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全力以赴做好做细做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12-10 10:14:00 人气: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典型发言

四级联动构建促进就业工作体系

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彭智勇

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坚持以服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保就业,促发展,求稳定”的思路,着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建设,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0%左右,为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现“五大统一”,完善基层就业政策体系

一是统一项目。突破国家和地方到基层就业项目的政策界限,将“三支一扶”、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选调生、村官等项目统一合并为《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二是统一政策。整合各个项目的优惠政策,结合重庆实际形成统一的政策措施,保证所有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同等享受。三是统一实施。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密切配合,统一下达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四是统一管理。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档案,对服务期间的毕业生实行统一管理。五是统一待遇。市财政按照每生每年1.8万元的标准拨付给区县,确保每个毕业生均有编制保障。

二、实施“四级联动”,构建促进就业工作体系

一是政府主动。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纳入了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制定出台了促进就业十项举措,建立并落实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二是部门联动。2010年,教育、人社、财政等10余个市级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实施了促进就业和创业五项计划。三是区县行动。各区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积极开展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服务保障工作。尤其是今年,优先保障了1006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岗位。四是校企互动。全市高校与企业结合重庆产业发展实际,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合作互动,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高校与企业开展校企交流会200余场次。

三、强化“三项服务”,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服务学生。坚持就业工作要为学生服务。第一是始终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推进了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开展。第二是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文化节,开办了创业讲堂、创业论坛和巡回演讲。第三是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今年暑期为全市51所高校的5000名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岗位5000个。

二是服务社会。坚持就业工作要为社会服务。第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有力地维护了高等学校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二是帮扶就业弱势群体,2010年共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2000余名。第三是开展定向就业培训,解决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010年,定向培训待就业毕业生近1万名。

三是服务经济。坚持就业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就业情况反馈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共调减了100个本科专业、332个专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停招了15个本科专业、64个专科专业。第二是适应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为市政府重大产业项目——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输送人才。2010年已输送大中专毕业生1.2万名。第三是适应基层经济发展要求,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近3年来,我市乡镇人才计划到基层就业人数近2万人。目前,这些毕业生不仅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已成为支援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生力军。

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

清华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就业工作定位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积极引导毕业生肩负时代使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近年来,学校在就业引导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高认识,把就业引导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抓紧抓好。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是学校育人使命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提出把“充分选择基础上的重点引导”作为就业工作总体原则,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觉把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积极选择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区域就业。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构建有效配合的学校和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体制。为了适应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学校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工作等部门的负责人为组员,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为办公室主任。各院系也都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专职教师担任就业工作助理,负责院系日常就业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学校主导、院系推动、两级管理、相互配合”的就业管理体制。

第三,把就业引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在就业引导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就业工作队伍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引导融入到专业学习和研究当中。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导师利用自身与行业联系密切的优势,通过课题合作、联合培养、推荐就业等途径,引导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单位就业。学校每年通过“良师益友”、“就业引导先进个人”评选等机制,对在就业引导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教师进行表彰。

第四,结合就业引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学校积极开展“科学发展,成才报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价值理念。每年编辑就业典型人物案例集,设立“启航奖励金”,并坚持每年为到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为这些毕业生送行。

第五,积极开展就业实践和重点单位走访,为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开辟渠道。学校把就业实践作为就业引导的重要途径,每年组织1200多名学生,到分布于全国27个省份的140多个就业实践基地开展为期4周的就业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重点单位,大量毕业生通过就业实践签约重点单位。与此同时,学校前往重点区域、重点用人单位走访,邀请他们到学校招聘毕业生。近几年来,学校还与地方组织部门密切合作,为毕业生赴新疆、西藏、重庆、甘肃等地基层工作开辟了绿色通道。

第六,加强就业服务,为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学校积极开展职业辅导和教育,主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特别是为赴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每年暑假,学校还坚持把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送到工作岗位上,并走访看望往届毕业生,鼓励他们扎根西部和基层,虚心学习、锻炼成长。

这些工作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年,学校到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前往西部、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此外,近5年来,学校累计为部队单位输送优秀毕业生600余人,为重点军工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近千人。毕业生在行业、地域方面的分布进一步趋于合理。

明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坚持不懈地引导毕业生肩负时代使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超常规推动大学生入伍预征工作

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闫春来

国家实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制度两年来,我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创新举措,超常规推动,确保了预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动员部署

