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若干战略思考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日期:2013-3-12 16:29:00 人气:

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若干战略思考
——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校长访谈录
姜嘉乐

编者按:本刊常务副主编姜嘉乐2012年底曾就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对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校长进行了深度访谈,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姜嘉乐(以下为“问”):王校长好。高等工程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使命,为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略需求,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请您谈谈,您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哪些问和不足?有哪些改革的政策建议?

王迎军(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以下为“答”):由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等原因,我国高工程教育确实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当前经济、科和社会发展的地方,比如说,在人才培养目标、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创新训练、师队伍工程经历、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欠缺。这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深层次的统改革,概括地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高等工程教育要有不同于科学教育的确的培养目标,所培养的人才“不是研究已有的界,而是要创造未来的世界”,质量规格也应该分层次、分类型、多样化的。

其次,要着力构建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增设合性课程、问题导向型课程、项目式课程等等。

第三,应突出工程教育的实践属性,强化工程践训练,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建立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教育目前大力推进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项非常好的战略性举措,我校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正在稳步推进这一计划。

问:自从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以来,各个学校很重视,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说卓越计划求本科生4年时间内要有1年在企业,当时启这个计划的时候就引起很大的争议,不少人认,假如有1年在企业的话,课程学习就安排不过来。我和一些政府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答:不能简单地说要学生在企业呆上365天,才算到企业1年;也不能把企业学习等同于企业实习。实际上这里涉及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的整体设计,关键是要创新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问: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有的学校把卓越计划理解为纠偏,即改变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所以就把重点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甚至脱离理论课教学去谈实践教学。那么,理论课的重要性降低了吗?理论课还要不要?华南理工大学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首批实施高校,我想了解贵校卓越计划是怎么处理上述问题的?

答:首先,我个人认为,理论课非常重要,强化实践的结果不是降低对理论课的要求,而是提升了理论课的要求:一是提升了理论课的层次水平,二是提升了优化理论课程结构的要求,三是提升了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要求。其次,我不赞成一刀切,因为每所学校和每个区域的情况都不一样,处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有不同的外部环境。卓越工程师计划应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创新。应该更强调目标管理,而不是过程管理。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才更管用,更被社会接受,更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您刚才提到的时间问题。我认为一年的企业学习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甚至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专业都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华南理工现在就有很多种形式和途径,比如学校的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企业、行业开办了很多技术培训,我们鼓励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进来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学习讨论。同时还聘请了一大批企业高工到中心来面对面地为我们的学生授课、指导实验,也把我们的学生带到他们的企业去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我们还和企业联合建立了工程实验室,学生在这些联合工程实验室里学习算不算到企业学习?所以我想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要把卓越计划做得更好的话,我觉得政府部门不应该定太多太细的规定,应该让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外部区域环境,创造性地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

问:您上面的谈话有一个非常系。统的逻辑。接下来我想了解一下产学合作方面的情况,因为产学合作是工程教育的命脉;没有产学合作几乎就没有工程教育。据我了解,华南理工大学的产学合作开展得很好,有着优良的传统,特别是近几年硕果累累、成就辉煌。请谈谈贵校在产学合作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答:华南理工大学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践环境构建并列的人才培养三大关键要素之一,力图突破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障碍,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路子,进而构建具有华工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首先,学校鼓励部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探索“专业+企业+项目”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充分整合政府和社会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借助企业和科研机构平台,探索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赢的合作教育机制。

其次,学校积极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在校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高年级则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生产与社会领域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多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专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依托80多个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室,整合学科、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打通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了25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高标准建设了工业培训中心、电子工艺教学实习中心等一批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了336个校外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先后与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功能性低聚糖研发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制造业数字化联合实验室”;与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共建“华工海天塑机技研培训中心”;与德国宝马公司共建“宝马汽车培训中心”,与日本三菱公司共建“三菱电机FA实验室”等,现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已达 22个,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

此外,学校还努力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氛围。每年投入100万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资金,立项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规范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估指标,确立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的评价指标、学分认定等。

