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信息化助力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9-13 8:52:00 人气:

信息化助力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 黄荣怀

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是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方向。同时,《纲要》对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也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信息化应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本刊特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蓝图。《纲要》的第十九章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论述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和建设内容。关于教与学方式转变和机制改革的内容在第十一章和十五章中也作了相应论述。

教育信息化经常被拷问其到底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有何作用。国际教育信息化历程及经验表明,教育信息化的贡献或历史使命是应该能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能否促进大面积的教育质量提升?这里的教育质量是指培养适应信息时代人才需求的教育质量,信息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符合行业特点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成为人才标准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2)能否使因为地域不同或极端地理环境而不能接受教育的人们能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就是要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技术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传送教育资源,以缓解其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教育教学的支持服务。

(3)能否使因为时间或工作暂时不能接受教育的人们有机会能接受教育?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以缓解学习者的工学矛盾和因空间距离而带来不便的问题,而用信息化手段支持的各种各样的培训更为普及。教育信息化能为全民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教育的时空关系(因信息的及时可达性而突破教育的时空限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因信息的高度对称性而打破教育的知识传播平衡)和教育组织形态(因信息的快速扩散性而打破学校教育的“唯一”性,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日趋加大)。《纲要》的颁布和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对促进当前教育的变革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尽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创新,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教育本身的创新常常滞后于社会的创新。面对当前发展机遇,伴随社会转型的教育变革过程会给教育的诸方面带来许多不适应,具体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将会面临如下十大挑战。

(1)技术恐惧与过度使用并存。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是教育信息化一种最基本和最直接的体现。而目前普遍存在着媒体使用不当的现象,比如一方面存在媒体的过度使用现象,另一方面存在信息技术焦虑症。由于在课堂上PPT的滥用,部分教师只会解读PPT上的内容,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照本宣科”,由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机灌”。同时,也有部分教师惧怕使用信息技术,担心投入精力太多,而实际原因是技能不足或惧怕改变。

(2)教学方法改革困境。过去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其见识和知识面通常比学生要广,深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从而也相对容易组织课堂教学。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信息越来越趋于对称,学生在很多方面比其教师知道得多,教师的这一优势逐渐失去。再加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也越来越短,从而给教学组织带来困难。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信息处理能力融于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效率,纯粹的计算机操作并不代表具有高的信息素养。现在的学生属于数字一代,计算机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操作,所以学会普通计算机操作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随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持续增加,各种诱惑越来越多,对一件事情的专注程度越来越低,深入思考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在持续减少,学习能力并没有增强反而有减弱的迹象,与信息时代要求的更强学习能力形成较大的反差。

(4)资源生产与共享的误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现实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资源开发低水平重复,资源孤岛现象普遍,一些机构数以千兆计的资源在网上被“打入冷宫”。这实际缘于数字教育资源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型,生产资源不能仅仅是“权威”专家和“权威”机构的专利,而更多地应产自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

(5)课程编排不当与“伪”学分制。学分制是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而目前高校实施的学分制实际是以学分计算的学年制,是一种“伪”学分制。事实上,高等教育的课程编排有两个维度作为参考,一种是依据知识依赖关系的课程前后顺序,另一种是按内容关联性聚合的课程群。而目前高校在学制恒定的情况下,主要尊重了前后顺序的规律,而对关联性课程应相对集中的要求考虑很少。这样对于学生休学再续学(由于学校条件所限也不允许其比例扩大)和在学期间的实践均带来一定困难。学生似乎在毕业前哪个知识模块也没学完整,同时由于关联课程的间隔长而在学新课程时会感到前面课程似乎也“忘”得差不多了。

(6)信息化队伍的尴尬地位。人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毋庸质疑,但教育信息化队伍所处的地位很尴尬。目前这支队伍的定位不明确,职称晋升面临困难,待遇与企业中相应岗位的人员存在较大差距,优秀人才队伍不稳定。在基础教育中,“电教”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现象,其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在高等教育领域,部分高校存在机构设置重叠,互相“扯皮”现象普遍,再加上人员规模不够,离能够有效支持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有较大距离。

(7)信息化领导力薄弱。尽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已逐步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所认识,因为教育信息化涉及到资源配置、跨部门的业务沟通和整合等,因此,目前要全面推动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整体教育变革,依然面临决策和管理层的巨大障碍。国际上流行的首席信息官或知识官,就是为应对在机构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而设置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8)体制障碍被当作“不作为”借口。由于过去的信息化建设处于“粗放型”阶段,各种先后建设的信息系统种类繁多,技术路线各异,众多信息系统各自沉为“孤岛”已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业务整合过程中,由于一些部门的业务本身就不清晰或不规范,随意性很大,部门间沟通困难,互相推诿,有以体制障碍当作该部门“不作为”借口的嫌疑,这一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9)农村县级支持服务能力不足。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非常关注“数字鸿沟”的弥合,非常关注西部和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因经济和社会条件所限,信息化人才匮乏成为其最大障碍之一,一般学校和乡镇一级很难建立和维持一支队伍来支持这一过程,在县级建立强有力的教育信息化队伍成为一种重要选择。但如何在县级层面整合现有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和电教馆等的力量,使其发挥综合优势、形成合力,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10)师范生培养创新的滞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贯彻“自主、探究、协作”的理念,当前的现状是“接受、应试、超载”,与理想有较大差距。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的教学方式亟须改革,然而“教学方式改革”需与“学习方式改革”相匹配。只有教师有“自主、探究、协作”的体验,才有可能在其教学中得以实践。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培养过程,理应率先创新和渗透这种理念,而现实仍然与其有较大差距,师范生培养过程滞后于这种创新的需求。另外,信息技术环境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教学的多样化的重要“物质”支撑,因此eLearning是教师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以上十大挑战是笔者阅读《纲要》并结合十余年相关工作经历和研究得出一点的感受,只是一孔之见。希望此文能引起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重视,也希望引起本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改善研究方法,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