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我省迅速成立了以省军区和省教育厅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预征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省军区联合先后两次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保证将预征工作要求和部署直接传达到基层教育部门和兵役机关。同时,及时印发有关通知,进一步明确预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二、建立体制机制,形成强大合力

在预征工作过程中,省教育厅主动与省军区沟通协调,形成了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的良好工作机制。各高校积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同时,高校与当地兵役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如河北体育学院成立了院系两级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预征工作协调会,制定《预征工作暂行办法》等。

三、强化宣传动员,确保每一位毕业生知晓优惠政策

为保证每一名应届毕业生都能知晓入伍优惠政策,我们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的宣传工作。省教育厅将政策宣传海报发放到省内所有高校,积极联系省内各主流媒体,开辟专栏宣传优惠政策,在全省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设置专栏并嵌入省内各高校校园网主页开展宣传。各高校通过张贴海报、宣传活页、学校网站、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咨询电话、QQ工作群、短信群发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将政策传达给每一个毕业生。

四、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抓好落实

一是分解任务、量化目标。我们把全省预征工作任务确定为当年应届男性毕业生的一定比例,同时将预征任务分解到各高校,确定其预征毕业生目标任务。二是分类培训、针对指导。今年首次实行网上预征报名,我们将报名系统使用培训先后分三期进行,分别对高校预征工作牵头部门、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各地市教育局分类进行培训,效果良好。三是实行动态统计、定期通报。要求各高校每隔5天将本校的预征进展情况报送教育厅,我们汇总后按照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四是组织督查、推进工作。在预征工作的关键时期,教育厅、省军区联合组织多个督导检查组,分赴全省11个地市,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文件、实地查看、随机询问学生等形式进行督导检查。

上述一系列举措对推动全省预征工作顺利开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去年我省预征报名共计11103人,占应届男性毕业生的8.9%,基本达到预定目标。截至今年7月1日,我省预征报名共计13141人,占应届男性毕业生的9.7%。两年预征人数均名列全国前列。

五、做好后期服务,巩固预征成果

预征对象毕业离校并不是工作的结束,后续的跟踪服务是确保预征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各高校不放松、不懈怠,继续做好有关工作。在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之前,各高校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毕业生补办手续,认真做好联系方式采集等工作,又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毕业生及时到当地兵役部门报名应征,同时热情做好入伍毕业生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力争明年的预征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搭便利平台确保免费师范生就业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今年是国家免费师范生就业的开局之年。确保首届免费师范生顺利就业是落实免费师范生教育示范性举措的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平稳推进,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优势,全力确保首届免费师范生顺利就业。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质量是免费师范生就业的生命线。我校实施了“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培养工程”,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一是加快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专门设立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重新修订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发教材;成立教师教育研究院,大力加强学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问题研究;用3年时间开展“自我体检式”的本科专业评估,系统完善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二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切实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学校与东北三省教育厅合作,在23个县(市)教育局和105所中学建立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从而形成了“教育见习、校内模拟训练、基地校实习和实践反思”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使免费师范生增进了对我国基础教育基本国情的了解,提升了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决定对品学兼优的免费师范生实行攻读教育硕士学费减免,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其积极成才。

二、发挥优势,搭建免费师范生就业平台

为学生培育就业市场,让学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是免费师范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学校今年特别加大了投入和工作力度,为免费师范生搭建了快捷便利的就业平台。

一是整合市场资源,汇聚充足的市场需求。学校内合东北28所高师院校、外联全国2万余家用人单位,已经成为国内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教育人才集散地。今年,学校充分发挥承建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和承办全国教育系统2011届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的市场优势,举办免费师范生与生源地市场对接专场洽谈会,确保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顺畅对接。

二是搭建快捷便利就业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学校为免费师范生开通了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定制服务,专门建设了免费师范生“网络就业学堂”和“移动就业网”,实现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零时差。建成了一流的视频洽谈室,成功实现了“远程视频就业”,有效地提高了免费师范生求职的成功率。

三、加强协调,确保与生源省有效沟通

学校今年加强了与29个生源所在省份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沟通。

一是实行重点生源省份“领导包干制”。党委书记、校长、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分省包干,亲自到对口省份进行专程走访,确保了信息沟通顺畅到位。

