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应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十大挑战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上海教育 日期:2010-9-8 14:00:00 人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傅禄建

世博会告诉我们,应对未来再也不能依赖经验和现实利益了,整个世界不约而同地从多样化的生活、生产方式中去预见、选择、把握未来。未来是需要创造的,设计和创造未来教育,从根本上就是改善和发展人类自身,这是适应与对待未来的根本态度及对策。

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曾经说过,忽视未来的人,将会冒丧失未来的危险。

中国教育未来的问题,始终是整个中国在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过程中的一个部分,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更有发展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困境。

人口的压力与教育普及的挑战

现在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4亿左右,50年后将可能达到15亿至16亿,人口增长的总量对于教育普及的压力十分大,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有效劳动力增速放慢甚至减退,老年人口倍增,教育普及任务的数量、质量与类别必须予以相应的调整,不仅仅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包括科普教育等都应该纳入到基本的普及范围之内。
教育资源短缺及结构性调整的挑战

目前国家教育资源总量空放与局部教育资源不足并存,内部的置换受到区域分割、学段之间不流通等制度性制约。另外,随着教育本身发展的阶段变化,传统学校迈入现代学校,部分教育资源面临升级的需要,物质与技术支持都还缺乏足够准备。

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正从依赖自然资源、投入劳动力等传统方式转向依靠人才优势、科技增长的进步方式。这一过程必须立足在人才集聚的智慧以及民族普遍性创造能力提升之上,然而现实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育内容与方法陈旧,高端精英人才数量不足,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劳动者的普遍素养不高,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我们看不清未来可能的变革,不关注系统设计,那么今天的成功或许会成为明天的失误。
教育、就业与社会稳定的挑战

当前,整个社会资源中组织资源、物质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的分配渠道窄化。高层次教育规模的快速急剧增长,以及教育培养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脱节,再加上文化资源的畸形升值,成为就业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新形势下,教育安全与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一样重要,都成为社会稳定大局的重点领域。
教育发展环境与自身发展动力的挑战

长期以来,教育发展一直处于计划时期模式,运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社会的转型对教育多样化需求以及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增加,但计划无法产生多元多样,自上而下无法形成真正的改革动力,教育在与社会的对话中地位逐渐边缘化,教育改苹单一线路导致的后劲缺失更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教育公平与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挑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教育非均衡表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学校差异和社区差异以及深层次的家庭文化、财富差异等,农民工子女教育、留守儿童教育以及择校热甚至英语学科都成为教育非均衡的显性化问题。同时,作为现代教育,多样化、个性化是时代进步赋予教育的责任,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育内涵。政府与教育机构如何正确把握推进教育公平及促进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尺度,是将其作为对立面,还是通过多样化、个性化来保证教育过程、质量的均等,这将是严峻的考验。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挑战

现代教育另一个特征是终身化。终身教育的起点在于人的出生,优生法则与胎教都将成为未来社会人生教育第一个重要台阶,儿童早期教育的场所会分散在家庭与托儿机构分别互补进行。在正规学校教育中,新的功能性文盲(教育产品质量不能适应社会变化所形成)的回潮会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职业变动中的知识与技术周期不断缩短而带来的成人职业培训、工作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闲暇教育、适应老人特点的教育等,都应该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形成、发展和完善。

信息时代引发教育革命的挑战

历史上教育曾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学校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和印刷技术的推广。由于现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人体科学迅速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人们正在迎来第四次教育革命。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个别化教育的条件,模拟情景、游戏学习、博客聚会、人工智能等都为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各种可能。信息时代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互相取长补短,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国际理解成为各国各地区培养新生代的必需。所有这一切,都对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内容、方式等提出新的挑战。

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中国教育人口庞大,农村地区面临着教师总量,尤其是合格教师、小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国家目前义务教育重心落在乡镇,高中教育重心放在县城,村落教师知识分子群体性的缺失,不仅影响到最起始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落后,更影响着基层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不断发生,教师需要汲取科学提供的新知识,并能发现新的实际的方法。教师还需要把经验转化为研究,从固定的学科走向围绕人的生命周期组织教学。教育改革急切地呼唤着教师质量的提升。

改革教育制度性弊端的挑战

教育发展面临的不仅是管理制度改革,还需要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消除一些制约性的制度弊端。一是普职分离的制度,这将极大地浪费资源使用效益,也不利于人才培养。二是丈理分科的制度,造成了民族的一代或几代人综合素质有所缺陷。三是招生的地域分配及指标切割制度,学生难于选择性地流动,导致资源或者空放或者不足。四是高考制度,制约了高素质人才培养,埋下了民族创新能力薄弱的危机隐患。这些制度弊端迫切需要解决。
教育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全球性、未来性、综合性的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走出就事论事的误区,寻找一些新的思路。这次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的交融、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面对未来以及与全球共存的思想及眼光。

世博会所展现的各国风采、描述的愿景各不一样,但聚焦的方向完全一致,都把自己过去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世博会告诉我们,应对未来再也不能依赖经验和现实利益了,整个世界不约而同地从多样化的生活、生产方式中去预见、选择、把握未来。未来是需要创造的,设计和创造未来教育,从根本上就是改善和发展人类自身,这是适应与对待未来的根本态度及对策。

世博会的每一个国家馆都是综合馆,所有的馆综合在一起,就是一种解决问题最好的思路——聚焦关键问题,运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综合性地去克服困难。在系统理论里,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大系统,以一些相互依赖的次级系统——区域来表现的,反映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之中。各区域发展系统由生态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等方面要素多层次地进行组合。在任何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最高层级,解决任何问题,都是人与各个要素协调统一的结果,因此教育将在系统中永远处于突出位置,教育一切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本身的综合控制、平衡力量,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综合是防止走极端的必要前提,更是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世博会给予我们的无穷启示。

(文见《上海教育》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