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走向“全覆盖”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1-3-16 14:48:00 人气: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报告还明确提出,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对话人: 盛连喜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李海燕代表(河南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汤素兰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郑永扣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蔡 勉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陈鼎常代表(湖北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冈中学校长) 鲁善坤代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 这是来自政府工作报告的一组数据: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报告还明确提出,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这意味着,国家助学体系在“十一五”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基础上,将继续向前向后延伸,最终实现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所有教育阶段“全覆盖”。这一点,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填补最后两项“空白”就在两会召开前几天,教育部透露:今年将研究制定针对接受学前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代表委员们认为,现有国家资助体系,由此将填补最后的两项“空白”。 盛连喜:完善教育助学制度,国家一直快马加鞭。仅2010年,国家就出台了4项新资助政策:一是建立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三是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四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 李海燕:有一段时间,一部分学生因贫困不能上大学引起全社会关注。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国家资助体系从制度上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采取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圆了无数学子的大学梦。 汤素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助学制度已开始向研究生阶段和学前阶段延伸。国家已将开展研究生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资助纳入工作重点。相信在“十二五”期间,这一助学体系将真正覆盖所有的求学阶段。 传递“被尊重的温暖”河南郑州大学有这样一项“温暖行动”:如果有学生每天至少在校食堂吃2顿饭,每周至少6天在学校就餐,但月伙食费却低于学校平均值250元,学校将直接将150元补助“悄悄”打到学生饭卡里。代表委员们认为,助学,除了缓解贫困学生最基本的生活困境,还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 郑永扣:助学金和补助金的使用和发放越来越注重科学化和人性化。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怕被人瞧不起,不愿被人知道自己受救助;有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帮助,自己硬撑着。学校在给这些贫困生经济补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 蔡勉:一个和谐社会,要让受资助的人有尊严,不宜大张旗鼓地要求他们感恩,不要让他们背负太多压力。建议尽量避免一些伤害,比如让他们发表感言、当众领取等,让资助更人性化。 陈鼎常:在资助实践中,我们要更多考虑贫困学生的感受,应使他们心态更加阳光,人格和品行发展良好。要让受资助的学生树立“受助者助人”的观念,传递爱心,让他们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制度设计更重细节如何把助学资金用在“刀刃”上?代表委员们认为,在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制度的细节设计,使国家助学体系更加公正、公平、公开。 蔡勉: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资助体系应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向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倾斜。要更多关注资助体系的普惠性,让应得到资助的人都得到资助。 陈鼎常:为使助学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相关档案数据库,认真做好学生的申请、初审、公示、复审、审批等各环节工作,并对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鲁善坤:目前贫困生救助主体多头,标准各异,造成社会救助资源分散,重复救助、对象不准等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建立“政府领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以县统筹、社会参与”的救助管理体系,搭建基金、舆论、慈善、网上、结对救助等专项救助平台,有效整合各类救助资源。 (文见《人民日报》2011年3月10日第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