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政策新动向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今日教育 日期:2010-8-30 14:39:00 人气: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力 优先发展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重新定义或重新思考中国教育 1.教育的有用性:后普及阶段的社会需求,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变化方向。显性知识、学科性知识的要求固然重要,但是教育与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更被看重。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越来越在于谋生,而不在闲暇、兴趣、爱好。 2.教育的有限性:人的一生都将伴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有明确的定位。即使新信息技术拓展了学习的时间空间,营造出更加富有弹性的平台,个人的选择终归有限。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教育责任必有明确边界,要区分不同教育阶段的重点,投入或调动有限的资源。 3.教育的有效性:当前中国教育同时面临两大矛盾,资源总体供给不足,使用环节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无论地区发达程度和教育资源丰裕与否,都有大幅度改进利用教育资源效率的可能。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将是深化改革的重点。 以上三个特性,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外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点。 ................... (文见《今日教育》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