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校为何热衷海外办学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7-12 11:18:00 人气: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 孙敏 王焕现据“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近几年高校海外分校数量的增长幅度年均15%左右。在过去两年中,因各自发展战略选择不同,个别教育输出国高校在海外办学方面选择了收缩,但也有许多大学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选择扩张,期望在海外教育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输出国高校热情高涨,教育输入国或敞开怀抱,或谨慎欢迎,发达国家高校赴经济政治状况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办学已然成为国际教育市场上引人关注的议题。 新趋势原有输入输出格局在改变“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是关注海外办学的主要机构之一。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海外办学的输出和输入国目前仍相对集中,但正在向更大的范围扩展。 在全球162所高校的海外分校中,78所由美国高校开设,占总数的48%,其后是澳大利亚14所、英国13所、法国和印度各11所。与此同时,海外办学目的国已达51个。40所高校的海外分校开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其中28所位于迪拜的国际大学城。其他海外分校数量较多的国家包括中国、新加坡、卡塔尔。 传统的国际合作办学主要通过“2+2”等校际合作方式授予学位。这种方式有费用低廉、风险较小的优势。然而,现在教育输出国高校普遍认为,直接在海外开设分校的高投入高风险也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现阶段的海外办学模式主要为“北-南”模式,即英美高校在亚洲国家开设分校。但是,最近印度和马来西亚高校对海外办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所印度高校已在迪拜创建海外分校,并且正在与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等国接触,“南-南”模式正在形成。同时,相关领域专家对未来的“南-北”模式亦持乐观态度,前不久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工艺大学在伦敦设立了一所分校。 专家分析指出,在今后的10年中,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以及各国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形成的结盟会对目前的教育输出与输入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韩国、印度高校可能会成为在非洲开设分校的新力量,而拉美国家的教育流动可能主要限于拉美文化圈内部。 新动机教育资源跟着经费投入走对于发达国家高校纷纷向外看的原因,《转型期的教育:高校海外办学及其趋势》一书的作者之一克里斯多佛·里格罗斯认为,教育资源、生源及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不均衡是高校海外办学的内在动因,海外办学是教育资源向着生源和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聚集地流动的表现形式。 一方面,大部分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相对于人口数量和结构,其教育资源有较多富余。另一方面,受近年经济状况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面临较大削减。与之相反,新兴经济体学龄人口较多,教育经费充足,但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依靠短期投入就能完成的任务,因而教育资源仍显紧张。 “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的研究人员维罗尼卡·拉萨诺斯基认为,发达国家海外办学的动机主要是:吸引当地生源,赚取学费收入,扩大学校声誉,寻求合作机会。学费收入是最原始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动机,但从可持续发展考虑,海外办学应该朝着更立体的方向发展,其创收作用会逐渐淡化,研究与合作等其他功能会慢慢加强。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通将其海外分校看作“当地社会未来领导人的培养基地”,其阿布扎比分校的建立是因为“学校认为需要进入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 英国诺丁汉大学在中国宁波和马来西亚的分校都是海外办学中较为成功的案例。诺丁汉大学校长大卫·格林纳威表示,海外分校已成为可靠的研究经费来源和吸引优质留学生的渠道。通过申请当地科研项目,海外分校为英国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成功争取到马来西亚政府的热带作物研究项目。 新问题教育商品化冲淡政府责任教育市场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海外办学的日益开展,在未来可能也会暴露出更多问题。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与加拿大大学教师协会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高校设立海外分校已成为教育私有化和商品化的重要途径。许多英国高校的海外分校都是与私人资本合作建成,如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就是由莫实得控股有限公司所建,米德尔塞克斯大学已建成的毛里求斯分校和规划中的印度分校都是与印度一家私营教育公司合作的结果。这份报告警告,如果政府把高等教育视为可以买卖的日用品,将导致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降低。 海外办学热点地区扫描印度:既输入也输出印度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既是输入国,也是输出国。据印度媒体报道,目前有50余所外国高校计划在印度开设分校,许多英美高校将印度视为未来的巨大市场。 按照现阶段的印度法律,外国高校可以通过与印度高校合作的形式开办分校,而这一政策可能会在近期作出调整。正在印度议会审议的海外教育输入议案如果通过,外国高校将可在印度直接建设分校校园,不过该议案遭到了印度左翼政治势力的极力反对。 虽然欧美高校对开发印度教育市场寄予厚望,但是印度政府高层态度并不积极。据去年11月随英国教育部长访问印度的前英国高等教育顾问威廉·劳顿说,负责接待的印度官方人士对外国高校直接在印度开设分校不感兴趣,传统的与印度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可能还是现阶段比较现实的方式。 印度政府对本国高校赴海外办学态度积极,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2009年曾表态支持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赴海外办学。 阿联酋:打造“高教自由区”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国际大学城自称是全球唯一的“高教自由区”,隶属于阿联酋国有迪拜控股集团旗下的特康投资公司,占地约1.7平方公里。 阿联酋设立该大学城的目的除了满足本国公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外,也是为了加强知识经济以降低其对石油出口的依赖。 借助石油财富,阿联酋为进驻大学城的高校提供丰厚的经费,曾赠予纽约大学5000万美元。在经费支持之外,进驻大学城的高校还享受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优惠:分校由国外高校100%拥有,完全免税,收入可直接转回阿联酋之外的校本部,对国外学生和教职员工办理签证予以协助。 目前,在该大学城办学的海外高校来源国既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发展中国家。 韩国:只引进最优秀的课程松岛全球大学园位于韩国仁川的松岛自由经济区,是仁川市2004年开工的松岛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韩国政府的支持。学园占地0.73平方公里,校舍于2009年由仁川市筹资开建,校园建设和管理由韩国知识经济部和仁川自由经济区监督。 大学园计划引入10所海外高校。按照仁川市政府设想,大学园并不采取常见的海外分校形式,而是一个国际高校的集合体。大学园的设施管理由独立的管理方承担,海外高校只负责课程的开设和教学管理。仁川市政府希望海外高校将各自最优秀的课程引入大学园,以此形成类似于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集合体。韩国延世大学在大学园旁边设立了新校区,以方便与进驻的海外高校互动交流。 仁川市和延世大学于2007年开始陆续与海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大学园的第一批课程计划于今年秋季开课。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5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