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厦大坚持教学自评促质量提升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6-11 10:44:00 人气:

每年查找薄弱环节重点整改注重实效建立评估长效机制

日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参加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布置会时,惊讶地发现里面的一些工作重点就是上学期期末教学评估中所发现的不足。事实上,把前一年评估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变成下一年教学工作改进的重点,每年都会在厦大循环上演。

2005年11月,厦门大学在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19项指标全优的评价。就在全校上下一片欢腾之际,校长朱崇实却给大家打了一针“冷静剂”。他说:“对于评估工作,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我们应该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居安思危,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

从那时起,厦大每年11月份都要在校内坚持开展自我评估。2006年,学校参照教育部的做法,对全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2007年,重点开展新建专业和新教师教学能力情况评估;2008年,重点开展实践实验教学环节评估;2009年,重点开展质量工程和教学计划运行评估;2010年,重点开展考试环节以及考风考纪评估;2011年,重点开展一期质量工程成效及二期建设计划评估。

学校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邬大光说:“通过这种‘自亮家丑、自找软肋’的评估方式,学校找到了一种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教学评估使学校对本科教学状况了然于胸。”

每年教学评估中,各学院先开展自我评估,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评估小组,通过听课、开座谈会、检查试卷和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实地考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形式开展互查互访,并对每项内容量化打分。

这种自我评估,有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2006年自我评估情况,厦大教务处做了30多个教学状态数据。邬大光坦言,其中有两个数据对他“刺激”很大,一是学生选修课学分比例,厦大当时的数据只有28.53%;二是班级授课规模,厦大30人以下的班级授课规模只占班级总数的10%,50人以下的占班级总数的30%。

邬大光心中明白,这样两个数据多少带有中国高校的普遍性,但他和学校教务部门还是陷入了沉思。邬大光说:“当时,经过评估,我们意识到,虽然厦大的教学质量有保障,但是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意识还比较缺乏,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未发生根本变化。”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经过充分酝酿后,学校于2008在全校本科生中试行新的教学计划。与以往不同,这次教学计划修订突出“全面选课制度”、“课程资源共享”等内容。

新教学计划实行几年来,厦大选修课开课门数由原来的39%增加到58%,每个长学期的选课量达到19万人次,人均选课量达到9门次。而在选课方面,学校打破必修与选修的界限,每学年除单独开设的全校公选课之外,另有885门专业课面向全校开放,每学年跨专业选课达到2万多人次。这种做法既拓宽了课程资源,也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在的厦门大学教室里,同一门课程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如今,注重评估实效,以长效求实效,以实效促长效的模式,已经成为厦门大学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的积极作用开始日渐“发酵”。学校教务处处长谭绍滨介绍说,几年来,厦大在教学基本建设、教风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加强和促进。学校连续举办了6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学能手脱颖而出。

2006年以来,学校投入各类本科教学经费数达2.37亿元,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在教风学风方面,几年来,学校出台了一批文件,2010年学校考风考纪抽查优良率达98.78%。

不仅如此,经过几年摸索,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反映人才培养规律的监测指标体系,每年通过选择一定的核心指标集中进行校内教学评估,引导各学院关注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

让谭绍滨这个教务处长及学校感到更欣喜的是,随着评估的日益常态化,每年的评估已成为学校师生希望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期待”。一种重视本科教育、关心本科教学、关爱本科生的教学文化已悄然在学校教职员工心中生根发芽。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4日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