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行榜缺的是什么3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2-5-25 16:21:00 人气:
与国外知名大学排行榜相比,部分国内榜单指标庞杂、定位模糊、针对性弱 中式榜单,如何解困?◆ 简洁—复杂:英国《卫报》榜单只关注9项指标,国内榜单常见40项以上指标 ◆ 小而精—大而全:国外榜单多为单项或学科进行排名,国内尚未建立权威的大学分类且多为综合性大排名 ◆ 西方经验—中国国情:国外的排行榜定位更清晰、更富个性,有些指标并不适用于中国 29年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首次以计量学的方式推出大学排行榜。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排行机制似乎比国内更为健全。实情究竟怎样?“西药”是否可以拿来直接服用? 借 鉴 国外知名榜单指标更精简,针对性更强 乍看中外大学排行榜,反差最大的当属评价指标的数量。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介绍,与国外的几大知名榜单相比,国内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大多设计得更为复杂,多数都有40项以上的指标。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大学排行榜(以下简称“美新版”),仅有7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显得“苗条”很多,而英国《卫报》榜单更是只关注9项指标。“简单与复杂的差异,代表着不同现实环境的特点,很难说哪一种更好。” 但是“繁荣”的指标体系,也很容易造成排行标准的雷同:从网大版、校友会网版,到武书连版、邱均平版,各大排行榜有超过半数的指标完全一致,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指标组合和计算权重。 上交大研究者认为,评价指标雷同的排行榜,为同一所大学给出的排名理论上不应出现很大的偏差,而实际上,不同榜单上同一大学的排位常常“掐架”。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排行榜编制过程透明度过低,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导致评价体系虽类似,结果却大相径庭。 程莹认为,大学排名应该是可检验的,编榜机构应公布每项指标的得分情况。但实际情况是,有一些大学排行榜只在最初几年公布了指标体系和排名方法。方法不透明,即便对排名存有怀疑,读者也无法核实验证。 相对简单的指标体系,源于国外榜单更富针对性。 相比中国榜单,国外大学排行榜多是为单项或学科进行排名的榜单,比如美国《商业周刊》从1988年推出的最佳商学院排行榜、英国《金融时报》的商学院排行榜等,通常针对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商、法、医等专业学院或MBA等专业培养项目进行评价。 即便评价对象是大学,很多国外榜单也是尽量做得“小而精”。 比如美新版,就是建立在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对美国高校的细化分类基础上,根据大专学院、博士点大学、硕士点大学、本科学院、专业学院、部落学院的不同,在排名时,考虑了学生学术水平、考试成绩、同行声誉调查、招生严格程度、校友捐赠等多方面因素,在收集到影响排名的各种数据以后,通过一系列权重、绩效指标对各大学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产生这几类高校的排名。相比之下,国内高校至今仍未建立起比较权威的大学分类,而且往往更青睐综合性大排名,不同类型的学校都放在一个指标体系里比较。 此外,国内有些大学排行榜标榜自己是服务于高考学生的,但是在其评价体系中,科研指标却占据极大比重。专家认为,国内排行榜在评价中普遍使用优选指标,计算学校拥有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人才数量,罗列各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各级名师等。 在这些指标上,顶尖高校有着较大的基数,而占大多数的普通高校不仅数量少且相差无几。鉴于此,有人担心,如果继续沿用这样的评价体系,榜单将成为一流大学的“自留地”。 警 惕 没有一个榜单能做到毫无争议,完全照搬不可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认为,国外榜单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值得借鉴,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大学排名、英国大学信息网站的英国大学排名及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德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含有“新生质量”、“生均教育资源”、“生师比”、“毕业率”等效益指标,相对于看重总量指标的中国榜单,更易满足用户消费的细分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较有知名度的国外大学排行榜至少有30个,包括美新版、《卫报》的大学指南、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与德意志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及其媒体伙伴《时代周报》、《经济周刊》开展的大学排行榜等。 程莹也认为,“就目前来看,国外的排行榜定位更清晰,更富个性。”比如华盛顿邮报有一份完全基于学生感受的大学排名,主要采用访谈形式,比较大学的老师、课程,甚至学生社团、派对水平等指标,供学生选校参考。 同时,程莹提醒,加拿大的麦克林大学排名榜,在2008年曾因被认为无法体现大学真实状况,遭学生游行抗议,经停办一年才重新恢复。“每个排行榜都是一家之言,都有不足之处。” 比如在欧美较为知名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版榜单,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大多直接采自学校,未必足够客观。而且有些指标并不适用中国,比如生师比、留学生比例等指标在国外被认为与人才质量直接相关。然而在我国,“留学生比例较高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拿它作指标评价大学,恐怕就会出问题。”程莹表示,综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的大学排行榜,似乎没有一个排名能够毫无争议。“在大学排行榜这件事上,也不要一味‘崇洋’。” 破 题 建立大学排名指标库,公众可订阅自己需要的数据 国内大学排行榜存在乱象或出现误读,凸显了理性系统的大学评价体系的缺位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看来,首要的问题是增加评价主体。“目前,中国已有官方和专业性的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作为评价主体,但是缺乏由高校自发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参与评价。行业自律组织更了解大学情况,能够协调政府要求、民众诉求和教育规律。” 评价体系如何更有针对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育红教授认为:“正如文科院校和理科院校不能简单地套用同一套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文科型大学、理科型大学等不同类型大学应采用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同时亦可针对学科、师资等开发专门排名。”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提出,建立由高校提供数据、接受公众和政府监督的数据共享平台,不仅可以为各评估机构提供原始数据,也可以用于开发各类评价工具,同时也利于高校实现比较分析的自我评估功能。 对于现有的大学排行机构,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建议,传统排名思路需要做出改变,比如建立大学排名指标库,让公众和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指标和权重,定制符合自己要求的高校排名。 《人民日报》2012年5月25日 12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