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十一教育纲要》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小学管理 日期:2014-3-31 14:24:00 人气: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北京市十一学校在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年级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取消行政班后,传统的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模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导师、咨询师、教育顾问等为主的分布式领导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但出现了“人人都是班主任”的全员育人的教育生态。学生有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陪伴,得到的教育也更加全面、到位。但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不一样,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偏差。如何让学校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围绕教育重点,形成共识,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特别制定了《北京市十一学校教育纲要》(以下简称《十一教育纲要》)。《十一教育纲要》分年级进行编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及心理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重点和教育实施方式,从初一到高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回路。 以初一为例,这一年段学生具有如下特点: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面临着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巨大转变,需要学会自主学习;由已往被动接受教师管理为主,向以自主管理,制度管理为主过渡;依然习惯于依赖老师,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往往成为影响其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开始结交能够倾诉和分享的好朋友,友情的现状往往成为左右其情绪的重要方面。 针对初一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教育目标:要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实现适度超前发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团队,逐步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适应“分布式领导+导师制”的管理模式。 我们确定了教育目标后,教育重点也随之明晰:学校要通过自主选课、走班上课以及小学段等教育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以情感引导、规则引导以及兴趣引导为主要途径,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一年级的学习;通过学科竞赛、分层选课等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在不同学习团队中的定位,以逐渐适应走班选课制度;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参与学生管理学院所提供的各种岗位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年级分布式管理和导师制结合的体制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倡学生自行组建或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创办年级期刊,全面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促其全面发展。 《十一教育纲要》是学校在新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下,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育人目标、愿景和教育重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灵活的教育策略,让学生通过学科教师、咨询师、教育顾问、导师的引导和陪伴,其他分布式领导项目组的监督管理,以及家长的配合,获得最好的成长,最终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 另外,《十一教育纲要》的制定,既实现了各年级教育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也同时促进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文见《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