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1-4-20 9:27:00 人气:

编者按:为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之学习型社会”,本报邀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人教育学科组成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志敏牵头,组织撰写了一组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主题的系列文章,涉及基本理念、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国际动态等。希望由此引起社会各界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更加深切的关注,并有助于相关实践特别是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在上海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创建“人人皆学 时时能学 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志敏

为上海电视大学长宁分校教育学博士 贾凡

进入21世纪,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行动已经展开。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对其意涵的理解可以是动态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在21世纪初叶,凝练出她既为学界广泛认同、又为大众广泛接受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这样一种实践方针和远景目标。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12字方针与目标,最先见于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即上海“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

为贯彻这一方针的基本精神,上海全市广泛开展相关实践,掀起了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创建热潮,开展了丰富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全民终身学习周等实践推进行动。

我们还欣喜地发现,全国各地的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也在纷纷展开。特别是“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方针与目标,首先因其整齐对仗、朗朗上口,很快为大众所熟知,且很快为民众所广泛实践,以致我国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此12字方针亦予以充分采纳,并面向全国再次强调,“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内涵

为加深认识,我们有必要对蕴藏于“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中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思想作进一步阐释与解读。

1、“人人皆学”彰显了学习的主体观

“人人皆学”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都来参与学习”。这种解释看似简单,却隐含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思想最为本质的特征——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彰显。

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及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主张,早已尽显异曲同工之妙。当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保罗·郎格朗更宣称:“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发展自己的可能性!”终身学习思想则以创新视角,主张学习者要从根本上实现从教育“客体”向学习“主体”的转变。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理念背景下,“人人皆学”及其学习主体观可以被诠释为:它对学习者主体进行了界定。学习不再限于学龄儿童、精英阶层的两极领域。相反,它强调每一位社会成员,无论其性别、年龄、地域、职业、种族、收入等存在何种差异,都是平等的学习主体。它还突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意识,认为每一位社会成员不仅是“教”的对象,更是“学”的主人。他们可以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自我导向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生命潜能,在不断变化中实现每个人的终身全面发展。

总之,“人人皆学”把“人”放在了首位,主张通过人的主体性学习来追求人的主动意识,实现人的充分发展。

2、“时时能学”阐扬了学习的时间观

“时时能学”,意指“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学习”,这体现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对学习与时间之关系的基本看法,在纵向维度上对“终身”这一概念形成了最为基本与真切的解释。

两千年前,荀子在《劝学》中便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感慨,亚里士多德也有“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的论断。二战结束,当面对早已被学校禁锢数百年之久的教育时,终身教育论者保罗·郎格朗大声疾呼: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由初等、中等或大学等任何一个学校毕业之后就算完结了,而应该是通过人的一生持续进行!”终身学习思想倡导者、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也呼应道:“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

“时时能学”及其学习时间观,更可具体解释为:学习不应再受特定时间的局限。受传统思维影响,学习往往被划定在儿童、青少年的时间范围。但在现行社会,学习必将超越这种局限,并延续到成年期乃至个体生命的终结。学习将真正实现“从摇篮到拐杖”的全程覆盖。人们在任何时间都能学习。如果说,“延续一生的学习”仍略显抽象,那就不妨把人的一生切割成无数具体的时间节点,这时便不难发现:人生中的每一次观察与行动、尝试与反思、阅读与欣赏、交谈与游乐、欣喜与痛苦,甚至是深夜的梦境时分……都能通过学习来完成衔接。

可见,对于每个人而言,只要有时间的存在,就当有学习的存在。可以坚信,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命意义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学习行为中得以不断改善、不断提升的。

3、“处处可学”凸显了学习的空间观

“处处可学”,是指“到处、随处都可以进行学习”,这又体现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对学习与空间之关系的基本主张,也就是在横向维度上对“终身”的含义有了非常直观的阐释。

