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危机”促高校加快改革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1-10-9 8:50:00 人气:
高考人数持续减少——全国高考生源从2009年的1020万减少到2010年的957万、2011年的933万;上海本地生源从2009年的7.38万减少到去年的6.6万、今年的6.1万。 出国留学持续升温——2011年,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高中生比去年增加了28%。 不断加剧的“生源危机”,引发了高等教育界的忧虑与思考。近日,上海高校陆续开学,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大学以新一轮教育改革迎接新一届大学新生,在学生专业选择、课程更新、学业引导等诸方面推出了新措施。 帮学生“选对”专业填报高考志愿时,许多高三学生不是奔着热门,就是听从父母意愿;其实,他们和家长并不了解大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很难确定自己的志趣到底是什么。 同济大学近日迎来4421名2011级新生。和往年不同,新生报到日出现了一个“新景象”:各个学院的老师一面欢迎新生,一面又大方地把新生“往外推”,推介学校新设立的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志趣再选一次专业。 同济大学今年推出的这8个“创新实验区”,各有培养定位,从“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国际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到“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和“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说,8个“实验区”向所有新生开放,基本不受专业限制,接受自愿报名,而后将统一组织选拔考试。新生报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相当于得到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如果此次未能入选,则在大二时还有一次机会转专业。 8月18日,上海大学新生报到,今年入学的5800多名新生,除了1000名就读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专业的,其余4000多名分别进入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理工三个大类,一年以后再选定具体就读专业。他们的选择也将决定一些专业的“命运”:如果少有人问津,且事实证明就业前景不佳甚至已落后于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将被淘汰。 “因为现在的高考志愿表上有‘服从调剂’一项,一部分本该被淘汰的专业得以继续存活,一些学生也因此读了个‘吃力不讨好’的专业。”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说,“根据现有师资和教学资源来确定专业和招生人数,不问社会需求,这种明显不合理的做法不改变,很难办好大学。” 更新课程和教学方法一些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母校回访调研时,常常抱怨在校时所学课程陈旧落伍,与社会需求脱节,新的学科知识迟迟进不了课堂。 上海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举措,是即将实施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核心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大类基础课等。目前学校已征集了核心通识课程283门、新生研讨课258门。 这个体系打破原先院、系的框架,打通了相邻专业的基础课程。原来教学计划中带X编号的课程有300多门,现在仅留下66门归入通识课程;在公共基础课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体育》、《军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都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了重新设置。 同济大学的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将在更新教学内容、方法、课程体系以及实践环节诸方面积极探索。每个“实验区”都以同济的优势专业和学科作支撑,输送优质教学资源。副校长陈以一表示,作为全国首批10所试点高校之一,同济从2009年开始探索卓越人才培养,2010年起在全校范围全面推行,设立“实验区”是举措之一。此外,同济今年首次开辟了3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基地”,在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等学科开展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试点。 一步步完善“导师制”大学的一个现状是:教授们忙于科研,不情愿给本科生上课,很多学生读了四年,甚至连知名教授的面都没见过。 复旦大学今年起将推行4年书院教育制度,不再像过去那样所有学生大一在书院接受通识教育,大二就回到院系读专业课。据介绍,试点书院每8到10名学生就配1名导师,目前80名导师已经上岗,其中包括物理系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侯晓远等30多位骨干教师。 上海大学今年开设了一类全新课程“新生研讨课”,223位教授申报上这门课,其中有2位院士——傅家慕院士将主讲《环境的挑战和机遇》,刘元方院士主讲《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也将开课的理学院教授姜颖告诉记者,“新生研讨课”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着重培养学生发问、好奇、探索、兴趣,也就是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实现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透露,自2006年试行通识教育以来,复旦至今已建立了150多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复旦书院,学生和导师的比例为40∶1。去年复旦大学挑选物理、中文、社会学和核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试点,按照8∶1为学生配备导师,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个性化指导,“新学年,这些试点学生进入了书院教育的第二年,我们将对他们的情况做跟踪调查,如果试点成功,明年将全面推广。” 为让导师与学生多多沟通,复旦大学还特地拨出了“活动经费”。“师生一起吃饭、聊天,由学校买单。”陆昉说:“以前即便知道导师是谁,学生也不敢主动去找。‘鼓励’师生吃饭聊天,是希望借此消除彼此的距离感。”据他介绍,复旦并没有规定这部分经费一定要用来吃饭,无论是请学生聚餐,或者到野外拉练,都由导师视同学们的喜爱程度自行安排。如果活动非常有意义,但超出了经费预算,学校会适当增加。 (文见《文汇报》2011年9月4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