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KAB项目迎来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1-3-9 10:37:00 人气:

2月26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主办,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共青团湖南省委和湖南大学承办的“2011年KAB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三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公益·责任·创业”,旨在探讨创业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探讨在新形势下创业教育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事务局局长安·赫伯特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各省级团委分管书记、学校部部长和来自全国350多所高校的团委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大学生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以下简称“KAB项目”),是共青团中央根据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推广的青年创业教育项目,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而研发、推广的创业教育课程,自2005年8月起在中国实施。

2010年,团中央学校部开始牵头负责KAB项目的运行和发展,借助各省团组织及各高校团组织体系优势,KAB项目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迅速扩大。仅2010年一年,参与项目的高校新增250多所,达到850所;开设基础课程的高校新增260多所,达到600多所;成立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新增43所,达到100所;累计有20万大学生参与了课程学习,近百万大学生参加了KAB项目的活动。KAB创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对于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了本土化进程

KAB项目的原版教材主要是为肯尼亚、斯里兰卡等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小国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量身定做。这对于中国这样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且主要是在全国普通高校推广,可能会出现一点水土不服的问题。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事务局局长安·赫伯特认为,在薪酬就业岗位减少的情况下,学生把创业作为一种现实的和有吸引力的选择,他们利用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用他们创新性的思维,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让KAB项目怎么适应当今中国的现实需求,共青团中央在规划KAB项目的未来、设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时,更多地考量了国家宏观环境变化和战略思维转变。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卢雍政指出,要确保KAB项目在我国持续、深入的发展,必须解决好相关的本土化问题,积极做好KAB项目的本土化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推广模式,不断丰富和发展KAB项目的国际经验。

目前,KAB项目中国师资有2931人,其中,培训师有30多人,高级培训师仅有3人。今年,团中央将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计划在中国举办KAB高级培训班,在高校现有KAB师资队伍中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有潜力的高级培训师,为今后培训师、讲师队伍的倍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师资力量的本土化进程。

KAB项目的本土化还体现在课程教学上,KAB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的案例教学,在学生掌握生存型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高科技创业。同时,加强与专业课程设置结合,做到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机制也得做到本土化。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创业教研室主任邓汉慧就建立了选课学生的数据库,对学生的创业实践、成才经历进行动态跟踪,把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就业质量等指标作为评价培养效果的重要标准,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改进KAB项目的教学和实践工作。

构建全国、省、校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

自2005年KAB项目引入中国以来,基本上是采用点对点推广和服务的模式在运作,随着近些年申请参与KAB项目的高校越来越多,原有的运作模式已无法支持日益繁杂的推广工作,服务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种情况下,从去年年初开始,共青团中央利用共青团学校战线的组织优势,开始尝试构建全国、省、校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

在全国层面就是由团中央学校部来牵头负责、国际联络部协调国外资源,依托KAB全国推广办公室、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项目师资培训基地等工作机构,继续做好KAB项目的功能规划定位、顶层制度设计、理论研究支持、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培训、推广交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在省级层面,各个省级团委要集中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师资培训、基地申报等工作,协助做好高校与KAB相关工作机构的沟通,节约组织成本。团云南省委、团辽宁省委、团河北省委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以团云南省委为例,他们依托KAB创业俱乐部、“青帆创业夜校”及创业社团等阵地,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帮助有志于创办小企业的青年掌握知识和技能。建立了一支由企业家、创业人士等创业“实战派”专家组成KAB兼职导师团队,增强KAB项目的教育实践性,弥补目前师资力量“学院派”和“行政口”居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的不足。为加强本地就业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各省级团委还定期组织本地就业创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组织编写高校开展KAB项目先进经验材料汇编和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集,为学校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并积极协调省内有关部门,为KAB项目等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在高校层面,学校团委主动参与KAB项目在校内的组织实施,理清领导体制,与教学、就业、科研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争取将KAB项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天津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陈华告诉记者,作为学校中的团干部对于参加KAB项目培训很积极,学校也鼓励各级团干部积极参加KAB项目培训,取得KAB项目讲师、培训师资格,她希望各个高校都能够把参与KAB项目教学作为高校团干部专业化成长的新路径。

KAB项目模式会开放式延伸

KAB项目的最初定位是一种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的课堂教学载体,属于通识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或观念引导,其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第二课堂与社会的有效对接,形成互融、开放式的教育体系。因此,KAB项目也在不断地尝试开放式延伸。

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是学生活动的载体,这种模式也必将继续在学校推广。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费莉雅老师认为,作为学生自己的交流和实践平台,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同时又是KAB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实践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业激情。

KAB项目与其他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项目的对接和整合,也延伸出更多的实践教育载体。对接受过KAB项目课堂教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大讲堂、见习基地等平台提供培训指导、见习实训的机会。对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策划创业项目,并鼓励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对那些有优秀创业项目的学生,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可以为创业活动提供支撑和服务。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阳表示,湖南大学还在KAB项目中引入了公益创业的概念,“我们开设了公益创业教育系列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把公益创业的课程纳入人才培训的体系,把公益教育的核心内容纳入公选必修课,把公益创业的活动纳入毕业设计的范畴”。

随着KAB项目的不断发展,中职、中学学生群体也成为KAB项目的发展目标。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尝试,比如,云南就在全省的中职学校推广了KAB项目,上海的部分中学把KAB引入了学生课堂。现在的中职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感到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很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困惑,客观上就有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需求。鲁东大学前身是一所师范类院校,鲁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全文告诉记者,KAB创业教育不仅非师范类学生需要,师范类学生同样需要创业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创业理念将直接带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这对于在中学生、小学生中培养创业意识至关重要。

(文见《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3日第T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