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学院着力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2-6-11 10:34:00 人气:
既“脚踏实地” 又“仰望星空”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武汉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祚桥鼓励创新,“小荷”露出尖尖角今年“五一”前夕,2012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比赛结果揭晓。武汉工业学院选送的8项参赛作品全部榜上有名。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汪程罡等同学设计的“创意组合家具”大胆探索物联网概念,用一组传动装置和控制电路将书柜、书桌和床巧妙组合,只需一条短信便可将“组合家具”调整变换到需要的状态,获湖北省一等奖,进入全国决赛。 两年前,汪程罡同学曾参加2010年机械创新大赛,获湖北省三等奖。今年即将本科毕业的武汉工业学院200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王越同学也是两年前那次机械创新大赛的积极参与者,并以他设计的“救援减震舱”装置获2010年湖北省一等奖。如今,恰恰是凭借那次获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创新能力,王越同学引起一家著名外企面试官的注意,签下了一份待遇不菲的工作。 王越说,那是2009年暑假,他去汶川当志愿者。置身地震灾区重建现场,颠簸的山路不禁引起他的思索。于是,他萌发了设计一个安全平稳运送灾后危重伤员运输救援工具的念头!回校后,他便着手设计“救援减震舱”。 王越从小就喜欢机械电子,是个“车迷”。考大学时,他被武汉工业学院“王牌”食品专业录取。大一下学期,根据学校大力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政策,他如愿以偿转到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越醉心于结构设计,学院帮他建起了工作室。2010年9月,他当选为校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副会长,并牵头成立校大学生汽车爱好者协会。 科研训练,让学生先苦后甜创建于1951年的武汉工业学院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是新中国兴办的第一所粮食类人才培养学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了一批优势的应用型特色专业。武汉工业学院党委书记王祚桥教授说,近年来,学校通过对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梳理,确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育人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从2006年起,武汉工业学院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政策,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按专业大类开设课程。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在学校资源许可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在专业大类内进行专业选择。曾祺林校长表示,按大类招生可以有效改变传统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状况,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也要有“仰望星空”的不懈追求。武汉工业学院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全程参与科研活动。学校有一项让大二学生“苦不堪言”、却又让大四学生感觉受益匪浅的科研训练制度,规定每名学生在第二个学年必须独立完成一项课题设计,题目不限,内容开放。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须独立完成从构思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可获得2个学分。 “大二学习任务繁重,但科研训练项制度要求我们在学习之余还须跳出课堂与书本,寻找课题,构思项目。”获得今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彭舜尧同学感慨地说:“规范的科研训练不仅打开了我的科研思维大门,也让我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理论,进入了广阔的实践天地!” 《人民日报》2012年6月8日 18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