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提升上海教卫系统的文化影响力、创新力、服务力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2-1-9 10:10:00 人气:

11月21日下午,上海市教卫系统创新中心组学习方式,市教卫党委、复旦大学党委、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中心组共同召开联组学习会,围绕“学习九届上海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推进市教育卫生系统文化发展繁荣”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来自市教卫党委、复旦大学党委、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中心组的同志先后发言,大家认为,教卫系统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创新力和服务力,提升文化质量和创新能力,凝聚教育卫生系统全体员工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努力把教卫系统建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高原、高峰和示范。

上海教卫系统要努力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高原、高峰和示范

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 李宣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结合中央要求和上海实际,做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全会精神,推进教卫系统的文化建设,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培养上海教卫系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体现的是对文化发展价值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行业创新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上海教育和卫生系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事业责任和使命的深刻认识。教育卫生事业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事业,是传承和创新知识的事业,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事业。教育卫生系统应该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文化高原、高峰和示范。所谓文化高原,就是教卫系统的文化建设应该始终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高于社会一般文化的品味、追求。所谓文化高峰,就是要发挥人才和知识的优势,在文化建设中领先一步,打造文化品牌,攀登时代的文化发展制高点。所谓文化示范,就是要走出文化的“象牙塔”,在推进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主动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用文化的力量来推进教育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上海教育卫生事业为上海的文化建设发挥了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但同时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在推进教卫系统科学发展中要学会“两手抓、两手硬”,即一手抓建设、抓发展,一手抓思想、抓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强基固本、凝神聚气,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在教卫系统要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医院以文化自觉办校办院,凝炼体现办学、办院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医院,建设让人民满意、体现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的上海教育卫生事业。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并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市委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系统必须把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思潮。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创新思路、主动出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在教学和科研中,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更要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为重点,提高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增强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要全面落实上海中长期教育规划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学生思想,构建大中小学分层递进,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生活相互衔接的德育工作新体系。

提升教卫系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辐射能力

把教卫系统打造成为全社会的文明示范窗口。要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倡导无私奉献、敬业爱生、治病救人的高尚品格,倡导严谨求真、鼓励创新、尊重多样、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抵制功利浮躁、拜金享乐、低俗媚俗现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和医院文化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青少年和教师、医务工作者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提升教卫系统的文化质量和创新能力。要继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教材改革,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坚持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大力度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智库、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开展重点科研攻关,培养教学科研骨干。要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高校和职业学校主动对接上海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文化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推进文化艺术创新创作。要推进开放大学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多样的学习服务,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海外孔子学院的影响力,积极传播中医文化,发展留学生教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

总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海教育卫生系统使命光荣,也可以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凝聚教育卫生系统全体员工和学生的精神,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把教卫事业建设成为全社会的文化高原、高峰和示范窗口。

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服务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 薛明扬

今天,结合学习九届上海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围绕高校如何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我谈几点思考和体会,和大家交流。

首先,高校要形成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文化氛围。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当前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高校自身就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这一文化综合体的内涵和氛围如何,直接影响身处其中的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对每一所高校而言,其自身的文化氛围、文化内涵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念、看待世界和社会的方式以及行为习惯。

因此,高校必须从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提升文化自觉,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营造健康、积极、高尚的文化氛围,成为优秀文化荟萃的殿堂,熏陶和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明耻知礼、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止于至善,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创造适宜环境。

其次,高校要成为优秀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镇。高校人才、学科集聚的独特优势,决定了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放眼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自大学诞生以来,大学一直就是维系人类文化薪火相传的最为重要的机构。

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说,“如果我们用一种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历史,我们会发现,大学的成就始终是引人注目的,也几乎是始终如一的,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苏格兰、英格兰以及美国的文化发展史证明了大学的作用”。

身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方面要广泛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优秀文明成果,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置身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素有海纳百川气派的上海,上海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应当有这样的气度和能力,使自己成为优秀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阵地。

再次,高校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推动先进思想文化创新,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扎实深入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外来文化的精华进行挖掘,阐述新知,并努力使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中国先进思想文化的内涵。

二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学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强化高校“资政”能力建设。发展高校“智库”,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使高校内部的思想文化创新成果转化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强大现实力量。

三是通过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社会树立制度创新的典范。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任务,上海高校要抓住机遇,完善治理结构,有序推进民主治校,努力为全社会的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第四,高校要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中心。上海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上海高等教育风采,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今后,我们将着重在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推动上海高校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中心。一是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创办全新体制机制的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二是继续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三是继续推动上海高校师生赴海外交流。四是继续支持上海高校举办海外孔子学院。五是鼓励有实力的高校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理解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上海高校还应当在培养输送优秀文化人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文化艺术作品以及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高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和引领者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袁雯

