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公平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参考消息 日期:2012-2-10 8:59:00 人气:

美国:首先保证程序公平

据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参赞陈准民向本报记者介绍,美国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的录取标准千差万别,学校的自主权体现得非常充分。

首先以成绩筛选

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主要依据三类信息。第一是SAT或ACT分数,这是考生必须达到的门槛。美国没有类似中国高考的全国统一高校入学考试。最接近中国高考的全国性考试是由非营利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组织的SAT(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和美国大学测验组织机构举行的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二者均被称为“美国高考”,它们既是美国高校的入学条件之一,又是高校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标准。前者成绩为美国3600多所大学承认,承认后者成绩的学校略少。

第二是考生的申请短文、课外活动的参与能力及表现出的各种特长及领导才能、老师的推荐信和面谈等等,这是高校据以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合本校的重要依据。第三是各类“政策加分”。

就SAT(或ACT)成绩而言,稍微上点档次的大学只录取1000分以上的考生,名牌大学则从1400分起跳。同中国高考一年只考一次不一样,SAT每年组织7次(ACT每年5次),考生可多次考试,申请大学时用考得最好的成绩。经SAT成绩筛选后,各校根据学校或专业的培养目标,自主制定其他录取标准。

课外经历同样重要

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不仅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而且也会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固然有用,但考生的其他经历几乎占了同样重要的地位。

学校一方面看重那些极具学习精神、求知欲强并具有一定学术成果的考生,把他们作为最有潜力的学术新星加以录取,希望他们现在或将来能在学术方面为学校争光,另一方面也会录取那些在课外活动表现突出并在艺术、美术、开公司、慈善、竞选等领域有特长的考生,原因是学校认为是他们的人格特质促成了今日的成就,希望其入学后能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此外,学生还要提交一至几份申请短文。与SAT的枯燥的数字相比,申请短文是考生的“脸面”。它要写得简短而富有感染力,既要有观点,而且也要为这些观点辩护,体现出个性,要让招生人员一眼就从字里行间感觉和了解考生的个性和经历,进而了解其是否具有在大学和未来发挥个人影响力的潜力。

据陈准民介绍,许多高校还会根据考生的不同情况设立“照顾分”,相当于中国的“政策分”,以促进教育公平。有些学校有照顾黑人、印第安人和拉美裔等家庭考生的政策。贫困家庭考生也有照顾,但各校的做法不同,在如何定义贫困家庭等具体操作层面也有争议。一些高校也照顾祖祖辈辈没有出过大学生的家庭。残疾人或者来自最差的公立高中的考生,在录取时也可享受优惠。

录取委员会有充分自主

具体录取由一个录取委员会负责,其成员来自校方管理层、教师、学生、校友、运动员或其他学校认为与录取有关的人员代表,一般在20人左右。校长一般不参加。录取委员会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录取中,能量化的信息(SAT、GPA、论文得分、做义工的小时数等)事先尽量数字化,用计算机先筛掉一部分。常春藤名校往往一下子就筛掉50%,越差的学校筛掉越少。

筛选过的学生材料由录取委员会进一步分析。有的学校非常认真。哈佛大学财力雄厚,组织人手逐份材料讨论,平均花在每份材料上的时间多达二三十分钟。

有的学校没有充裕的资金作后盾,花在每份材料上的时间就相应少一些,但也是每份都看,然后上会讨论。经过计算机筛选的学生SAT分数一般都没问题,讨论主要集中在学生在义工、体育、特长、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差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世界教育协会高级顾问花海燕说,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成员一般任期为三年,每年更换三分之一的成员,以保证每年参加招生的人都不一样。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是随机产生的,申请者几乎不可能预先获悉谁将参加招生工作,复杂的程序是为了有效地防止行贿受贿或者各种幕后交易。

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的陈准民指出,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高校因材施教的理念,缺点是组织成本较大,对全民的诚信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英国:“招考分离”下奉行多元标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高校招生体制不断改革,形成了今天“不以分数论英雄”的“证书制”。而招考分离的多元化招收标准以及专业化的招生服务,保证了英国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证书制”注重过程评价

英国高校招生实施的是所谓“证书制”,与中国的“考试制”不同。前者的特点是,大学不举办入学考试,主要依据学生的中学毕业资格及相应证书认证体系录取新生。

英国的中学生在接受5年中学教育后,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之后,希望继续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可以继续进行两年的免费学习,期间学校提供学生报考高校及报考专业所要求的相应课程。