老子曾说:道存在于万物之间。显然,这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值得人们去参悟和学习;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也表明:若生活无处不在,则教育无处不在。而产生于当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倡导者指出:“要将社会整个教育和培训的全部机构和渠道加以统合”,以使人们“在其生存的所有部门,都能够根据需要而方便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具体到当下的现实语境,“处处可学”及其学习空间观的含义则又可表述为:学习不应再受特定空间的限制。按照约定俗成的看法,学习与学校之间有着天然联系,而一旦走出校门,它似乎又变得可有可无。但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实践追求中,学习终将突破学校“围墙”,回归到人类社会的广阔舞台,并向人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全面渗透。人们在任何空间都可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存在、发生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具体空间,如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乃至田间地头……若对此“生活处处皆学习”再继续加以引申的话,显然还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学习必须超越“教材”、“记忆”与“考试”等的传统范畴,转而指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总之,“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因其特有的中国语言习惯和文化风格,尽显鲜明的本土意义与原创价值;因其对学习主体以及时空概念的融合,彰显了多维的理论诉求;因其广泛的认知度与知晓度,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实践基础;又因其点到为止的风范,为我们指导相关实践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探索空间。

进一步突破“终身教育”的发展障碍

随着相关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已对学习型社会创建产生了显著影响。然而,如果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来衡量,仍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说来:

其一,关于“人人皆学”。我们的相关努力仍多集中于大中型城市中的“有闲”人群,那些或奔于生计、或忙于工作、或困于边缘的人群未能完全纳入视野;

其二,关于“时时能学”。我们已关注到各年龄阶段人群的学习,但各阶段之间的过渡、衔接及其适应性学习,却仍未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其三,关于“处处可学”。我们正在社会各领域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广大民众提供便利,但还继续面临如何进一步消除障碍、无缝衔接、充分共享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

在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基于以上论述与思考,我们期待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指引下,能够以更加全面、稳健的姿态,特别是在如下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子:

第一,重点开展关于老年人、农民工、失地农民、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社会失利群体的学习活动,并通过学习改善其生活现状;

第二,深入民众生活、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学习者的意愿、兴趣及个体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制度与学习方案;

第三,促进和加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使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学习,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从“life-long”(生命长度)、“life-wide”(生命宽度)向“life-deep”(生命深度)的纵深发展,即尤其关切心灵、精神层面的学习,以提升生命价值与意义;

第四,大力发展面向人生转折期的各类教育与学习实践,让处于儿童向成人、学校学生向社会成员、工作向退休、壮年向老年过渡的人们汲取更大的智慧与勇气;

第五,积极倡导社区所属的机关、学校、企业、医院、社团、文化场馆等,将各自学习资源加以适宜统计、公布与开放,并在与行政部门及社区居民的不断互动中,自然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学习项目与学习共同体;

第六,支持并推广与生活相关的非正式、非正规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以真正让人们突破“学习即学校、学校即学习”的思维模式,建立“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全新理念,让学习重新回归到为完满生活、幸福生活而服务的快乐状态。

如果说“人人皆学”指“人”,“时时能学”表“天”,“处处可学”意“地”,那么,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天时地利人和”相互贯通的理想社会便终将会到来。

社区教育:民众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

上海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秦钠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由保罗·郎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终身教育拓展了教育时空,实现了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社区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休戚与共、互动交流的“共同生活体”,也是个体从婴儿到青年、从成年到老年,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能力,实现终身社会化的场所。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与满足广大民众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阵地,也是营造和谐、幸福社区的重要途径。

在终身教育思想推进过程中,社区教育显现着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个体发展、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功能之一: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提升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社会内,社会各方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要而提供有组织的教育服务。如: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养成、老年人活出生活的精彩、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的异地生活适应、智障人员的生活技能培养、职场人员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需求等等。社区教育组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开放性程度高。社区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间的连携,志愿者和各种社区教育团体力量的整合,能够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使个体获得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并促使个体适应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

