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关于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的思考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红旗文稿 日期:2010-12-14 11:12:00 人气: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 马建斌

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发展经济是改革的中心工作,因此,从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一新的视角,来认识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提高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国内消费需求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消费是经济运行链条中的起点和终点。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自身能形成投资、生产、消费良性循环,那么我国的经济潜力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组织难以相比的。

近年来,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促进国内消费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取得这一重大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我国将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强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于我国实施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等战略。

2.教育支出是制约居民消费信心、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是促进居民消费的前提。当前,影响我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消费信心不足。影响居民消费信心的主要因素有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其中居民对眼前居高不下的教育支出的担忧是一个主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曾做过一项有关城乡居民储蓄目的的调查,其中“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排在“养老”、“住房”和“医疗”之前。2010年5月15日,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子女教育费用、收入较低、家人生病是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其中,子女教育费用负担居于首位,有46.6%的受访者认为“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是最大的困难。可以说,教育支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制约居民消费信心的主要因素。

一是教育支出是一项刚性支出,带有明显的排他性。我国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望子成龙更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在当前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岗位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较大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更是将改变孩子命运的希望寄托于多受教育、受好教育、上好大学。所以,在普通老百姓的观念中,“再苦不能苦孩子”,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上好学。

二是教育支出对其他消费的挤出效应具有长期性。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全国城乡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普遍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和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对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学费等。这些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惠民政策,大大缓解了中小学阶段学生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由物价上涨导致的学生生活费、交通费及日常生活用品费用上涨,不断攀升的课外班费用,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较高的教育费用,使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负担和消费预期压力仍然较重。多数家长不得不提前在孩子需要支出教育费用前10到20年进行教育储蓄。人们为了子女将来上学,把手头的资金进行长期储蓄,这必然会影响社会总消费的增长。

三是教育支出压力对其他消费的挤出效应具有明显的扩散性和连带性。目前教育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过高,好学校较高的择校费及近年来急速升温的校外补课成本等所造成的支出压力,不仅使在学的学生家长不敢扩大其他消费,而且使那些孩子将要上学的、甚至孩子刚刚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家长,也开始为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而储蓄。在一个单位和集体里,如果一个孩子的家长传递出孩子教育支出压力太大的信息,那么其他有孩子的同事就会为自己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担心。对于一个普通收入家庭来说,孩子学习费用的负担,往往不仅影响其父母的其他消费意愿,而且也会影响到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其他消费意愿。

居民教育支出与居民其他消费意愿的关系说明,大幅度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减轻居民的教育支出负担,是增加居民即期和预期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水平需要提高

从国际来看,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相对偏低。当前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多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年平均为4.5%左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在5%以上,而我国始终徘徊在3%左右。另据世界银行对58个发达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统计,

006年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平均比例为4.98%,最高的国家为9.40%,最低的国家为 2.5%,我国为3%,仅居秘鲁、菲律宾、亚美尼亚、乌拉圭、危地马拉和保加利亚之前,排倒数第7名。尽管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就已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这一目标始终没有达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对教育财政投入的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教育投入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性认识,对教育投入是一项战略性投资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教育投入是单纯的消费。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受传统教育经济理论的影响,只看到教育财政投入效益的间接性、迟效性和长效性,而看不到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直接性和即效性,因而,热衷于把钱投入到一些“短平快”项目和一些效益不高甚至没有效益的“面子工程”上。

三是受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阶段性经济和教育政策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收费的认识还停留在当时的水平上,认为教育收费可拉动消费,但是没有看到教育收费拉动的只是小消费而制约了大消费,没有认识到增加教育投入会更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教育财政投入会导致财政收入更大幅度地减少。

三、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教育财政投入

1.增强各级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主动性

多年来,教育经济学对于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程度与教育财政投入水平方面的研究与国际比较,如教育财政投入在GDP中应占的比例等;二是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即促进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有关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在消费经济学研究方面,主要是将教育收费作为一项重要消费措施来研究,基本上没有研究居民教育支出与居民其他消费的关系,特别是没有深入研究居民教育支出对居民其他消费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拓展教育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从研究教育财政投入与个人消费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手,研究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用科学的研究成果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认识到,增加教育财政投入,不仅会通过再生产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促进和保障作用,而且会通过减少人们的教育支出负担从而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提升消费能力,促进居民消费,进而直接促进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健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有关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有关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是,一些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并不到位,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对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来讲,钱的多少是相对的,能否保证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投入,思想引导和规范约束缺一不可。为此,各级人大应切实发挥监督和保障责任,严格执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执行情况报告和问责制度,改变预算不审核、决算执行不力无问责的现状;加强对预算外财政收入支出的监督,确保按规定比例投入教育;加大问责的力度,实行教育财政投入违法、违规行为“一票否决”。

3.建立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减轻居民的教育支出压力

发展包括非义务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是政府的责任,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方面。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政府财力制约实行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只能作为一项权宜之计。但在国民经济、政府财力具备一定基础后就必须强调“以政府为主”,不能使“成本分担”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不落实投入责任的借口。要尽快建立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从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入手,加快推进非义务教育免学费步伐,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切实把老百姓从子女学费压力下解放出来,提升其消费信心和能力。

4.通过政策引导公益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限制商业资金举办教育,改变民办教育质价严重不符的现状,减少居民不必要的教育支出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由于我国目前民办教育的举办资金基本源于银行贷款、个人筹资等商业性资金,其资金性质决定了民办教育实际上不可能办成“公益性事业”,也不会“不以营利为目的”。这进一步加重了老百姓子女的学费负担,制约了群众的其他消费。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税收调节等政策,引导企业、个人无偿捐赠教育事业和举办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性”民办教育。

5.规范和控制社会上日益猖獗的高收费补课之风,把居民从子女教育高成本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提高人们的消费信心

当前,社会上课外高收费补课现象日益严重。据初步了解,北京等城市有的课外补课一次收费几百元甚至更多,一些家长每年用于孩子的补课费用达到几万元。这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如果任凭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有关部门应抓紧进行调查研究,严格规范和控制社会培训机构补课现象,严格控制其学费标准,绝不能使之成为牟取暴利、加重群众,教育负担、打击群众消费信心的一个漏洞,同时,客观对待和引导学校补课问题,适当允许学校补课,从根本上动摇高收费补课现象产生的基础。

(文见《红旗文稿》201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