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成长路上有一个个“充电站”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1-3-15 9:17:00 人气:

20年前,小木匠刘永平背着蛇皮袋、工具箱,从江苏启东到上海打工;20年后,他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和加工厂,承接过上海世博会澳门馆、瑞士馆、哥伦比亚馆等的装修工程。

20年大步往前走,刘永平说这是因为他能不断“充电”:“我是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受益者。”不久前,他刚刚拿到了上海电视大学的专科文凭。

着眼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着力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为新一代产业工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个“充电站”。

“充电”才能有后劲

2年前,已是一家建筑公司老板的刘永平在上海电视大学建设分校报了名,还为妻子何礼菊、弟弟刘建平、外甥女徐柽霞报了名。一家4人,加上公司职工吴建飞、蔡建丰,6人组成了一个“学习小团队”。

“充电”,是因为46岁的刘永平感到了吃力:“我很小就开始打工谋生,读书不多。后来自己生意一步步拓展,就越来越发现知识不够、能力不足。”他妻子何礼菊做财务主管,随着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她碰到了许多没做过、不会做的事,“都说企业发展要有后劲,现在知道什么叫后劲不足了,不学习不行”。弟弟刘建平也说:“我原来就是个‘包工头’,如今明白应该如何管企业了。”

现在夫妻俩已从电大毕业,加上大学毕业的女儿,可算“大学生家庭”了。下一步,刘永平计划今年去上海交通大学试听MBA课程,“如果消化得了,就报考零售业工商硕士”。

眼下,刘永平的建筑公司有4名员工在读大专、2名员工在读本科,明年还将有各2名员工报考就读大专和本科;此外,有8人即将考中级职称工程师,3人考二级建造师。员工的学习提升,已经成为企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截至2010年10月,上海电视大学注册学生11万余名,其中外省市生源近3万名,占注册总数的26.08%。近几年,电大生源中,持外省市身份证入学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本科从2005年的10.57%上升到2009年的18.58%;专科上升至2010年的31.49%。在闵行、松江等分校,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已经突破50%。

知识改变着命运

80后梅菊琴是来自宁波的打工妹,5年前中专毕业,到松江一家公司录入文件、收发单证,“简单而乏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进电大,由此开始了向“谈判小专家”的“转型”。

梅菊琴读的是上海电大松江分校英语专科班,在课堂上学着说,课后学着读原著,靠老师们辛苦“陪练”,她很快熟练掌握了英语。半年后,她随公司参加一个交易会,用英语与瑞典客商交谈了将近一小时,从摊位上的产品谈到集装箱货运途径,从产品价格谈到售后服务保证,瑞典买家当即签下了价值十几万美元的合约。不久,这个普通打工妹成了公司里小有名气的谈判小专家,代表公司多次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等,与外商洽谈,累计签订的合同金额已有100万元人民币。

梅菊琴说,“通过这两年的学习,我发现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更顺利地融入了上海的环境,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大家知道MBA、MPA,听说过上海专门开设的EBA吗?它的全称是“上海市初级工商管理者资格培训项目”。这也是一条通往正规教育的“绿色通道”,通过EBA考核,能继续免试接受大专学历教育,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工商管理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上海泽骅有限公司的安全主管徐汉祥,在上海电大浦东新区分校老师同学帮助下,克服年龄大、工作忙等困难,坚持学习,每次外语考试都达到80分以上,还带动了身边一批农民工兄弟参加学习。为鼓励徐汉祥,上海电大今年向他颁发特等奖学金。徐汉祥说:“希望更多新生代农民工有学习的机会,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也借此尽快融入上海。”

在上海,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已形成由入门教育、技能提高、继续教育三部分构成的体系,开办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1679所。至今,已有37.54万人接受岗前培训、约7万余人参加技能培训,其中6.3万余人通过各类技能等级鉴定。

为打造上海终身教育的新载体,全国首家“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去年挂牌成立。它既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又开展职业培训和文化素养课程,全市终身教育资源由此更好地整合起来。

(文见《文汇报》2011年3月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