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大学学习“瓶颈”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12-1-9 9:08:00 人气:
近日,一组辽宁大学堂课上仅3名学生去听课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安徽某大学的3名大二学生,还办起了“逃课网”,供学生交流逃课心得。 此类现象的出现令社会尤其是广大家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担忧。在近日由教育部高教司、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协作组主办,安徽工业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会上,与会教育专家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起,改革目前普遍存在的被动式、应试型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自觉地优化学习状态,注重学习产出,成为学习的主人。 绿色学习应成为学习文化返璞归真的“启蒙运动”“倡导绿色学习,就是要努力使其成为21世纪学习文化返璞归真的‘启蒙运动’,唤醒千百万低效学习的受害者和厌学瘟疫的受害者,这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教育变革智慧与艺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的“绿色论”引起了与会教育专家的普遍关注。 桑新民认为,“绿色学习”概念,是一种艺术化地思考、引导、推动学习朝着有益于人类个体、群体、民族、社会文明发展的道路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式。这里的学习包括个体、学校、社会、家庭中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自觉与不自觉,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所有学习活动与学习行为。绿色学习是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学习新时空、新环境和丰富学习资源,使学习越来越走向人性化、个性化、自主化、团队化、智能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现实道路。 桑新民表示,绿色学习是遵循学习规律,使学习生活走向健康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导向,激发学习者强烈兴趣和动力的学习,是使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人的学习。比如,设立“学习污染”的监测系统和报警系统,开展各种“学习污染”源的追踪调查,组织绿色学习的志愿者队伍,在网上网下建立“绿色学堂”,组织各种形式的“绿色学习研究会”“绿色学习基金会”等。倡导“绿色学习”是从本质入手解决教育难题的“攻坚战”,开展群众性的“学习环保”活动,则是抓住了关系到每一个学习主体切身“学习利益”的“杠杆支点”。 优化学习状态能有效提高学习产出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德江教授认为,优化学生学习状态要进行激发教育,包括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思维能力,激发问题意识,激发探索精神,激发应用意识。激发教育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要对传统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发起挑战和冲击,从教学改革的核心层实现突破。 张德江说,学习产出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基础上,也应该考查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学习产出主要包括:一是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这是学习产出的前提,学习上要想有所成就,需要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欲望和追求,需要探索精神,这是学习上动力的源泉。二是学习观念与方法。这是学习产出的基础,可以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策略,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长沙学院何旭明教授则认为,学生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重投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交叉思维及丰富想象等多种学习能力。教师的智慧和投入无时无刻都在包裹着学生,如影随形。学生往往会以同样的投入回报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了更大的投入之后往往会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产出。 学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有专家指出,大学生学业指导与大学生学风建设密切相关,学业指导能够有效推进学风建设,而学风建设能够有效保障学业指导。 中国计量学院徐涌金教授对此深有感触,如何合理规划大学学业生涯活动?这是每一位大学新生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学业指导应该从学业规划指导、专业引导、学习指导、素质拓展指导、公寓生活指导、职业与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实现大学生学业指导与大学生学风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北京交通大学承仁义教授表示,要想充分发挥学业指导活动的应有作用,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层次性、时代性、整体性、系统性和持久性等问题。 研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目前不仅大多数在校学生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而且许多领导干部、教师也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们的学习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消极被动盲目的状况。”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教授分析说,人类在学习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方法。这些经验、方法也还需要提炼、总结、提高,还需要根据现时代知识发展的新的特点丰富、深化、发展新的学习理论,这样才能培养创新性人才。 安徽工业大学冷护基教授以学校育人的成功探索道出自己的观点。他说,教学要以开发大学生创造力为目的,以掌握科学知识、涵养人文精神、强化实践能力、开展创造性培训有机融合为内容,以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性人格为着力点,以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力、实践创新过程为主线,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整体性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习惯的形成。 (文见《科技日报》2011年11月1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