毕业前,学生采用单科结业的方式参加“普通教育文凭中学高级程度”考试,又称A-level考试。这种被形容为英国“高考”的考试并非一锤定音,而是采用累计分制,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在这两年中坚持不懈地学习。

作为高中学业成绩体现的A-level证书、学校的推荐和学生的自我推荐,成为英国高校录取本科新生的三大标准。“证书制”的招生制度,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不以一次考试的结果论英雄。

A-level成“金牌”标准

英国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更多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招生过程中,英国独立的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与高校形成“招考分离”的招生模式,同时为考生提供专业化的招生服务。

在英国的“证书制”招生制度中,A-level(英国高中课程)成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被称为入学的“金牌”标准。

A-level考试由英国负责普通教育文凭的几个考试委员会负责,英国高校不参与其中。学生在参加A-level考试获得由考试委员会寄出的成绩后,高校再根据申报者的成绩权衡录取。A-level课程内容丰富,英国8个考试委员会之一的伦敦大学考试委员会提供的A级考试就有80多科。这些丰富的考试内容,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提供了更多选择。

伦敦大学学院(UCL)副校长郭正晓认为,无论是申报学校还是组织考试,英国都由独立的专业申请机构和专业考试机构进行,高校只负责自主选择适合本校的学生进行录取。这种“招考分离”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

“牛剑”不以分数论英雄

剑桥大学负责外联事务的主管蒂姆·霍尔特介绍说,剑桥大学和英国的许多大学一样,招生的基本原则是不论申请人社会背景、种族、经济状况如何,“录取最富智能和潜力者”,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机会。“激励”和“公平”是剑桥大学招生政策的两大目标。

具体而言,剑桥大学在选拔新生时会考虑申请人的以下情况:学术能力与潜力,即学业记录以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选择申请专业的动机以及是否适合所申请的专业;自我激励能力、自律能力及学习能力等。

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是为数不多单独举行考试的高校,考试形式有笔试和面试。各院系从申请材料中,综合学生以前的考试成绩、日常表现和教师评语,挑选一些参加面试。面试后,大学提出无条件录取、有条件录取或不予考虑的初审意见。

牛津大学负责国际事务的希瑟·贝尔博士说,牛津大学的面试,就像导师制的上课一样,更像是师生之间的谈话式交流。例如在物理方面的面试中,考官给出一个测试,如果学生成功了,测试会不断增加难度,看看学生“到底能走多远”。但当学生被难住了,考官便会开始交流新话题。

“牛剑”的面试反映了英国大学普遍的多元招生标准。在A-level成绩优异的前提下,重视学生思考的能力、社交的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等等。希瑟·贝尔说,大学总是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新观点,牛津大学关注学生在面对新挑战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日本:“高薪养廉”杜绝招生舞弊

在日本,大学教育提倡“教授治校”,大学教授往往拥有很大的权力与自主性。自然,这种权力和自主性也会带到大学招生和研究生的招生中来。人们难免会有疑问:这种形式的招生,会不会出现“走后门”等有失公正的行为?在重视教育和科技的日本,教授和商界、政治界确实走得很近,但日本的大学招生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暗箱操作现象。在保证教授自主性的前提下,日本高校是如何保障招生公平性的呢?

两年收入东京盖小楼

根据日本政府的官方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大学教授每年的平均年收入都在1100万至1200万日元之间,2010年为1128万日元(合人民币约78万元)。这一数字仅次于民航客机飞行员,排在日本全国所有职业平均年收入的第二位。此外,日本的大学教授普遍身兼数职,还要著书出版,其实际年收入往往在2000万至3000万日元。换句话说,一个大学教授两年的收入,足以在东京市内购买一块土地,并建起一幢2层小楼。

站在预防贪腐的角度来说,这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高薪养廉”。大学教授本身就是日本高薪的职业之一,一般的手段自然无法贿赂得了他们。另一方面,所谓“高薪养廉”,除了薪水较高之外,还必须要有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管制度作为保障。日本政府每年都将本年度全国各职业的平均收入对社会公开,如此一来,高薪的大学教授就和政治家、大企业家一样,成为社会舆论和媒体监督的焦点。一旦发现疑似贪腐的行为,各大媒体就会闻风而动、—拥而上,争先进行大密度报道,令事件成为全国皆知的话题。所以,日本的大学教授在名利双收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因为日本社会对他们错误的容忍率接近于零。

