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教育部:把学术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源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社会科学报 日期:2010-11-3 8:58:00 人气: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变的今日之中国,如何把正确的理论变为群众的主张、群众的思维方式和群众的智慧,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特别是社会科学素养,成为摆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10月20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经验交流会。来自北大、复旦、人大等全国30多所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普及读物也要有学术含金量”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高校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普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促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学者表示,要清醒看待、科学分析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往往有一定的门槛,如果缺少基本功,很难真正读得进、读得懂。因此学者编写通俗理论读物就成为普及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同时,有学者提醒,在重视此项工作的同时要避免大众化流于庸俗化。近年来,各类通俗读物的编撰出版大有一哄而上之势,其中大多质量较高,但也不乏粗制滥造、哗众取宠者,令公众难以分辨。我们应加强通俗读物社会需求与编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通俗类读物编撰的指导等,确保普及工作的高起点切入,高质量运行。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良志认为,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普及读物就是用浅显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写普及读物不需要学术背景。这种观念是不全面的。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时和这个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普及读物不仅要求文字浅显,要求可读性强,而且也要求有学术含金量,要体现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当务之急是建立统筹机制

在对“大学者写小书”进行肯定的同时,与会专家也意识到,学者参与学术普及活动常常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缺少组织性和连续性,必须继续探索机制建设,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学术评价向社科普及领域倾斜;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的对外联系和对外沟通体制,在大学和社会之间努力建立各种沟通的管道、合作的平台。

武汉大学副校长谢红星表示,大众化和普及化工作,应积极构建多种多样的转化形式。建议教育部社科司可及时组织启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专题社会考察、社会宣讲等活动,引导学者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对以上观点表示赞同,并认为在当下的社科普及工作中,资源未充分利用,配置不尽合理,经费捉襟见肘的现象时而有之。因此,当务之急是整合资源配置、成立专门机构、多方筹措、增强社会服务职能的经费保障。这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自身加大内部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党、政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以普法宣传教育为例,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党、政牵头,学校与司法行政部门采取共建的方式,签署相关协议,解决经费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强调,在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要坚持导向,只有科学规划才能防止变质变味,走向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防止运动式、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须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警惕学术娱乐化甚至庸俗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薛明扬表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应局限于高校内部,应鼓励高校师生投身社会实践,同时搭建国际化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将学术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源。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认为,高校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和普及化工作,要结合自身的品牌特色。专业化与社会化并不冲突。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以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为例,介绍了北外在社会科学普及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倡导“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并举,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积极承担图书出版和文化传播工作,培养学术创新人才和青年汉学家,同时,通过启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成立“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完善中国文化课程建设体系等方式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在信息传媒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为学术资源社会化提供了新载体。秦绍德表示,学术有很强的专业性,而大众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要求学者在媒体上一定要坚守学术底线,决不能把学术娱乐化甚至庸俗化,更不能和名利挂起钩来,热衷做没有根底的“媒体学者”。

(文见《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