问:产学合作很多学校也在做,但他们做的时候往往强调合作研发,不重视人才培养,这确实是我国产学合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相关调研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外企比内企积极,合资比独资积极,民营比国企积极。当然,不同行业的态度会有所区别,例如软件行业就比其他行业更乐于接受学生实习。但总的来说,内企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的确有待提高。去年12月我到上海某工科高校调研,该校可以安排整个班、整个专业的学生到德国去实习,德国企业不仅承担差旅费和保险费,还向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但是内企对此往往比较消极。前几年我们曾经到武汉某大型企业调研,一位负责人直截了当地表示不欢迎学生实习。理由有三:一是没有专项经费,二是怕出安全问题,三是涉及技术保密。华南理工大学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这方面的困难,学校在这方面是不是有什么统筹安排?

答:产学研合作研发和合作育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如果这两者分开的话,无论哪个方面都很难做。这其中涉及很多因素,刚才所说的我校有多年的传统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广东省一直希望把全国的高等教育力量都吸引过来,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发现这并非易事。因为远来的和尚不一定能念好经,口音不一样,别人不一定能听懂。我觉得产学研合作要有一个彼此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

企业肯定是有需要才和高校开展产学合作,高校也要主动为企业服务。华南理工大学是部省共建的高校,办学经费一部分来自教育部,一部分来自广东省。广东省对学校的支持我们一直铭记在心,我们应该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我们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时提出“融入发展促发展,强化特色上水平”的战略构想,在主动为广东省服务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回报,得到了办学资源、办学经费、办学条件,还有社会声誉。这实际上是一个互相认可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您刚才说到的问题应该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对学校而言,要把两件事合成一件事来做,要让企业觉得需要你,否则就无法合作。

高校首先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然后才能考虑让企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这点很重要。就是说,高校首先要弄清企业为什么愿意跟你合作,利益永远是企业的首要考虑,总不可能是因为觉悟高才跟你合作吧。我校有不少学生还在大三,甚至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就已被世界500强企业跟踪“订购”,这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他本人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关系。华工这几年的录取线越来越高,广东省理科考生在前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以内才有可能进入华工学习。我们到外省招生时,理科录取线往往高出当地的重点线一百分以上。正因为学校的声誉好了,别人知道学生进校以后可以得到很全面的培养,包括可以转专业,可以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等。学校办学声誉高了,企业就会关注你的学生,欢迎学生去实习。因为不接受学生实习,学生对企业就不会有印象,毕业后就不会选择到该企业工作,这对企业来说当然是一种损失。好的综合素质、好的培养模式,这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有效的可持续的产学合作的必备条件。所以说这是多年努力的结果,不是短期突击一蹴而就的。

问:现在我们谈的产学研合作新概念,已不仅指实践教学“走出去”这一块,还包括“请进来”,不论是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过程(包括理论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培养、教材建设,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验收,所有这些环节都要有企业的参与,都能体现产学研合作。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办学形式,首先,“学”和“研”的结合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产”之所以也能够结合进来,一方面是和工程类学科的属性有关,另一方面是企业需要高校帮助解决技术转型升级问题,也需要学生到企业就业,即在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需要。其次,学校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拿到了很多科研经费。第三,我们的学生得到了与企业相关的学习经历,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关于产学研合作,我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模式,希望用这些模式、制度、体制确保产学研合作能够持续进行和良性发展。我们不要求每个学院都采用同一种模式,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应该有不一样的做法。办学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尊重学科的发展规律。高校存在的教师知识陈旧、亟待更新的问题,看似坏事,但实际上都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动力。
问:上面我们讨论了有关工程教育系统改革的问题,下面我想了解您对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在您看来,目前制约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障碍有哪些?华南理工大学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和措施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我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有四个:一是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问题;二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问题;三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主权问题;四是教学条件保障问题。教学的中心地位在理论上没有任何争议,但在学校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往往难以保证。由于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多与学科、科研相关,而与学生的培养质量不直接挂钩,导致不少高校办学的重点难以放在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要调整高校的评价标准和政策导向。

