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建立亚欧会议教育区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7-12 11:21:00 人气: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周满生

近日,第三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来自亚洲和欧洲国家的35个代表团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率团参加。

亚欧教育部长会议机制于2006年启动,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政府间论坛——亚欧会议的一项重要活动。目的是推动亚欧高层教育战略磋商,拓展亚欧教育交流,为两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本次亚欧教育部长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质量保障与认证,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学生与教职员工的平衡流动,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会议的成功举行,使得亚欧教育进程和教育政策对话在继2008年德国柏林会议和2009年越南河内会议之后得以持续,并为之注入新动力。

亚欧教育合作进展显著

本次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主席声明的主题是“建立亚欧会议教育区”。声明指出,自前两次部长会议以来,亚欧会议教育进程取得长足进步。亚欧会议各成员国、亚欧基金会、亚欧终身学习教育和研究中心、亚欧奖学金项目和亚欧大学校长大会均举办了多项活动,加强了亚欧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不同教育体系的透明度并增进彼此了解。

亚欧会议教育进程能够取得迅速进展,关键在于亚欧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在教育发展和合作方面具有互补需要,以应对教育国际化带来的种种挑战和机遇。

本次大会接受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为亚欧教育部长会议新成员。随着这3个国家的加入,亚欧会议成员增至48个,这些国家的人口和贸易额约占世界的60%,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的50%。亚欧各国政府都很重视亚欧会议这个政策对话与合作的平台,包括加强亚欧两个地区间的国际教育合作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亚洲国家角色发生转换

尽管亚欧教育战略伙伴关系强调双方都是受益者,但从前两次会议看,欧洲国家仍是强势、主导的一方。多年来,亚洲和欧洲人员流动的不平衡性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从亚洲流动到欧洲的学生人数是欧洲到亚洲学生的近9倍。

不过,在第三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此次,韩国、日本、中国以及东盟各国都派出高层次、大规模的代表团。会议的四个主要议题均由亚洲国家担任引导发言,中、日、韩、东盟各国以及印度代表竞相发言,除介绍本国教育经验外,也积极提出各种倡议。越南提出建立亚欧会议东南亚终身学习中心,把东南亚国家资格框架作为工作重点;马来西亚提出2012年举办校企合作各方利益相关人会议;韩国、日本、东盟都提出加强亚欧会议成员国学习资格框架和学分互认的倡议。

可以说,亚洲国家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从被动的一方转化为积极、平等的对话者。

质量保障和认证机制是核心

借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经验,与会者提出建立“亚欧会议教育区”,其中质量保障机制和评价认证标准被认为是实现学生流动和推广终身学习制度的基础。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正在以各种形式建立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

各国教育部长一致同意,重视在亚欧质量保证机构和网络之间加强涉外质量保障的跨区域合作,通过组织联合会议,开发亚欧会议教育领域质量保证的共同准则。通过开发共同认可的学分和学业成绩,提高学业资格方面的互认。

为此,亚欧会议教育秘书处已经着手编译学分和学业成绩方面的相关信息,一个囊括亚欧两大地区教育质量保证相关词语的大词库已经建立。亚欧会议教育秘书处希望亚洲和欧洲的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进行对接,开展深度合作。

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受重视

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主席声明还强调了各国加强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责任,承认终身学习在民主社会与政治参与中的重要性,并且指出终身学习有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大会鼓励推广优秀实践项目,如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节日、终身学习账户、终身学习优惠凭证、学分银行系统等。鼓励工作现场学习,强调雇主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以及雇员获得更多学习机会。会议建议,通过加强和支持资格框架的开发,承认非正式学习成绩,开辟通往教育和职业生涯高层的多种渠道。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