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12-30 9:20:00 人气: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朱高峰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要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面对广大学生,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是知识方面,学生要学到前人已有的、总结出来的东西,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发展。而学校传授的知识体系中的主要问题是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发展,知识结构框架也缺乏针对性,需要改进。其次是能力方面,学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实践环节、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力加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比如逻辑学,在大学教学中基本没有这个内容。因此,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再其次是品德方面的教育,一些学校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存在形式主义,而不是全面贯彻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需要从根本上改进。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在高校,如果教师课上得很好,受到学生欢迎,但是没有发很多文章,就很难评上教授。而从小学、中学开始,对学生的评价总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这是不对的,应该充分考虑其综合素质,如思想道德状况、学习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另外还存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高校中工科教育与理科教育模式趋同。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理、工、农、医、文、法、经、史等进行区别研究。从科学技术领域来讲,要区分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工科教育中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并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联系。

提高教育质量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狭义的创新人才或者说拔尖人才是少量的,在中国能有多少创新领军人物?这种人才的成长需要3个条件:第一是天赋,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天赋,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强迫孩子学没有兴趣的各种课外班等;第二是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有天赋的人需要有相应的环境使其脱颖而出;第三是个人努力。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学校环境这个层面上,很多高校的硬件环境已经很好了,需要改善的是学校的软环境,探索有利于开发个性和潜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对创新人才的广义理解,是使培养对象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发展,有改进,并且具有正确思考问题的能力。换个角度讲,为什么德国的产品,比如电梯,其质量会比中国的好,甚至同样的组件,德国人装得就比中国人装得好。电梯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和德国人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德国的工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地按照规程做,所以机器的装配质量好。我们国家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是不是态度很好地去工作,会不会把工作做好?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态度问题,另一个是本领问题,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教育。态度和本领的改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原校长 杨福家

在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核心。其中包含3个问题:一是对“大学的根本是育人”的认识;二是育什么样的人;三是如何育人。

问题1:对“大学的根本是育人”的认识。

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中央领导已讲得很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2010年7月13日);“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温家宝,2010年7月13日),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其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一批全心全意为育人尽责尽力的优秀教师。

问题2:育什么样的人。

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提到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国际标准、普世价值观。素质教育在一系列的中央文件中都已讲得很清楚,甚至提到这样的高度:“素质教育已从实践探索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

爱国、诚信、求真、勤劳等价值观的缺失,不仅造成社会风气日下,更会使国家与民族发展缺乏后劲。

问题3:大学如何育人。

“‘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不仅行动是最难的,善始善终才是最难的。”(温家宝,2007年5月4日)

在提出如何行动之前,先看看国外的经验。

纵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校的头等大事。早在1828年,耶鲁大学阐明办学宗旨的报告中就这样写道:“一个人除了以职业来谋生以外就没有其他追求了吗?难道他对他的家庭、对其他公民、对他的国家就没有责任了吗?为了让学生完成本科教育,他的专业教育有可能会有所推迟,可是这种牺牲难道是不值得的吗?它所换来的是全面教育与片面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别。”此段话说明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更重要。

哈佛大学最近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是“幸福课”!许多学生向学校反映,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这门课的主题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斯坦福大学要求学生到大学第三年时再选择专业。该大学要求学生花一年时间阅读各种文化经典,帮助学生认识“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道理。”日本要求各所大学推广“博雅教育”:“博”指广博,既要学文,也要学理;“雅”指素养,培养出的学生要有修养。其核心是让学生懂得“人何以为人”,其培养的是才智,发展的是思考和理解能力。
笔者对我国教改有如下建议:

1.实行住宿学院制度,建一批真正的住宿学院,这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实行“博雅教育”的保证。

在大学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无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应当要求他们全心全意为育人尽心尽责。在住宿学院中,两三百名学生与一批导师同院而居、同桌而食,能经常听到不同领域的精彩讲座,随时能与名师讨论任何问题。

有深厚学识与素养的导师每天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引导年轻人发现自我,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润物细无声”地培育着高素质的国民,以及充满好奇心、愿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人才。

