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领导高度重视 重庆教育优先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0-11-23 8:50:00 人气: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筹备中的两江教育研究院最近联手在重庆召开研讨会,主题旗帜鲜明: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庆模式。近几年,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后来居上,在教育领域独树一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称赞,新华社在报道中誉之为“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

今年4月下旬,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全国294个城市中,重庆综合排名列第42位,但教育环境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在中国社科院的这份报告发布大约两个月后,《重庆日报》发布消息:“通过努力,重庆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4.1%。”据了解,重庆近3年在教育上的硬性投入达到770多亿元,其中400亿元由义务教育分享,200多亿元投在了高等教育,170亿元用于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袁连生多年来致力于教育财政的研究,他认为重庆的经验值得全国其他地方学习。“地方政府的领导如果真要将教育作为重要的事来做,那重庆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同样能做到。”他说。

记者从这次小规模的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表明,最近五六年来,重庆能在偿还“普九”债务、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解决代课老师问题、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首要的保障还是在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与会的学者认为,其他地方政府向重庆学习,首先就要学习该市主要领导对待教育的态度。

据媒体报道,2007年,薄熙来到重庆工作之前,曾专门致信教育部领导,表示要做一名“教育书记”。2009年,在重庆市一次教育专题会议上,薄熙来要求各区县一把手都要当好“教育书记”、“教育区县长”。在这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眼里,重庆要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拉动力量。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则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指明了良性竞争的方向,他说:“教育代表了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未来,教育代表了一代人的成长。城市和城市的竞争、区域和区域的竞争,粗放的判断是基础设施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是从10年、20年来看,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今年2月25日,重庆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按照惯例,由市政府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刚从常务副市长升任市长的黄奇帆主动提出要参加会议,这让一些与会代表感到惊喜。黄市长虽然不再具体分管教育工作,但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重庆教育改革发展当好‘后勤部长’”。他说:“过去我分管教育,为教育发展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今后,我也要努力做一名‘教育市长’。”

7月14日,黄奇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他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投入,“我们将坚持把加大经费投入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关键性措施”。

黄奇帆在发言中介绍了重庆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1%的做法,一是继续保证市级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0%,在最近三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4%的基础上,继续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二是继续坚持从“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和决算”、“地方决算和中央决算”三个方面同比例加大教育投入。三是坚持“义务教育学校不负债,高中阶段学校负债率不超过20%,高校负债率不超过30%”的原则,积极化解教育债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十分赞赏重庆市在资源分配上向教育倾斜的做法,他说:“一个地方官员,他对教育的重视能够那么具体地体现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很难得。”

(文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4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