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给力”自主创业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12-24 8:56:00 人气:

4年,资助45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金额累计近1亿元,创业企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创利润2000多万元……“制造”这一奇迹的,既不是跨国集团也不是大型国企,而是一家“拿着政府的钱,干着市场的事”的非营利公募基金——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这是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创新的模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上海考察时,对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既有先进的创业理念,又有先进的操作模式;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市场的引导作用;既取得了社会效益,又获得了经济效益;造就了人才,培育了企业,造福了社会,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渠道。”

2006年8月,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正式成立。上海市科委、市教委5年投入5亿元,提供公益资金资助,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

据基金会秘书长张德旺介绍,基金会由科技、教育、财政、工商等部门及高校组成理事会,负责发展规划的审定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并联合高校及区县成立12个分基金会,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工作体系和网络。同时,分基金会开展具体业务工作,日常运作主要依托高校产业部门,高校科技园区和孵化基地承担对受助企业的培育和监管工作,包括提供办公场地、工商注册及税收方面的相关政策优惠与便利、企业日常辅导与管理等。基金会则通过建立动态的“企业信息跟踪系统”、设立后续“接力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

基金会设立“天使基金”,以股权投资形式和免息债权资助模式,资助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办企业,基金依据项目市场需求、技术成果等因素,给予5万元至30万元的资助。“但基金在其资助企业中不参与分红,公司成长了,就把钱还给基金会;如果亏了,基金会就不再收回投资,体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支持。”张德旺说。

200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的郜韶飞,是首批获得科技创业基金的大学生。可不到两年,他第一个创业计划就“砸”了。2008年,郜韶飞敏锐觉察到网络“社区游戏”这个商机,再次从基金会“融资”成功。

“种菜”、“偷菜”……郜韶飞和他的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社区游戏——“开心农场”一下子火了。在高峰时,日登录用户超过1500万,在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也有超过100万的“粉丝”。

如今已是上海五分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的郜韶飞,刚刚拿到了国外风险投资机构500万美元的投资,创业团队达到120人,但他告诉记者:“我最难忘的,还是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宽容失败’的理念和15万元的创业‘第一桶金’。”

作为政府背景下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坚持“市场化、规范化”的原则,积极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吸引高校、产业界、投资界等社会专业力量共同参与,为大学生中“有激情、有目标、有准备、有能力”的创业人才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如今已有800平方米的研发、配送供应中心,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的上海泰坦化学有限公司,是由华东理工大学6名化工专业毕业的博士、硕士创建的。曾经都是外企高薪白领的他们,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

“基金会对我们的支持很‘给力’。”公司董事长谢应波介绍说,除了资金外,基金会还给公司牵线搭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先进的化学合成为医药、材料、香精香料、农用化学等行业供应产品,1000多家客户中就包括瑞士诺华这样的全球500强企业。

截至今年9月,基金会已累计受理创业项目申请1588项,资助450项,创业企业注册资金接近1.7亿元,10余家企业获得市场化后续投资近亿元,获国家科技创新基金近4000万元。注册时间超过两年的190家创业企业中,有10余家企业的年销售额已过1000万元,个别企业的市场估值近2亿元。

“除了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外,完善创业软环境是基金会的另一大业务模块,形成了多方位服务创业、支持创业的完整工作链条。”张德旺告诉记者。

从2007年起,基金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创业周”活动,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沙龙等形式,将创业种子播撒到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心中,全国24个城市85所高校的10万名学生直接参与。此外,基金会还通过设立“创业加速器”、“大学生创业接力基金”,实现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企业的进一步扶植;通过与麦肯锡咨询公司、惠普中国、上海移动、中央电视台等机构形式多样的项目合作,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创业教育。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介绍说:“在科技创新基金会的支持下,大学生从原来的就业者,转变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知识创造价值的得益者,更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动者,为在校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也探索出了一条创业创新教育的新路。”

据悉,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下一步将把视野扩大到全国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争取成为中国大学生的“创业实验室”。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