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生源下降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10-17 8:58:00 人气: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关于高考生源大省山东的两则报道引发较大关注,一是今年山东高考录取率将超过90%,二是今年山东有超过4万招生计划落空。 针对山东高考录取率超过90%的报道,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有关同志告诉记者,根据教育部《关于分送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今年全国高校在山东省招生计划总量为488930人,按照今年全省参加高考人数588569人测算,预计今年山东省高考录取率应为83%。有些媒体报道的山东90%以上录取率,所用测算口径是:省里自行调增后的各类计划总数除以实际报名人数,是一个操作过程中的数,实际执行扣除不报到后,将远低于90%。 不论录取率是83%还是90%以上,山东生源总体下降已经发出一个信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分析指出,高校供求关系已发生逆转。 生源下降部分省份新生报到率持续偏低近3年,随着学龄人口逐年下降,山东省高考报名人数由2008年的79万减少至2011年的不足59万,降幅十分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部分省属高校的新生报到率持续走低,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和民办本科学校、独立学院,报到率不足80%。2010年,山东省属高校招生未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缺口近2万人。 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今年招生计划落空的主要是高职(专科)生。此外,一些本科层次的院校或专业,也明显感受到了生源减少的压力,出现了考生报考不踊跃、报到率低的情况。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有关同志介绍,部分高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好,与高考生源减少有关。生源减少,不仅仅是山东省出现的个别情况。教育规划纲要战略研究组研究成果显示,预计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从2010年的1.17亿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9200万,2020年进一步下降到8700万以内。“十二五”期间,全国预计将有超过2/3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但该同志认为,一些高校生源不足的更重要原因,是这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包括学科专业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教学质量较差、收费相对较高、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好等。这是导致社会和考生认可程度较低、从而面临生源不足压力的根本原因。 内涵建设不同类型高校制定相应办学标准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经过一段高速发展之后,会出现一个“停滞期”或“平台期”,这似乎是一种规律。中央教科所博士后盛正发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上半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提升,但到了70年代后期,美、日、德、法、英等国都“不约而同”地放缓增长速度,进入一个“平台期”。 目前,高校招生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盛正发分析,第一,生源减少与高校扩招的“剪刀叉”在多省存在;第二,社会新“读书无用论”及“寒门难再出贵子”的影响,使部分考生弃学就业;第三,就业压力使部分考生选择复读,以期考取名牌大学;第四,国际教育吸走了部分生源;第五,部分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六,普教与职教体系没有立体打通等。 据悉,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龄人口的下降,山东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断增大,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山东省于2005年就要求高校强化内涵建设,并通过检查评估等切实措施促使高校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据了解,山东省高校正在加快实施“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重点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制定不同的办学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应用基础人才、应用人才、技能人才三个培养方向,建设一批特色名校,引导和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扩大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从而形成类别清晰、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优化结构克服同质化需要出组合拳调整发展思路,优化学科结构,成为当务之急。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重庆市等地,已着手研究通过学科专业满意度调查和排名、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与劳动和就业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学科专业调整指导意见等方式,将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和引导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上来。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确定往往从学校自身情况考虑得多,如各学院各专业师资配备、硬件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情况,而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考虑得不够。此外,投入不足也使得学校的学科建设方面跟不上社会需求的步伐,倾向于通过大量举办办学成本低的学科专业扩大办学规模。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办学成本较低,就业状况整体较差的财经、政法、管理类专业和收费较高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年均增长约7%,其中艺术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招生年均增幅分别为10.9%和10.3%,两类专业招生合计超过本科招生总规模的1/5,民办高校这一比例更高,约占1/3。同期,高职(专科)招生年均增长约4%,其中财会类专业年均增幅超过20%,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操作性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则明显不足。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有关同志表示,尽管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强调高校要克服同质化倾向,但在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特别是评价和拨款制度导向上,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政策体系,这是当前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迫切需要突破的一个方面。目前,上海、安徽等地已正式启动了“推进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此列入2011年重点关注和推进的20个重大改革项目之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将与各地一道深入研究对策,综合利用规划引导、政策指导、资源配置、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招生计划调控等多类措施,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7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