动和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学生创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创新度不足、团队合作不足的局面,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江南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共同合作,通过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依托大学科技园提供的500万元创业资金以及园区的创业大楼等设施,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组建创业团队,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帮助和平台搭建。全校共有66个团队报名,目前已有30万元资金作为前期投入,扶植3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部分项目已进入孵化阶段。

(文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28日第T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