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发展与定位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日期:2013-1-31 16:45:00 人气: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发展与定位
——博洛尼亚进程新趋势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杨治平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黄志成

[摘要]博洛尼亚进程(the Bologna Process)启动十余年以来,欧洲各国加强了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建设,新建或重组了一大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重新确定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与政府、高校及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关键词]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定位

中图分类号:G4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3)01-0080-04

近十余年以来,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欧洲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在赋予大学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加强了外部质量的监管。欧洲各国政府在博洛尼亚框架的引导下,纷纷制定或修改了本国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法律,并根据新的法律设立或重组了大批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这些机构在法律的框架下成立,并获得法律的授权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有着明确的定位和使命。丹麦是欧洲最早建立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1999年丹麦议会通过了《丹麦教育评估机构法令》(the Act on The Danish Evaluation Institute),根据该法令丹麦教育评估机构(the Danish Evaluation Institute,EVA)于同年成立。法国政府根据2006年第450号法律(Law)以及2007年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Freedoms and Responsibili ties of Universities),在2007年建立了法国研究及高等教育评估署(The Evaluation Agencybr 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AERES)。1999年以来,在博洛尼亚框架内的欧洲国家仅新建的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就不少于20所,完全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这种局面。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如此密集地建立一大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在欧洲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

(文见《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