功能之二:增进人际互动,提高凝聚力,推进社区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城市社区中的传统邻里关系逐渐淡薄。社区教育立足草根,在一定地域时空里,有组织地开展民众自主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活动,包括家庭、邻里、学校、职场中的人际互动与交流学习,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社区学校等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中的各类学习活动。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吸引民众走出独门独户的单元楼,相互交流学习,形成较高频率人际互动。在学习中大家相知相识,建立互相信任,在交流中关注共同的问题,在互动中遵守共同的规则,使社区凝聚力不断提高,有利于推进社区发展。

功能之三:提高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社区教育在为广大民众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把“共同建设幸福家园”的理念植入其中,传播现代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提高民众素质,营造亲密人际关系,以实现轻松交往、出入相抚、守望相助的和谐“熟人社会”,进而使生活在社区中的民众获得精神共鸣,从而有利于提高民众对社区公共利益的自觉认同,促进社区共同文化、共同行为规范和社区意识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升社区民众的幸福指数和对社区的归属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纵观我国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在党和政府的着力推动下,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上海目前拥有社区教育场所总面积约达231000平方米,19个行政区县建立起社区学院19所,社区学校220所。全市已形成区级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居委会办学点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将服务于终身学习的“阵地”延伸到了民众身边。

上海开放大学的挂牌成立,标志上海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此刻亟须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社区教育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特点,采取“实践-理论-再实践”范式,对社区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对策之一:充分利用设施资源,扩大民众参与率。开展社区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设施”,充分整合利用,并不断扩充完善社区教育各项设施,是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之一。目前上海拥有社区教育设施场所资源已接近发达国家城市水平,但从运行情况看,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社区内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的教育、学习资源各自分割;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缺乏“人气”;社区学校学员的“老面孔”现象也十分突出。走出上述窘境,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协调机制,统筹整合设施资源,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推进力度,建立了解民众学习需求的反馈机制,提高民众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认同度,进而提升社区民众的参与率,充分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终身学习需求。

对策之二:发掘社区“领袖”人物,培养民众自我教育能力。社区教育立足草根,服务于广大百姓,注重“民众的自治”和“参与式发展”。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需要充分发掘社区“领袖”人物——社区中有一技之长、热心社区教育的人士,培育和打造社区活动团队。通过培训,逐步提升社区民众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能力。上海的姐妹城市大阪,在构建起“三重学习圈”终身教育设施后,将重点放在了培养社区“领袖”、培育和养成社会教育关系团体方面。如今,各种社会教育关系团体协议会,形式多样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已成为大阪市开展终身教育活动的主力军。政府的作用是制定有关终身教育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保障市民的终身学习,并对市民的终身学习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就目前上海社区教育而言,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和街道居委会来进行直接推动式的教育。虽然一些社区涌现出了“热心人”和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文化团队,但距离“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目标,还有很长路要走。在此,大阪的经验可资借鉴。

对策之三;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民众社会参与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丰裕富足,余暇自由时间增加,平均寿命延长,许多社区民众把参加志愿者活动视作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组织招募志愿者活动,使社区众多热情人士有机会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为他人服务。目前活跃在上海社区教育现场的志愿者中有在校大学生、高校教师、宾馆厨师、归国侨胞、退休老干部、职场白领等,但从志愿者队伍人数看,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还有差距。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需要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参与能力。为此,笔者建议,在居民小区范围内招募志愿者,来担当社区的“终身学习推进员”,以协助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深入小区、楼组,了解民众的学习需求和愿望,为居民提供学习方面的咨询,及时将百姓的学习需求信息反馈给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使社区教育活动与百姓的终身学习需求对接。同时,通过“终身学习推进员”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态度和理念传递给身边的人。增进社区民众对终身学习的认知,带动社区民众学会“主动”学习。

终身教育视域下的远程教育

上海电视大学 薛伟

上海“十二五”发展的主线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其中,“转型”是目标,“创新”是关键,而创新型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一、终身教育:为了人的终身全面发展

从本质上看,创新型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也应是终身发展的人,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其持久的创新能力。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指出:“鉴于人格发展需要通过人的一生来完成,因而,只要人还活着,教育就应该是永续的。”终身教育是人获得终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人的终身全面发展”具有三方面的要求:

1、发展的质——“自由”和“协调”。“自由”是指个人的发展为个人所驾驭,而不屈从于外界客观条件。“协调”是指智力和体力发展的协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智力和体力是否在个体本身或者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协调发展,是区分发展是否全面的根本标志。因此,终身教育须为个体的自主发展、协调发展服务。

2、发展的量——“多方面”和“尽可能”。“多方面”是指发展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尽可能”是指在考虑社会条件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差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拓宽发展领域。“多方面”和“尽可能”充分表明了个人发展的广度是没有特别限定的,也对终身教育提出了更多机会、更多资源的要求。

3、发展的度——“充分”和“永续”。“充分”是指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智力和体力。“永续”是指人的发展贯穿其一生。终身教育应超越传统教育时空局限,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多层次类型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人的终身全面发展对终身教育提出了要求:要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充分的学习支持,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能有效发挥各种教育资源以及技术手段的作用,使学习者得到更方便、更广泛的教育服务,为实施终身教育构架了有力支点。

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支点之一

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将“远”变成“近”,将“分”集成“合”。

1、扩大教育机会,更具公平性。远程教育的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分离的师生在时空上联结起来,创造了更多学习机会。同时,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和呈现,将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汇聚到远程教育的大平台上,各学所需。

2、丰富教育资源,更具共享性。教学资源的丰富在于教育院校和机构的广泛合作,更在于学习者通过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共享优质资源。终身教育资源应包含学习者所需的各类信息、课程、教师以及教学和学习资源。就教学和学习资源而言,从学历分类上,包含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及其他教育资源;从服务对象上,覆盖各种年龄、层次的市民学习者;从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字、音像、多媒体等;从获取方式上,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

3、方便教学交互,更具互动性。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双方有效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多向度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新技术使教学互动的便捷程度甚至超出传统教育。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丰富手段,可以忠实记录、评价学习过程及结果,形成伴随学习者终身的学习档案,为学分积累、转换、兑换提供了基础。

4、提供多种支持,更具自主性。提供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机构众多,远程教育的教师团队,以及由此构成的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和平台,可以汇聚教师、汇聚服务,使学生不仅能自主学习,还能开展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等,并能根据需要,提供目标、资源、条件、技能和心理等多种支持服务,使学习自主性获得充分体现。

三、从理论到实践:破解难题才能走得更远

近年来,国际开放课程受到学习者的热捧,已成为远程教育支撑终身教育的成功案例。上海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设战略,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汇集优质资源,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在推进终身教育中的作用,需破解以下几个难题:

第一,建立有利于共同协作的体制,破解业务分割与整合带来的矛盾。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各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但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教育机构之间业务分割,给教育资源整合带来了技术本身无法解决的难题,需要在体制上突破,建立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共同协作、共同提供教育机会和资源的体制。

第二,形成多方共同投入机制,破解学习成本低与建设投入大的矛盾。学习者借助远程教育,可以轻松获取许多优质教育资源,无需支付高昂学费,但教育机构却需要投入大量优质师资、财力和物力,本身却不能由此弥补相应的投入。需要探索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共同投入的新机制,保障远程教育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服务平台,破解数字鸿沟与便于应用的矛盾。数字资源具有易于传播、获取的特点,但由于数字资源本身格式的差异以及传输与显示系统的差异,存在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学习者本身具备的信息技术条件和技能的差异,又将造成学习机会不均的新问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兴起,需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服务大平台,降低技术门槛,同时,应大力普及信息技能培训,帮助学习者提高技能水平,填平数字鸿沟。

第四,探索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破解资源开放与权限约束的矛盾。教育资源开放能够让更多人获得学习机会,但另一方面,资源开放的有序性需要相应制度予以保障,无限制的资源开放是不能长久的。依靠制度对资源建设者的知识产权给予保护,能有效调节资源分配,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才能让资源开放具有持久动力。
总之,新的体制、机制、平台和制度将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将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格局和教育模式创新,从而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文见《文汇报》2011年4月8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