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大脑——搜索引擎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8-31 16:20:00 人气:
“今天你百度/Google了吗?”如今,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似乎都离不开搜索引擎。“知之为知之,不知搜索之”逐渐成为人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在我们享受着搜索引擎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担忧搜索引擎可能给人类大脑造成影响。 谁动了我的大脑——搜索引擎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周裕琼 IT评论家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指出,以Google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它们正在替代我们的记忆,摧毁我们的关注力和思考力。在搜索引擎成为学生“隐形智囊”的今天,写作业变成一项“搜索、拷贝、粘贴”的技术活,教育工作者无不对此忧心忡忡。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对“智慧”的定义也在发生改变,博闻强记已经不重要了,能利用搜索引擎“正确、有效地获取、鉴别并整合信息”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 在互联网的各种不同功能中,搜索引擎可能是和人类认知产生最直接关联的一种。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搜索引擎是“自动从互联网搜集信息,经过一定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其工作原理包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接受查询”三大块。简而言之,搜索引擎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种新的信息查询方式。而人类的认知过程可以被视作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它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并按一定程序进行。搜索引擎在人类认知的起点上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是否会延伸到信息的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阶段?具体而言,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是否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和思维?现有的讨论大多在思辨层面展开,而实证性数据甚为稀少。为了进行初步的探索,我们决定在搜索引擎深度使用群体(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 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拷贝粘贴组合的层次 在深入访谈基础上,我们设计一份《大学生搜索引擎使用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的搜索引擎使用历史、使用习惯、对搜索引擎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由16个小项目组成的量表,测量搜索引擎对认知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初在深圳大学进行调查,回收203份有效问卷,其中男:女=45%:5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同学各占30%、29%、26%、15%,专业分布则涵盖了文、理、工、商、法等各个学院。 调查发现,49.3%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期间开始使用搜索引擎(即12-13岁期间),另有31%学生在初二至高一期间开始使用搜索引擎(14-16岁期间)。由此可见,搜索引擎陪伴着他们度过了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同时,搜索引擎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首选方法:需要学习信息时,68%的学生首选搜索引擎;需要生活资讯时,47%的学生首选搜索引擎。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生未能对搜索来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消化整理,融会贯通,大部分学生仅会看首页或2-3页出现的搜索结果。如图一所示,在使用搜索引擎来辅助作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停留在拷贝粘贴组合的层次。 对16个小问题组成的认知影响量表的因子分析显示,搜索引擎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渗透到认知的各个环节:从信息获取(求知维度和探索维度)到信息编码、贮存(记忆维度)再到信息提取和应用(思维维度和习惯维度)。最终,由五大维度14个小项组成的影响指标(范围在14-56期间)的平均值为39.36(SD=5.83),可见搜索引擎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不容忽视。 控制实验:使用搜索引擎的认知效果显著低于使用书籍 小样本的问卷调查让我们初步相信搜索引擎会对大学生产生认知效果,接着,我们使用控制实验来对认知效果进行明确的检验。我们针对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同一课程的113名学生进行了一次2(使用搜索引擎vs使用书籍)×2(信息需求强烈vs信息需求不强烈)的实验、汇总两个班级的同学表现,使用搜索引擎的同学(n=51)的认知效果为7.18(满分为12分),使用书籍的同学(n=52)的认知效果为7.71(满分12分),两组之间的认知效果差异为0.53,不具有统计显著性(P=.11)。因此H1被拒绝。但是在信息需求强烈的情况下(考试班),使用搜索引擎的认知效果显著低于使用书籍的认知效果(差距=-1.34,p=.03★),而在信息需求不强烈的情况下(练习班),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如图二所示,H2获得支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抓屏软件对搜索引擎小组所打开的网页进行追踪,不出所料,大多数学生只是使用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一两次就满足了,而且,在查看搜索结果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看了排名最靠前的几个网页。而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更是得到以下两点有趣的发现: 信息加工影响书籍组的认知效果,但不影响搜索引擎组的认知效果。当信息需求足够强烈的情况下,考试班级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边搜索/边看书边记笔记。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重新的编码,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得以更好地贮存。如图二所示,在搜索引擎组和书籍组都做笔记的情况下,使用传统媒体的书籍组最终的认知表现明显优于使用新媒体的搜索引擎组。而当信息需求不够强烈的情况下,练习班级中使用搜索引擎的同学中有一半做了笔记,而使用书本的同学中有三分之一做了笔记。结果显示,在书籍组中,做笔记的同学成绩比不做笔记的同学成绩高1.71★★(p=.01),而在搜索引擎组中,是否做笔记并不会带来显著的认知差异。 面对考试,女生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认知的能力强于男生。在考试班级中,使用搜索引擎的男生的认知效果比使用搜索引擎的女生低2.48★(P=.02),而在看书组中,男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练习班级中,并未发现这种性别差异。
搜索引擎的确可能弱化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媒介技术的革新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或许我们可以容忍互联网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但是,我们很难容忍互联网对我们大脑的改变。近年来关于搜索引擎是否让我们变傻了的讨论,正契合了人们对互联网悲观忧虑的情绪。这是不是杞人忧天?本文针对大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数据显示,搜索引擎的确有可能对我们的认知产生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问卷调查发现,搜索引擎已经成为大学生查询课业知识和生活资讯的首选媒体。但是面对搜索引擎提供的丰富信息,大学生真正留意的却扰如“沧海一粟”。而在信息加工这一关键的认知环节,问卷调查也显示半数学生仍然停留在复制粘贴的粗加工层面,搜来的信息未能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最终对他们的认知水平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还表明,搜索引擎会从求知、探索、思维、习惯和记忆五大维度影响我们认知的各个阶段。 其次,控制实验数据也显示,搜索引擎的确有可能弱化大学生(尤其是男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这种弱化不因大学生的主观努力而改观:即便使用搜索引擎的小组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面临考试),并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做笔记),最终的认知效果还是比不过使用书籍的小组。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封闭式问题只能测量学生通过记忆获得认知的能力,而未能考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这些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更为重要的认知能力。因此,我们窥豹式的研究成果远远不是盖棺定论。 (本研究受2009年深圳大学”创新团队”项目(09TDCX08)“以深圳IT业为框架的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资助。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本科生赖虹宇、梁慧媚、蔡晓红、郑旭华参与了本文的数据采集。) (文见《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26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