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期待新突破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旬刊 日期:2010-11-10 9:04:00 人气:
江苏教育工作者 阙明坤当前,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拉开帷幕。教育是强国之基,强国必先强教,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既体现了最高层面的国家意志,又凝聚了亿万大众对教育的殷切期盼。 眼下,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的今天、明天》这本书当中,对于世界范围的改革做了评价:“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已不再是可取的。” 可见,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重构对于每次改革都具有重要性。教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念、教育思维方式、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和教育精神等等,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人是文化塑造的,文化本身即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育的背景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民族思维定势,会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深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人才价值导向上出现明显偏执。因为文化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稳定性,如果教育文化不改变,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成效将大打折扣,教育的底色也难以改变。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何东昌在致胡锦涛总书记的信中指出,“应试教育的弊端虽然表现在学校,根子却在社会,解决起来估计难度也会很大。从人的成才观念上讲,它将触动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教育传统的转变……”要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变革,除了按照规划纲要进行 -系统全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还必须关注教育的文化精神,重构教育的文化模式,重建教育的价值取向,重塑教育的理想信念。 一是要改变“政教合一”的政治核心论。 毋庸置疑,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官本位”文化已成为中国社会价值的一大烙印,社会各个层面、领域都深受影响,教育也不例外,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教育难免被“政治化”。因此,要进行教育文化的启蒙,首先就必须让教育回归本位,准确把握教育的性质与使命。“政教合一”虽然有利于维护大局,但其弊端是极大的影响教育的独立性,失去教育的本真。教育的尊严在于其文化上的独立性、超越性,在于其文化上的崇高与神圣。在“官本位”盛行的时代,教育更应该坚持自身风范与骨气,进而引领社会风气。 二是要摈弃教育的功利化趋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教育的功利化对于发挥教育的实用价值,服务社会需要,促进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是容易造成“教育短视”,偏离教育的宗旨。当前,所有追求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正面临这样的困惑:当教育普及、社会发展、科技发达、生活富裕后,为什么幸福感没有增加,反倒问题越来越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关注科技、关注专业、关注技术、关注创新,却看不到人,在一个高度物化的世界,生命的尊严、意义、价值、幸福被忽视了。同样,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教育功利化后的困惑和矛盾,譬如,学生培养重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忽略了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要破解这一难题,就需回到教育的原点,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抵制所谓“市场原则”对教育的侵蚀。 三是要纠正“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论,形成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观影响着教育观,传统文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成为万众瞩目的“人上人”,这种传统文化心态扭曲了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应试教育”的驱动力。时下社会流行的“状元情结”、公务员热、职业教育遭歧视、追求高学历等等,都是社会人才观扭曲的表现。今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这正是理性人才观的复归。全社会应该树立起多元化、终身学习、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学校应改变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学历至上的制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当全社会都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心态时,教育能在多元文化交锋面前保持定力和责任,那就是教育改革成功之时,我们将拭目以待。 (文见《教育旬刊》2010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