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的危机、改革及启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吴 慰
如霍尔丹勋爵所言:“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正与法兰西民族推崇自由、平等、民主和追求卓越与权威的精神内核相契合。法国高等教育分为大学与“大学校”两轨。法国大学历史悠久,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精神传统,经历了数次衰微与复兴,是法国社会变革与进化的组成部分。譬如诞生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作为法国大学的代表,现在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法国大学是综合性质的院校,采取开放式招生政策。大学的科系设置全面而广泛,人才培养的层次涵括本科教育、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是其主要职能。
大学是承担法国大众教育任务的主要阵地,每年近90%的学生涌入大学,毕业后获得国家颁发认可的文凭。与此并行的“大学校”在诸多方面与大学截然不同。“大学校”秉持“小而精”的办学理念,以实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是精英教育的场所。“大学校”在招生环节实行两次筛选。第一次是从毕业会考中选拔佼佼者进入预备班,第二次是在预备班学习之后进行竞争激烈的严格考试,即“竞试”(Leconcours)。每年经过淘汰选拔进入“大学校”的学生数量稀少。由于其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大学校”毕业生受到就业市场的广泛好评。这种大学与“大学校”并存的双轨制为法国各个时代的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但在内部发展逻辑与外部持续变革的多重冲突下,这种双轨制也产生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
(文见《大学(学术版)》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