2010年4月,日本大学(大学名称——本报注)的—份内部资料被公开到网络上,资料中包括该校十多年来教授谎报学历、抄袭论文、对女生性骚扰等事件的内部处理记录。虽是已经在内部严肃处理过的事件,而且事件的数量也算不上惊人,但资料中的内容还是令日本社会感到惊诧。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日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下滑,学校名誉受到极大损害。从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日本社会对大学的“纯洁性”采取高标准严要求,大学教授绝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将面临身败名裂的危险。

招差生等同手握炸弹

高薪职业自然令人趋之若鹜,但在日本当大学教授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日本全国有各类大学共711所,教授5万多人,平均每个大学只有70多名教授。而且,这一数据已经很久都没有发生过大幅度变化了。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1956年颁布的《大学设置基准法》中,日本就对大学教授的资质做了严格要求,比如“博士学位”、“五年以上本专业副教授经验”等。进入21世纪,绝大多数大学都采用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方针,在新任教授的评选方面更加严格。日本的大学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其立和公立大学的教授人数是固定的,如果没有开设新的专业,那么就只有当现任教授退休或辞职后,才能选举新任教授。而私立大学因为资金限制,教授的岗位往往更加奇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一旦有教授在招生等活动中出现以权谋私、“走后门”等行为,不仅是社会舆论,就连学校中的后辈教师们都会盯着,通过揭发罪行借机上位。

不仅如此,因为竞争激烈,所以学生的成绩也成为考察教授水平的—个重要手段。门下的学生是否成绩好,或者毕业后是否有好的出路,都会影响一名教授在学校管理者中的评价。这一评价可不仅仅是名声上的表彰,它直接关系到该教授来年课题经费金额的高低。如果一名教授通过“走后门”方式招进了—个能力较差的学生,那就相当于握住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冒这样的风险去换—个人情,这种事在日本社会是很难说得通的。

此外,日本的大学招生不仅重视笔试,还非常重视面试成绩。在面试时,往往由3位以上教授组成面试官小组,共同决定录取结果。这也为杜绝面试的徇私舞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条条大路通高校

在日本,就算想读大学,也不仅仅只有参加高考一条路可走。日本的高考制度要比中国更加多元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入试渠道更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公立和私立高校旗鼓相当。在日本,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考入大学呢?

首先自然是参加高考。日本的全国统一高考被称为“大学入学者选拔大学入试中心试验(“试验”意为考试一本报注)”,简称“中心试验”。考试科目类似于我们的“3+X”,在日语、数学、外语(可以选择包括汉语在内的5种外语)之外,还会根据文理科划分出不同的综合试卷。绝大多数公立大学,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等,都会参考“中心试验”的成绩来遴选学生。

但与此同时,大多数私立大学,如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采取的则是自主命题招生,考试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甚至一所大学内每一个学部(系)的考试要求都不相同。比如,大多数文学系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两门外语,庆应大学的部分学部会要求考生写小论文,而国际基督教大学则直接采用美国大学的试卷模式出题。最有趣的可以说是共立女子大学,这所女校居然会进行“情商测试”,并作为重要的选拔标准。

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很多学校出现生源匮乏的问题。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日本的18岁人口数从200余万人锐减至140万人,全国600多所大学中有将近30%不能招满学生。这种现实再加上多元化的入学途径,如今想在日本读个大学,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也从客观上使得招生暗箱操作的必要性变得更加微乎其微。

荷兰:大学录取“拼运气”

去年刚刚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律系就读的18岁荷兰姑娘弗兰西斯·范海德,总是觉得有些“郁闷”。虽然现在身处名校名专业,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但这不是我最喜欢的专业。我非常希望去读医学,而且我的成绩也够了,只不过是我抽签没有抽中……”

抽签决定专业的做法,在荷兰大学录取学生的工作中并不罕见,而是常态。把一名学生的未来前途交给这种方式,在荷兰早已经实行多年。虽然客观而言,这种方式有其不可取之处,但是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荷兰大学招生的最高原则:公平至上。

一半择优一半抽签

带着“大学招生如何能够做到公平”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几所荷兰大学。在校园里随便找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记者几乎总是首先得面对非常困惑的眼神,接下来才是几乎完全相同的答案:“当然是公平的!”“有权有势的老爹绝对不能给你买来一张大学入场券!”

