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特还是掐尖?10年困局未破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3-5-9 10:37:00 人气:
选特还是掐尖?10年困局未破
随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先后公布自主招生预录取和面试结果,今年的名校自主招生大战正式收尾。 从2003年起,我国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10年来,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几乎年年在变化,关于自主招生的争议从未平息。自主招生招的是哪类学生?“偏才”还是“优等生”?选特还是掐尖?——至今,这个关涉招考制度改革的基本问题,始终未在大学、中学之间达成共识,而面对自主招生的焦虑甚至蔓延到了中学。 今年4月中旬,教育部出台“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立刻成为大学和中学关注的焦点。圈内人士感觉,这纸文件像是具有警示作用的哨声,试图纠偏自主招生中的各种“杂音”。 事实上,在这项招生选拔制度的推进过程中,有个困局一直未破:改革目标和具体举措难以摆脱“两张皮”的尴尬。 各色选拔考试,分数仍是敲门砖“我参加了三场自主招生考试:复旦千分考、‘华约’联考,还考了一个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当做保底。除了千分考的形式有所不同,其他考试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数理化的难度约等于竞赛,英语考试的难度约等于科技英语竞赛。我们班参加过竞赛的同学出来都说容易,像我这样从来没有参加过竞赛的,一看就懵。”本市某著名示范性高中的一名高三学生这样告诉记者。事实上,不论是“北约”“华约”,还是其他自主招生的高校,无论选拔如何强调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高分”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财、上外、华理等高校在内,考生一旦迈不过笔试这道坎,就不可能获得自主选拔录取的机会。即便是今年首次招生的上海纽约大学,参加校园日的学生仍然是各地省重点高中至少排名前5%到10%的学生。 “多元录取”在探索中难以落实遥想自主招生探索之初,各参与试点的高校都被赋予一项重任:打破高考一把尺子衡量人才的弊端,探索多元录取的新模式。但时至今日,大多高校在“多元录取”方面的突破非常有限。 同济大学近年来在“多元录取”上有诸多尝试,比如推出面向一些中学的校长直荐制,通过组织面向中学生的结构比赛以及夏令营等活动,现场发现好苗子就发出自主招生面试的“入场券”;和国内一些中学对接实施“苗圃计划”联手培养人才,并通过这一计划发现人才。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该校一位负责招生的老师直言,受很多客观因素制约,改革“只能一点点来,步子无法迈得太大”。 以“校长推荐制”为例。2009年底,北京大学宣布实行这一方案后三天,同济就出台了类似方案,具体做法是,由同济组织专家到中学面谈,对校长推荐的人选做资质考核,让一批学有专长、综合素质优良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 抛开当时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和反对意见,“校长直荐制”落到中学,变成了架在校长头上的大难题:拿了大学的推荐表,校长该推荐成绩排名靠前的优等生,还是成绩平平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同济一位知情老师无奈地说,大学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招收那些难以考上该校,但确有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很多中学校长最终却不得不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把高分生推给大学。“可高分生本就有能力考进我们大学,还需要什么推荐?!” 自主招生制度的推出,本是高校的破冰之举。“我们希望能够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提供一点突破的机会。”但几乎所有的大学招办主任都认识到,随这种愿望而下发到中学的“机会”,几乎变成了清一色的排名。毕竟“排名最简单、最公平”,也免得入学机会被各种人情、关系“侵蚀”。 改革评价导向或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但在“指责”中学的同时,众多名校也意识到,自己的腰板不够硬——同样承受不起来自考生和家长的压力。 照道理,除复旦和上海交大,沪上其他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都要恪守“5%”的底线,即自主招生名额不得超过当年学校招生计划数的5%。 根据自主招生制度最初的设计,这5%的名额本来就是用来招有学科特色和特长的学生的。但实际上,何为有“学科特长”?如何判定学科特长?大学常常被一些考生和家长逼问得哑口无言。“几乎每年自主招生季节,高校招办都会收到学生的质疑信,表示不如自己的同学都可以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为什么自己反而不能获得考试资格。”质疑之下,部分高校不得不让步,一度大幅开放自主招生笔试,“给更多学生机会”。到最后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不得不恢复通过材料初审才给予考生笔试的做法。 让自主招生回归它的本意,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意见”重申,其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评价体系方面,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不断探索完善科学、有效、规范的面试考核方式”;“凡能证明确有某方面特长或潜质的考生,可直接进入学校考核面试环节”,但是今年各大联盟的考试在经历“瘦身”后却仍然一张考卷评判学生的优秀与否。 “自主招生的本意是改变成绩为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但是在实施中却难以落实,更不用说自主招生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了”,某高校一位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让自主招生改变教育现状,也许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时间。 考试层层下移好经是否念歪