关于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是个老生常谈而至今仍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尽管我们要求教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但教师考核和晋升主要看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做法目前仍不可避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我记得钱伟长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从事教学,就不是教师;不从事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和科研的辩证关系,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制度设计上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等等,我们还可从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着手,如规定教师收入的一定比例要来自于教学等。

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要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就是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建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问:谈到教师对教学的投人问题,我非常希望具体了解贵校如何处理人才掐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答: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这是所有大学都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我觉得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同样是人才培养,这是第一点;其次,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否则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三点,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种互补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办学实践中,我感觉到科学研究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也离不开科学研究,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形成l+1>2的关系。

科学研究能促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如果我们没有现在的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也肯定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虽说华工的办学投入与不少“985”高校相比不占优势,但是我校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是确保的。比如我校的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另外4个与企业共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许多教学方面的平台,这些国家级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工程训练、科学研究的机会和学习条件,提供了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平台。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不少学生在进校第一个学期就会跑到实验室,要求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他们通过申请“学生研究计划”和“百步梯攀登计划”等学生科研项目,加入实验室队伍。我们已坚持十年,每年确保不少于500万投入到这两个学生研究计划。这些支持学生参与科研的项目经费虽然不多,但是只要加入了教师的研究团队,进入了实验室,学生所接触到的可能就是一个“973”项目、一个重大支撑计划项目,他就有机会直接得到大师的指导。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科研技能。学生则可以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验室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在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很优秀的研究成果,我校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创新班自2009年3月成立以来共有33人次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25篇高水平论文。如果不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就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所以我并不认为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就一定会对本科教学产生冲击。相反,我觉得只要学校的科研平台向学生开放,把人才培养当成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就能反过来促进本科教学。我校“985”工程前两期的经费基本上都用在科技平台建设上面,很多国外知名大学也很羡慕我们的设备和条件。实际上,这些投入不仅投入在科学研究上面,同时也投入在人才培养上面,否则平台的建设就不规范,体制机制就有问题。

我本人是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工作的,有些研究直接与临床有关,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本科生进人我的实验室有顾虑,担心会造成研究不严谨的后果。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要管理得好,本科生对你的研究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本科生的思维没有任何束缚,他们大胆思考,天马行空地想象,尽管他们所想的不一定可行,但是他们的.这些想法可以启发我们,打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很多研究团队都有这样的感触。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和要求,学校的国家和部省级研究平台一定要向本科生开放。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挺好的。

另外一个资源呢,就是华工的科学研究差不多有一半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有直接关系。我们的科研经费大概有一半和企业转型升级相关。这么大一笔项目和科研经费都是由我校教师来承担,学生直接加入到科学研究当中,就有机会走出校门,走到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甚至国外的高新技术企业里面去,他们在企业见到的东西和在学校里见到的东西不一样,眼界也随之大大拓宽。这些研究,包括我刚才所说的Nature、Sci ence论文都是和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研究一起发表的。所以说,越是要办高水平的大学,科研和教学就越没办法分开,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你在运作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相互矛盾,那你的办学思路肯定有问题,你的体制机制也需要改革创新。

问:很多学校常常这样问:重科研还是重教学?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不对,这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的问题。如果无关,就会轻重失据,怎样做都不对;如果相关,而且结合紧密,那就会相得益彰、齐头并进,无论强调哪一面,都意味着另一面得到了同等程度的发展。

答;孰轻孰重的提法本身就是把两者放在对立的角度上,给人的错觉就是只能二选一,但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问: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确实需要一个制度的安排,需要体制、机制和政策引导。我们非常关心的是,在二者有机结合观念的引导下,华南理工大学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答:我觉得办大学一定要靠制度,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它有没有好的制度。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关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原因。当然并不是说人才因素不重要,但有了好的制度,人才才能够发挥作用;没有好的制度,人才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学校面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排名,科学研究开展不好,高水平就无从体现;另一方面,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两件事当成一件事来做。这在理论上是不难论证的,但实际上是否行得通,还得靠制度。这个制度要提供保障,让研究能力强的教师愿意从事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也愿意加入到科学研究中来。制度不能束缚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也不能阻碍教师的科技探索和工程创新。有了科学合理的制度,就不用老是苦口婆心地去做教师的思想工作。他们会在制度保障下主动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自愿地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问:而且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文化,形成传统。