文化是大学的力量所在,没有独特、深厚、强大的大学文化,就没有大学的个性。因为硬件可以花钱买到,人才可以引进,只有文化不可复制。大学的文化,表现为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管理风格以及大学中大多数人的行为规范,并由大量人传播开去,成为大学文化特性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的四大职能中,尤其不能缺少的是文化和价值观的支撑功能。今天的大学,要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共同发展,大学仍然是我们社会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神圣的殿堂。

当前,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支持国家发展。大学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努力培育学术精品和传世力作;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基础研究能力雄厚的优势,重点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推出对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普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众人文素质。

大学应加强国际交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产生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比较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外学者对中国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树立精品意识,认真用好“学术精品、国际性论坛、著名学者”这三张名片,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大学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推进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培养文化服务创新人才。创意产业需要的是思想,而出思想正是大学的擅长。创意产业需要具备灵性和探索精神的人才,这是大学正在努力的方向。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有合适的土壤,而大学就拥有这种土壤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高校主动对接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意识,主动服务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研究约束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推进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和文化中介服务等平台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国家和区域社会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的策源地,争取再高校中涌现一批高水平的文化服务领军人物和创新人物,打造特色、优势鲜明、具有“品牌”效应的示范性文化服务团队。

推进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 徐卫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谐在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着社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因此,构建和谐医院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医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只有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医院。

1、推进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的结果。总结医院和谐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医院文化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强大精神支柱。

近年来,新华医院审时度势,把医院发展战略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医院文化是内涵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和载体。公立医院的文化对于构建和谐医院具有提振、支撑和引领作用,如果医院文化不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不能激发起员工爱岗敬业的激情,那就无法担负构建和谐医院的使命。在医疗技术同质化时代,医院之间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文化上的竞争,医院文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强调从文化视角思考和分析医院的运行和管理。

我们在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做好战略规划,把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创建一流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把医院文化融入到医院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要求全院医护员工人人参与投入,一起承担文化建设责任,共同分享文化建设成果。

2、构建和谐医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和谐医院建设是以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办院方向为宗旨;以一切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准则;以职业道德规范化、医疗服务人性化、就医环境舒适化、医院管理精细化为内容;以医患和谐、员工和谐、稳定有序、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和谐医院。

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面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构建和谐医院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然选择。

3、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发展与改革的价值取向医院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和谐医患关系是公立医院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我们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医患关系的和谐、内部员工的和谐和领导班子的和谐等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了环环相扣的“和谐链”。因此,处理好“和谐链”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尤为重要。

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医院的前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虽然有经济社会转型、社会保障制度和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医院和医务人员是主导方面,医院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把患者和社会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医务人员应具备敬畏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医疗道德情操,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崇尚无私奉献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充满温馨仁爱的医疗服务。

和谐的内部关系是和谐医院的基础。我们要以为人为本,用事业挽留人、用情感关心人,用文化熏陶人,用精神激励人,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抓好思想教育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通过各种形式的院务公开,保障医务员工对医院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医院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和谐医院的根本保证。和谐医院的领导班子是院长负责、党委保证,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满活力、有序运行的领导班子。医院领导班子的和谐,会带动骨干队伍与员工内部的和谐,从而夯实医患关系的和谐基础,并由此成为医院内部“和谐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在协调干群关系时,应以员工利益为重,当处理医患关系时,应以病人利益为先。这就是公立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核心价值取向。

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书记 孙锟

新华医院作为上海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大型公立医院之一,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医院文化反映着新华人所拥有的共系的价值观念、理念和行为规范,构成了医院的底蕴和灵魂。

近年来,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我们积极应对并解决医患关系、医院自身生存、发展与服务社会等矛盾冲突,坚持不懈地在医院理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内容、形式和发展上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促进医院和谐健康地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也面临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形成员工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尤为重要。为此,院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方法,不断倡导、并向职工灌输新的先进文化管理思想和理念,将医院价值观渗透于日常工作中;努力思考并带领员工将医院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这一更高境界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实现医院文化与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

我们充分意识到,物质文化是医院实力的载体与体现,竭尽全力为员工和病人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目前,院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多次获得绿化先进单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氛围。为进一步改善病人的服务环境,我们打造全市最大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咨询、预约、查询等服务,实现了“源于患者信任,终于患者满意”的创新服务理念。

关注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的建设,我们出台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科室目标责任制、医德医风档案、各级各类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奖惩条例等近百条,有效规范诊疗程序和行为,遏制、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

构建和谐医院,从理念文化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我们都有所创新,并将成果落实到行为文化之中,基于文化来自于群众,根植于群众的理念,打造“年度先进评选、新华电视台、新华大讲堂、新华春晚”四大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效支撑了医院行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2008年开始,医院着力打造“激情新华,感动你我”年度先进评选,医患共同参与,具有强大的亲和力,“讲身边事,学身边人”,成为贯穿全年的一项关注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群众最为信服并着力追求的奖项评选活动,在构建和谐医院建设中起到了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