大学自主招生刚刚告一段落,高中自主招生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填写表格,每一学期的成绩排名缺一不可,到了笔试关——数理相当于竞赛,语文英语考的是阅读量。”这几乎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模式如出一辙。 对很多考生和家长来说,仍在探索中的自主招生,是另一根考试指挥棒。考试压力层层下移,让中学教育的应试负担更加雪上加霜。 诸多指责,一路伴随着正在探索中的自主招生制度。有人说,自主招生本意是好的,但“好经”在中途却被念歪了。 要考好大学,从一年级开始拼搏“凡是要报名小五班的家长都排好队,表格拿好,只填姓名、得奖情况,其他的一律不要填。”4月中旬一个双休日,在徐汇区一个不起眼小区里的培训学校门口,数百名家长挤成一团,为的是报上这个培训学校的课程。在升学圈子里,这个培训学校是一所著名的民办初中的“蹲坑班”。 据说,上了这个“蹲坑班”,语数外三门课每门考试都在前10名,就会被这所初中直接录取;如果数学和英语都是前10名,语文略差一点,学校也会录取。而且,“蹲坑班”最早可以从二年级开始报名。“要上好的中学,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位家长这样说。 “蹲坑班”里并非简单地重复教学,在数学课上,数学难度等同于奥数。事实上,在这个“蹲坑班”上课的学生,课外几乎都上了至少一个奥数班。“没办法呀,你看现在高中的自主招生都要看证书,看成绩,即便上了个好初中,我们还是会出来补课的,因为升学就是这样一路上去的。” 事实上,虽然高校教师对各类奥赛都持批评态度,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数学奥赛、物理奥赛和信息奥赛确实有含金量,而且确实在招生的时候可以增加被录取的砝码。每年这三大奥赛举办时节,各大高校的招生老师都守在赛场外,拿着名单和排名去抢学生。 同样的局面,也出现在高中自主招生中。如此竞争的结果,就是从小学开始,学生就要提前学。按照现在中学的教学进度,初二学生必须完成初中的所有课程教学内容,剩下的初三一整年就是“操练时间”;高中同样如此,如果高二还没结束新课,那么这所高中基本上会被贴上“没什么人能考上像样大学”的标签。简单来说,从小学到高中的那些所谓奥数题,大多数可以用更高一级的办法解出来,就像是学习能力达到了三维的维度,再俯瞰低年级的作业,那就是看一个二维世界,一览无遗。 中学教育的“赶进度”、“提前学”,甚至让不少大学教授感到震惊。沪上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不由拿自己的失败经验举例:孩子读高中时,这位教授爸爸认为只要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就可以了,谁知孩子的同班同学高中一开始就“抢跑”,高二时数学已经学了微积分,还开始攻读大一的物理学教材。“为了自主招生,很多中学生荒废兴趣和爱好提前变成大学生,有必要吗?!” 纯天然优秀生,哪里找?不论是大学、高中还是初中,问起学校对学生的需求,几乎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招收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并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但真到操作中,却很难真的落实。某高校招办主任到中学去和学生交流,却被学生问到“究竟哪里的自主招生培训班更正宗”? 某高校一位教授说,在现有的招考制度下,学生选拔可以比喻为“适销产品不对路”。因为学校所希望招收的那些“纯天然”的学业优秀的学生,凤毛麟角。 “考生为什么要为了自主招生而去参加额外的培训、应试?要知道,之所以在高考之外开出自主招生这条路,初衷就是反对教条和应试。”沪上一所高校的招生办主任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该校在出自主招生考题时,有意加强了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测试。 比如,很多文科生的英语都不错,强记的单词足够大学阶段用了。但是,背了单词必然能读懂文章吗?这两年,该校自主招生笔试的科目里,英语阅读文章除了科技类以外,大幅增加了体现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和当代文化批判的文章。再比如,为了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水平,该校推出的是“组合拳”:给一段文言文,先加标点短句,然后翻译,最后写篇小作文展开议论。“在这些灵活的考题面前,靠突击和死记硬背的学生,第一感觉必然是大学考试的难度又提高了。但经常看课外书、有积累的同学会认为,大学的考察很合他的胃口,考的是他平时熟悉或有兴趣的内容。”让这位招办主任记忆犹新的是,前些年,听说一些大学自主招生考了美学知识后,很多培训班一窝蜂地让考生背一串美学大家的名字和他们的思想概况。后来有一年,又有一所大学在英语阅读中考了“范式”的概念,难倒了一批人。此后,“范式”就变成了哲学知识点,也加入了考生记忆和背诵的内容。 他直言,这样的培训“有百害而无一利”,最直接的后果是,应试操练破坏了学生对于一些学科的第一印象——即便进入大学,这些本来可以给人思想养料的学科,也会被他厌弃。长此以往,我们还能期盼学生有真正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吗? 《文汇报》 2013年5月4日 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