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 高校勇挑重担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9 10:11:00 人气: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高等学校如何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国家文化大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责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报从今天起推出“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北京大学叶朗、朱良志教授合作完成的《中国文化读本》,以中、英、法、德、俄、日、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这部介绍中国文化的力作,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广阔、和平、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校怎样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面对这一时代命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意识、敏锐的超前意识、长远的发展意识,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战略规划,积累资源、丰富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 锻造服务社会、服务决策的“智库”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实现学科创新、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石。 武汉大学打造立体化、系统化的服务社会、服务现实、服务决策的“珞珈智库”。该校通过共建机构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克服了服务社会传统形式零散、随机的特点。目前,学校与国家发改委共建了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与外交部联合组建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文化部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等。 在实践中,这些校部共建机构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为例,中心成立不久,就与文化部文化科技司联合编纂《中国文化创新年度报告(2010)》,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质合作。 校部共建机构以复杂、综合的重大问题为研究中心,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打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的原创性研究,发挥整体优势。比如,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集成了学校在国际法、环境法、历史、经济、测绘、遥感、制图、资源与环境、水利等领域的研究优势,重点从事边界学基础理论、中国边界理论与实践、国际边界理论与实践等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 南京大学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13年共26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前瞻性咨询,先后被4任江苏省委书记誉为决策咨询“思想库”。 从1997年1月第1次论坛开始,每次论坛的主题都是事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13年来,江苏省的重大战略决策都会在论坛上反映出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思路也通过高层论坛形成。如第12次论坛“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之后,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以及江苏建设三大都市圈的战略逐步形成;第22次论坛“科学发展观与新苏南模式”之后,江苏在苏州召开了规模最大的一次“苏南工作会议”,提出了苏南发展的新战略。 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潜在重大问题,重点关注、长期积淀、找准机遇,是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现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吉林大学积极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吉林大学东北亚区域合作和图们江开发的研究团队,就提出了“开放珲春市、开发延边州、发展吉林省”的战略构想,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国家战略的雏形。经过近20年来不断探索研究,出版著作几十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形成调研报告几十份,成为吉林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范例。 优化结构,高校哲学社科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最关键的是科研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地方和高校采取多项举措,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正在形成。 ——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更趋合理,高层次人才比重大幅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总数达到42.6万人。具有高级职称者15.7万人,其中教授4.7万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65万人,硕士学位者15.26万人。地方高校35.2万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2.6%,其中教授3.33万人。 ——加大了高端人才支持力度。在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支持下,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了一批领军人物。5年来共支持学校聘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0多名,学术带头人近千名。很多高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院士相应的待遇。 ——加强了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以教育部项目资助体系为契机,通过增设新的项目种类,扩大立项比例和受益面,加大资助额度,推动了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后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5年来共有2000多名文科骨干教师进入国内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进行研修。 ——形成了一批优秀研究团队。依托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攻关项目,锻造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凝聚了一支学历高、职称高的专兼职研究队伍。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经过近20年共同的学术研究实践,形成“华南研究”学术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研究中心建立了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学术团队;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形成了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基础、以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夯实基础,数字人文”。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字技术,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收藏和整合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提供多项专业化、高质量的公益性信息服务。5年来,该中心引进1万多种外文期刊、40多万种外文图书、1370种电子期刊、25万种早期电子图书,以及多种国内唯一收藏的大型特色外文文献。目前,中心检索量达到4000余万次,期刊全文下载累计超过500万篇。 与此同时,稳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提高了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名刊工程从2003年启动第一批,“十一五”期间又进行了第二、第三批评选,目前全国共有26所高校主办的期刊入选。 此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平台建设也得到加强。几年来,社科网访问量大幅上升,日均访问人数由改版前的3000多人次上升到近万人次,日均访问页面数由改版前的1万页左右增加到近3万页,网站世界排名由改版前20多万名大幅前移至8万以内,真正起到了中国人文社科门户网站的作用。 起步晚,成长快,高校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亚洲国家起步稍晚但成长迅速。大潮之中,高校积极参与并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2010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被命名授牌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2003年挂牌成立,2006年开始正式运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已经发展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创新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创新型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以及文化创意企业的孵化基地。 科技园区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整合来自学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优秀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研究中心承担了文化部科技提升项目——“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及平台建设”研究课题,为文化部主管的文化产业各业态的统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国家标准。2010年,该研究中心受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委托开展的“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研究”课题,为版权产品价值评估提供了国家级行业标准。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雕塑系主任曾成钢教授说,中国雕塑学会近5年来举办展览的经费每年平均都超过千万元,各个时期的主体项目如奥运、世博等的美术创作工程雕塑部分都是由学会来完成的,学会的中坚力量就来自各大美术学院。高校在文化发展中不仅起着主力军的作用,更起着主导方向的作用。 据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介绍,学校参与研制的“天河—酷卡”动漫与影视超级渲染云计算平台达世界一流水平。学校师生先后参与创作的《决战黄桥》、《裸婚时代》等影视剧均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日前,中国传媒大学与苏州政府合作,在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了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学校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合作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学校加强与北京市有关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学校传媒科技园、文化产业(创意)园、动漫基地等园区的建设步伐,特别是在传媒文化产业孵化器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24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