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人才强国目标解读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日期:2010-11-8 9:11:00 人气:

人才强国目标解读

2010年5月25—26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全国要统—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分别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与之相衔接。从可能性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人才强国目标开展了深入研究论证,依据综合计算结果,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合组织国家和“金砖四国”)34国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才综合实力位居第三至四位,能够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具体地说,这一总体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 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宣传思想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批人才高地。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

我们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 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总体部署:一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三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是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六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坚持自主培养工发与引进海外人才并举,积极利用国(境)外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人才。七是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八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文见《中国社会工作》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