二是组织生源省全覆盖的市场走访。学校选派21个市场调研组,50多人次对我校所有免费师范生招生省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学校共600多家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把1万多条市场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并为学生有针对性的求职提供指导。

三是开展就业政策分省解读和分省专人咨询指导。学校选派专人与各生源省份保持密切联系,专人专省研究文件,确保第一时间获取政策文件,第一时间面向学生召开政策解读说明会,传递政策信息。

目前免费师范生已经陆续与本省的用人单位洽谈签约。我们相信,在各省的统筹下,在各方的努力下,首届免费师范生一定会顺利实现就业。

全面打造大学生创业“杭州模式”

杭州市政府副市长 陈小平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杭州市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就业的实现途径,走出了“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新路子。围绕大学生创业工作,我市重点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抓政策制度完善,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

以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为核心,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基本形成了我市全方位、多层次扶持、激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每年直接用于大学生创业和实训工作的政府扶持资助资金超过1亿元以上。

二、抓平台载体建设,发挥好集聚和孵化作用

经过努力,全市已建成10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形成了市区大学生创业园“一区一园”的新格局。目前,入园创业学生已注册企业近1500家。与此同时,为全面提升我市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影响力,我们还面向全国高校举办了首届“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大赛,30余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落户杭州。

三、抓创业实训推进,发挥好培养和带动作用

为提升大学生实践的经验,从2008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先后推出了见习训练、企业实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服务外包人才实训、信息化人才实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实训等一系列实训项目。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级各类实训基地近650家,参训大学生12万余人。

四、抓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好帮扶和保障作用

为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我市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健全和完善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协调例会制度、市领导联系大学生创业企业制度、大学生创业专项统计制度及政府资助按季评审、房租补贴按季拨付等工作机制。为加强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指导,市级还建立了近600人的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服务。李开复、马云、丁磊、朱敏等一批知名人士被聘为我市大学生创业特别顾问。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形成,有效地缓解了初创期大学生创业企业缺资金、缺场地、少经验等矛盾和问题。

五、抓创业氛围营造,发挥好导向和助推作用

我们面向广大大学生,一方面通过建立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网站、开通大学生创业实训咨询热线、编印大学生创业手册、实施公共服务进高校计划等手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在媒体开设大学生创业专栏、出版大学生创业专刊、报道大学生创业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举措、成功典型等方式,宣传推介杭州的创业环境和政策,从而形成了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共新建大学生创业企业近3000家,带动大学生就业1.5万余人,每年带动大学生就业人数超过我市大学生就业总人数的10%,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解决我市大学生就业新的重要渠道,也是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大学生创业工作上新水平。

五个导向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方徽聪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育人机制创新,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一、坚持就业导向,灵活调整专业结构

学院坚持“就业导向,合理布局,动态调整,提升质量”的原则,根据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准确瞄准市场对相关技术岗位的大量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新增专业15个,停招专业10个。学院目前设置的60个高职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均呈现“专业对接、供需两旺”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工学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遵循“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校企合作理念,创新了“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订单式”、“就业加培训式”、“双证书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华茂集团、合肥江淮汽车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的20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均采取校企双方“五共”管理模式,即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共同评价顶岗实习效果。目前,学院和企业建立“奇瑞”、“广达”等10多个校企合作班,学生“双证书”率达95%以上。

三、坚持技能导向,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做到“两个衔接、两个突出”,即: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课程开发与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相衔接;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院先后开发优质核心课程44门,开发校本特色教材30本。在课程教学上,体现“教、学、做”一体。先后建成120个与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一线现场职业环境相仿的校内实训室。使学生边学边做,实现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相对接,专业实践课课时占到总课时数50%以上。

四、坚持素质导向,提升学生职业意识

学院积极开展学生从“校门”进入“农门”、“厂门”等系列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利用学院“新思维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优秀校友为在校生举办讲座、辅导报告等活动,利用《院报》、校园网等媒介积极传播各类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坚持创业导向,开展创业培训服务

学院于2004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积极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从项目选择、市场分析、成本核算、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立了符合SIYB培训要求的创业培训基地。同时积极开展后续服务,对完成培训的学生在经营、贷款和财务等方面给予具体帮扶。2010年,学院共为毕业生争取贷款近30万元。学院近年来成功创业的毕业生近300人,创造就业岗位900多个。

毕业生就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部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力做好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2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