答:当然,我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关键是如何使制度完善。教育部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一直强调长效机制的建设。自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以来,很多学校、很多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把育人和科研结合起来,一定要有一个长效机制,在谁也不管你的时候你也想着把它做好。所以在体制机制这一块,我们到现在还一直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很正常的。正因为教师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制度才能够不断地改进完善。

去年年底,我校在职称评定时特意增加了一个环节:我邀请评委和专家对职称评定的标准提建议,大家提了很多好的建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校的学科门类增加了,培养的学生种类也增加了,这就要求教师晋升不能只有一个标准,要分类考核、分类指导、分类培养。学校规定,如果一个教师想当教授、副教授,就一定要搞教学,如果教师不搞教学光搞科研,那就没有资格评教授、剧教授。如果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搞科研,那么他就只能在研究员系列参评。如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搞工程的,那么他只能评工程系列的职称。当然,研究员系列和工程系列的人数比例要受控制,因为我们是大学,大学的根本要义在于培养人才。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希望有教学任务的,因为这对提高他们的整体学术水平很重要。

不同的学科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有差别酌,不能拿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科。光靠我刚才说的那几点可能还不行,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来保证师资的配备更加合理。

问:我知道华南理工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很强调特色发展,下面想请您谈谈人才培养的特色问题。

答:以我校的文科专业为例,我们原来有些担心文科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但后来发现我们的文科专业毕业生同样很受欢迎,因为我们很多文科专业都很有特色,比如说法学院办知识产权专业,依托的是学校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独特优势,华工的发明专利连续十几年排名全国高校前八名,好的时候是前五名,这是很大的一个优势,所以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只是一个例子。

问:大学培养人才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要差异竞争。

答:对!但专业人士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他们往往有一个先人为主的理念,就比如他们看待意大利歌剧和流行歌曲时,往往认为意大利歌剧才是正统的,流行歌曲是不入流的,殊不知流行歌曲也有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以新闻专业为例,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意识到,传统的老牌文科学校的新闻专业办学时间长、在平面媒体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平面媒体是它们的强项。但我们也有强项——立体媒体、新媒体,我校的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等学科都有优势,对新闻专业有着很强的支撑,因此立足于新媒体的新闻传媒专业也逐渐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问:现在看来,这里体现的是学科交叉的优势,这也是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答:交叉的学科越多,支撑的学科越多,专业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任何一个专业在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盲目追赶,其实是以短较长,在竞争中岂有不败之理。

问:这也是一刀切所造成的后果。在美国,从来没有听说过MIT要和哈佛大学来进行比较的。

答:所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很重要,分类指导,多样化发展,才会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格局。

问:在我看来,华南理工大学的特色是非常鲜明的,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高端的应用性。

答:您对我校的情况的确很了解。这里给您举个例子。我校曹镛院士从事的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的团队的两个国际合作伙伴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几个研究方向都是别人跟踪他来做的,这是真正国际领先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团队也很注重往下游走,一直走到孵化基地去。再高端的东西也是要应用的,不应用就体现不出价值。高水平的研究不能只体现为发表几篇高水平的论文。

问:应用研究肯定不能只看论文,但现在衡量一个教师的水平,主要还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也是想纠正这种倾向。我们在工科教师的评聘和职称晋升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论文来衡量教师水平的评价标准。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取得包括高水平专利在内的创新成果应该作为衡量工科教师水平的主要内容。就这个问题而言,华南理工大学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纠正唯论文是从的倾向?