究其原因,是因为荷兰大学特殊的招生体制。荷兰并没有专门的高考,通常情况下,高中毕业生只需要进行一场结业考试,类似于中国的高中“会考”,只要通过会考,拿到了名为VWO的毕业证书,你就获得了就读大学的保证。

接下来学生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查找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填写志愿,然后等待学校的通知。而学校方面基本上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录取”,只有在报名人数超过入学名额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招生”的作用。

举例而言,像弗兰西斯·范海德申报的医学专业比较热门,那么学校就需要制定一套抽签规则来进行筛选。通常情况下,学校可以根据名额总数自主选择50%的学生,剩下50%的名额,就交给那些尚未被录取的学生进行绝对公平的抽签来决定了。

而学校方面即便是在自主录取的50%的学生中,也完全没有暗箱操作的机会。学校需要提出一些特定的录取条件,然后依据这些条件“在阳光下”择优录取。如果学校不提出这样的录取条件,那么将被国家默认为所有名额均交由抽签决定。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荷兰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说,所谓抽签也绝非简单的抽签,而是有着一套复杂而完整的体系,可以确保会考成绩越高的考生,抽中的概率越高。但是,抽签的偶然性依然决定,分数相对高的学生可能抽不中,而分数相对低的学生也有可能被抽中。

淡化名校分散生源

“对于我们荷兰人而言,上大学就是一件平常的事。只要你过了会考,每个人都能上大学,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加斯帕·费尔贝克教授幽默地说,“这就好像每天早上你起床了,一开水龙头就有了水;晚上回到家,一开灯家里就亮了。”

放眼全球,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像荷兰这样,在高校录取的环节“拼爹拼权”行不通,“拼钱拼名”没有用,甚至“拼分”作用也不大,往往只能“拼运气”。这深层次的原因,是由荷兰的高校建设体制所决定的。

首先,荷兰高等学府每年可以接收的学生数量基本与同年的高中毕业生数最相当,这就保证了荷兰高中毕业生人人有大学可上。换言之,在荷兰基本不存在“僧多粥少”的局面。这或许与荷兰国家虽小,但是却相当富裕有关,同时也与这个国家重视教育的程度更加相关。

其次,荷兰大学的水平相差不大,这里没有“北大”、“清华”与一般大学的差别,又或者说每一所大学都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2011-201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榜上,荷兰全国总共13所大学中的12所大学进入全球前200名之列,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一点就保证了荷兰学生不会把志愿集中投向某一个学校,造成激烈的竞争。

此外,荷兰大学之间的专业设置很少有重复,减少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淡化了名校的神话,分散了生源。“在荷兰有13所大学,每所大学都有自己专攻的学术强项。而各个学校之间很少有重复的学科建设,这就使得荷兰的学术和教育资源比较平均地分配在了13所学校之间,”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范登博格说。

功利主义难以盛行

“在荷兰,腐败现象很少能出现,这或许是一种文化吧!比如说你是个大老板,但你也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周围的人都会对他说,‘嘿,你可不能这样做啊!’另外,媒体也发挥着监督的功能。”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系大三的学生马修·科夫斯对记者说,“所以,如果你想要用金钱、权力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大学的话,一定会被发现的,然后你的名誉就毁了。没人愿意有这种情况发生。”

现实社会不讲功利,也就避免了学生受到功利的诱惑,从本质上打击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所以人们对于大学的选择、专业的选择都能有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这样一来,基于人们各自所不同的兴趣爱好、天赋才华是不一样的,在学生的志愿与学校所提供的专业就读位置之间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也成为荷兰独特的高校录取体制能够施行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荷兰的高等职业教育也相当发达。由于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直接与就业市场接轨,因此毕业生有着很好的就业机会。他们走上社会之后的收入和各方面的待遇,都不比大学毕业生差。

正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说:“大学里干活的都是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的、当教授的;而管理大学的,都是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人。”这也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荷兰大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独特”的招生制度。

(文见《参考消息》2012年1月17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