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教育不公对农民工职业分割的影响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东方展望 日期:2010-12-14 11:06:00 人气: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

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但是,农民工在城市遭遇到的种种的歧视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最不和谐的一个现象之一,也是当前的一个很热的话题。

从有关数据上看农民工跟城镇职工的就业数量和工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比例是逐渐缩小,这说明农民工进城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水平相比,却呈现一个差距不断扩大的倾向。在就业数量比方面,2001年就业比是1.85,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缩小到了1.14。在2001年的时候工资比是1.4,但是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扩大到了2.05。

农民工为什么和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其中有多大的影响?这也是笔者想从教育这个视角谈谈教育资源不均衡对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以及收入的影响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低于城镇职工

关于农民工文化程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将2006年和2009年做一个比较。数据显示,农民工文盲率大概是从2%左右下降到1.1%,小学是从16.4%下降到10.6%,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略有下降,从65.5%下降到64.8%,高中和大学都有上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跟几年前相比,跟他们父辈相比都有提高。

与全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变动速率相比较,可以看到,农民工的文盲率下降幅度要大于全国的下降幅度,而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是上升最快的,增长了110%,翻一番多,而全国平均变动比例是8.1%。

接下来我们谈谈教育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影响,主要解释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跟城镇职工的差异。
从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1.41,其中男性是11.47,女性是11.35,大概都是11年的样子。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86,其中男性是8.28,女性是7.44。而且,几乎在所有的职业种类方面,农民工的受教育年限都要明显低于城镇职工。也就是说,几乎在所有的职业种类里面,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

教育收益率反映了投资教育得到的一种收益。从研究结果看,城镇居民整体的教育收益率大概是8.9%左右。城镇居民里面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是8.3%,女性是9.58%。而农民工的整体教育收益率是5.25%,明显低于城镇的8.9%。在农民工里面男性和女性也不一样,农民工的男性教育收益率是5.6%,女性只有4.84%,这个正好和城镇相反。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女性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是所有群体当中最低的。这也同时印证了一个问题,即在城市里面农民工受到了歧视,而女性农民工受到的歧视最严重。所以,人力资本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最低的,其原因就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就业市场歧视所导致的。

为什么农民不愿意对教育过多投入

教育不均是导致农民工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流动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为什么遭受到就业歧视呢?就是因为他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遭受到了歧视。什么歧视呢?主要是教育歧视。就是他们在农村教育已经受到歧视了,所以他进城以后就表现为人力资本的扭曲,表现为工资方面的歧视,尤其表现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城乡差异性。

现在在农村出现了一股“教育无用论”,“上学无用论”的论调。一些人认为,上了学也没有什么用,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农民把孩子辛辛苦苦变成大学生,但是大学生最后毕业的时候,毕业即失业。所以,这个隋况导致一些农民工对教育需求心理的变化,不愿意对孩子教育更多投入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关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可以看到现在农民工当中文盲大概占1.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群体中,初中及以下的人占了70%多。

为什么农民初中生那么多?不愿意对教育投入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什么原因呢?这和高考制度有一定关系,比如农民工子女到城市里面来,只能上到初中,上高中也可以,但是你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即原籍去高考。比如是四川来的、河南来的孩子,在北京上的学,却不能在北京这里高考,必须再回到四川或者河南去考试。因为学的内容和教授的方式、考试方法都不一样,回去高考是很艰难的事情,只好放弃。所以,这是—个制度上的问题。

现在北京市关于义务教育改革放开了很多口子,包括电脑派位,允许对农民工电脑派位,推优也可以针对农民工子女推优,但就是在高考这个问题上谁也不敢放开口子,全国没有一个地方放开口子。从有关报道中笔者还发现,即便是推优和电脑派位这样的事情还引起了本地人的强烈反响。北京市很多家长,北京市很多居民,就是有北京市户口的居民对此提出强烈抗议,所以,教育改革有的时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老百姓一旦形成一个利益集团的话,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反对力量,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非常高

不但如此,教育还对农民工流动有比较大的影响。根据笔者对职业流动率(即跳槽率)和教育关系的研究发现,从整体的流动率看,城镇职工的职业流动率是15.71%,而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非常高,达到89.46%。

如果我们要分性别来看,这个指标差距更大,男性职业流动率在城市里面是14.04%,而男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超过100%,换句话说,平均而言,一个男性农民工几乎每年都要换一次工作。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比例,我们经常讲农民工“钟摆式”的就业,跟“候鸟”似的频繁的职业流动,指的就是这种状态。

而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对职业流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来讲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不太愿意跳槽,比如很少有看见博士,硕士一年换一次工作。除非常个别的情况。往往是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更有意愿跳槽。
有意思的是,对于城镇职工而言,这个规律是存在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流动性越低。但对于农民工而言却并非如此。根据我们的调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反而更愿意跳槽。其实这也符合我们的一些观察。在农村里面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离开农村出去打工就越早,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更愿意跳槽。

政策建议

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有关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加强农民工教育,重点要放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消除“前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农民的教育重点应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让他们顺顺利利地初中毕业,不要拔苗助长。笔者正在进行的一个调查发现,我国创业最多的人正好是那些初中以下的人,而非大学毕业生,所以初中教育水平对于农民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总是讲大学,其实对于农民工来讲怎么样从初中到高中,中等专业、职业技术教育非常重要。

第二,在当前的教育培训体制下,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比培训重要得多,教育收益要比培训收益更高。已有不少研究发现农民工对培训并不积极,—是没有热情,二是有些农民工认为培训不但不给自己带来收益,而且耽误工夫。笔者在深圳调查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深圳那边金融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倒贴让农民工培训,农民工也不领情,不愿意去。对于培训,农民工为什么不领情?可能跟我们的培训体制有关系,人保部花了多少钱,但是真正达到多大效益?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三,破除户籍藩篱,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与城镇子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文见《东方展望》201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