答:就像高考一样,有些东西只能采取量化评价,将效果以某种定量形式体现出来,比如评价教师的研究水平,成果应用效果如何,成果转化为多少产值,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面。但并不是所有教师的研究成果都得应用到企业去,都要直接体现为经济效益。包括从事应用研究工作的教师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往往在做了很长时间的应用研究后,由于某种原因,成果并没有转化为产值,变成利润,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这些教师一个评判的标准。刚才你所说的以论文数量来衡量教师水平的现象,我估计还要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国外对一个专家的评价,主要也是看他的论文引用率,看有多少人重视他的研究工作。论文水平毕竟也是反映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希望把评价工作做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此外,华南理工一直把专利列为评判教师研究水平的标准之一,这也是一个创新的措施。

问:当然,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非常希望高校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工科教师的工程背景薄弱,很多工科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产业这一块很不熟悉,特别是年轻教师,华南理工大学有没有什么制度安排,让这些教师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加强这方面的积累?另外,很多教师的知识陈旧,我去过很多学校,发现很多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多年不更新,一些技术前沿的成果没有进入教学内容。第三个方面,我倒是觉得要“复旧”,恢复那些优秀的传统。我们很多传统的、非常好的做法现在不知不觉没有了,比如集体备课制度没有了,互相听课制度没有了。很多教师患上了“PPT综合症”,一个PPT用好多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华南理工大学有没有一些制度创新?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答:您上面所说的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队伍建设要靠引进,但更重要的还是靠培养,引进以后还要培养。我觉得培养更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学校发展得越快,青年教师数量增长就越快。这些青年教师大都是留学回来或者从很好的学校博士毕业来校的,学术水平可能很高,但是他要从事教师这份工作,肯定还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这个中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另外,我校的教学尤其是公共基础课教学都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开展的,这中间有一个集体备课的环节,也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这对年轻老师有一定的促进和培养作用。

问:在产学合作培养高端人才方面,华工确实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另外请您介绍一下,华工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有哪些?下一步如何巩固原有的优势和特色?

答:近年来,华工利用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优势,创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多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密切校企关系,结合经济社会需求设置培养方案。相关的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也请来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等。又如,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联合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等途径,打造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华工近年来坚持育人为本,紧紧抓住“观念、机制、平台、氛围”等创新教育四大关键要素,以四轮驱动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华工将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问: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学生进校以后有机会去国外高校学习一段时间,这实际上是国际化教育的一个方面。请您谈谈华工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答:我认为,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是学校走向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我们的主要的思路和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学生的国际联合培养与交换。学校通过国际联合培养、交换生等途径促进本科生对外交流。目前,校际合作培养已扩大到美国、英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的60多所高校,包括美国罗杰斯(Rutgers)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台湾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校。合作的类型包括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学位项目、非学位短期学分项目、国际联合设计项目、海外实习与考察项目等。今年我校派出本科生400多名,我们计划在“十二五”末,每年派出本科生达到600名以上。

二是做实一批中外合作教育机构。以设在国内的中美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地和平台建设。中美学院与罗杰斯大学、普渡大学等多所北美著名高校合作,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公共管理等4个国际班,今年招生150人。中法工程师学院的“3+1+2”项目正式进入本科招生计划,各类项目在读学生数百人。

三是以“海外名师进课堂”等项目为依托,与国外高校建立师资交流渠道与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全英语教学课程、全英语授课专业及全英语或双语教学试点班的建设,以此来带动并推进教师、教材、学生等要素的国际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四是继续推进留学生教育。贯彻实施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落实学校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调整留学生教育结构,大力度提高学历留学生的比例,营造国际化的校园学生群体氛围。

问:在您看来,华工人才培养的不足和薄弱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和克服这些不足?

答:华工和国内以工见长的研究型大学一样,通识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此外,由于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受就业率高和创业机会多的影响,国际化合作教育程度有待提高。

针对通识教育薄弱环节,学校已设立通识教育中心,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规划,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三大领域课程,涵盖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经济与管理、社会政治与法律、教育与心理、环境议题、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与逻辑学等十大模块。建设200门左右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中第一批投入250万元立项建设30门左右分类别的核心课程,学校每年给予通识课程教学专项补贴经费100多万元。同时邀请国外名校教授来学校讲授2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

关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我刚才已经详细谈过,这里不再重复。

问:最后请您介绍一下,华南理工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办学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您如何思考和规划华工下一步的发展?

答:这确实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遵循“学术立校、培育英才、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十二五”期间华南理工大学要坚持以学术发展为主线,以“985工程”下一阶段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强化特色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