2.实行以小班课为主的教育方法。“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讨论,训练学生批判思辨是关键。

3.扩大中外合作大学试点。一所理想的中外合作大学应该有如下特点:

一是把育人为本放在首位,并有相应措施(如住宿学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尽责尽力。

二是以小班课(20人以下)为主。

三是引进的应该是名校中的名专业,名教授要到位。

四是大部分资金靠非政府资助,投资方不求任何回报。建立“教育基金库”,使学校能持续发展,又能使录取新生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没有关系。政府应给政策支持、一定的财政支持,使中外合作大学在很多方面享受国民待遇。

改进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乐

近年来,学术界与社会上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钱学森教授关于为何未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热烈讨论,正是这种关注的集中体现。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没有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等,这些都对后来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不利的影响。

大学本科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更是十分重要。几乎每一位专家学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大学一、二年级打下的基础和受到的训练,对以后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学每门课程都有教科书,教师基本上都按教科书讲;大学的课程很多没有教科书,教师可能参照若干本参考书,按自己确定的内容讲解。中学一堂课教的内容很少,一般只是书本上一两页;大学教学进度很快,常常一堂课教10多页内容。中学课程里理论性的、概念性的内容很少;大学里这种内容则多得多。即使国际一流大学录取的非常优秀的新生,刚进大学时也常常感到不适应,大学与中学之间存在的鸿沟,必须作出较大努力才能跨越。

现在刚迈进大学的新生并不了解这些情况,而且他们刚结束了极其紧张、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又脱离了家长与中学老师十分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觉得进入大学后可以松一口气,没有思想准备,学习上没有抓紧,导致大学基础没有打好。

许多大学现在片面强调教师的研究工作,追求成为研究型的大学,使得很多学有专长的教授愿意教研究生的课程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轻视本科教学,尤其是不愿教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如果这些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不够理想,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国外的优秀大学与过去国内的大学常常安排高水平、富有经验的教授担任一、二年级重要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对大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内容,不宜作过多统一规定,要鼓励各学校与教师发挥各自的专长,参考与综合国际上同类课程教学与参考用书的优点,加以揣摩、消化并添加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

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不仅要学好基础课的内容,受到严谨的训练,同时还要逐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模式。大学课程里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很多,我们要认真思考、刻苦钻研、领会实质,让学习带上研究的性质。大学课程不按一本教科书讲,学生就要记好笔记和自己找参考书阅读,增强自学能力。在学习与钻研中,学生要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当学生在学习中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时,可以选修一些课程,可以去听有关的学术讲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思想,起到借鉴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现在研究生发表论文压力太大,往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做研究,这时能做的往往是意义不大的研究。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一些教师带的研究生人数很多,主要把他们作为科研的辅助人员使用,而从培养的角度考虑不够,更缺少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与培训。

其实,当今大学各学科与专业都有了飞速发展,内容极其丰富。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应该多选修一些课程,将基础打得更加宽阔与扎实,这样以后才能做出涉及面较广、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应该是在导师指导下经历选择课题、阅读文献、刻苦攻关、扩大战果、撰写论文等环节。课题应选择得较宽大一些,学生要把课题方面以往的重要文献与最新文献认真地进行钻研与掌握,领会其实质,这样,才能对该研究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将其精髓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知识和工具,这可能需要阅读上百篇文献,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为刻苦攻关与创新作很好的准备。经历了这个阶段后,学生对该研究方向有了很好的掌握,不仅可以做学位论文,而且今后能继续在这方面做出系统的、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在学位论文中,真正做出创新的、颇有价值的成果,当然是不容易的,必须克服许多艰难险阻,常常会有“食不甘味、寝不安枕”的全力攻坚的阶段,坚持不懈往往是最后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而这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做学问的3种境界里所描述的那种情况。

如果我们能这样认真地改进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就会成批地涌现出来。其中十分突出的学者,伴随着所在研究领域与课题的机遇,可能会成为大师。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1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