医院文化建设有其自身规律性,并需要新华人一代又一代长期努力。我们要致力于长期发展目标,把医院置身于全国医疗事业改革和服务上海这一背景中定位设计我院的医院文化;我们要坚持至上而下,上下互动,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医院文化有良好的社会土壤和生长环境;我们要牢记衡量医院文化的优与劣、得与失最终取决于患者的满意与否、群众的满意与否。

大学应自觉承担文化引领的责任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政党的精神旗帜。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力量,来源于大学的文化;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大学不仅是知识高地,更是道德高地、文化高地。大学的文化,天生就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大学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在当代中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应该成为大学的一种政治自觉。

大学引领文化,基础在于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大学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内化进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我们要教育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坚守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我们要坚持推进通识教育,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我们的通识教育,应该同时传递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悟到文化的时代特征,关注一个时代的重大问题。

大学引领文化,动力在于创造。创造性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之源,也是文化引领的本质要求。大学必须进行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创造。

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在这样的变革中,产生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重大文化问题。我们应该也必须发挥自己的学术学科优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同时,应坚持基础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和新兴交叉学科并重,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学术成果转化。

大学引领文化,要立足于服务。现代大学正是在不断扩大的服务中,逐渐增强自己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挑战。大学拥有综合的学科和人才优势,理应在解决重大文化问题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开展文化现象、文化规律、文化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上海的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大学引领文化,要着眼于开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绝不是让中国大学成为欧美大学的翻版。她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特质,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全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大学既要有坚守文化自信的底气,也要有包容的胸怀。

大学和教育都必须立足当今,思考未来。我们培养的人才应着眼于10-20年以后世界和中国的变化。他们应能游刃有余地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各个角落,积极参与未来和谐世界的构建,并为全人类的科技、文化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引领文化,关键在于自觉践行。大学是道德的高地、社会的良心。在一个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中,大学只有通过践行,才能抵御浮躁氛围和功利思想的侵蚀;只有通过大学的践行,才能影响社会的践行,努力形成全社会公正、包容、责任和诚信的主流价值取向。

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调研、实践和社会志愿服务,在践行过程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我们希望在校师生坚持理想主义情怀,但也知道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用理想主义激发践行的热情,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 深化大学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建中

多年来,复旦大学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创建上海市及全国文明单位的根本途径,举全校之力,构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大格局,取得明显实效。

第一,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驱动力。学校发挥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人文社科重点学科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一是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新模式。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等主题,在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建设精品课程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三是建强教师队伍,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我校给予思政教师队伍政策倾斜,切实提升这支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

第二,构筑共识的文化基础,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承力。2006年,复旦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成立,文化建设办公室与文明创建办公室合署办公。近几年,学校不断发掘校园文化的资源,把继承和弘扬复旦精神贯穿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过程中。首先,百年校庆期间,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大讨论,最终将“复旦精神”归纳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其次,推出一批反映大学精神的文化产品。出版了一批老校长和复旦名师传记及口述史料,建设了重庆抗战时期复旦旧址纪念馆和一批院(系)史陈列室,整理出版《复旦英烈传》。第三,形成“书院文化”等新载体。自2005年以来,我们把本科新生分入四所以四位老校长名字命名的书院。开展学校史、习先贤的教育,激发师生爱党爱校的热情。

第三,打造共享的文化课堂,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首先,发挥第一课堂功能,建设中国文化精品课程。专门设置“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类课程,一批文史精品课不仅成为校内学生中的热门课程,而且成为全国最早一批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公开课”。其次,发掘学校三类资源,彰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今年9月,国家授予我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坚定了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打造成我校精神文明创建的又一新亮点。第三,依托学科优势,建好各类文化场馆。我校依托国内最强之一的博物馆学这一学科优势,建设复旦大学博物馆、人文馆和校史馆,目前,拥有藏品2000余件。

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燕爽

上海理工大学发源于沪江之畔,迄今已逾百年,虽校名几度更易,但文化传承不辍。至今在卓越工程教育、教育国际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百年教育历史,凝炼形成了“大家庭式”的文化传统和“爱国强校、海纳百川、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我们继承优秀历史传统,并赋予了“胸怀世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止于至善”新的文化内涵,激发文化育人、文化强校的文化自觉,确立了卓越发展、勇创一流的文化自信。

一、实现“三个融合”,夯实文化育人基础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大学育人工作中发挥着引领精神、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的独特作用。要发挥好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

1、文化育人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未来的学之大师和国之栋梁不仅要具有不竭的创新精神,还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探求新知、掌握最新科学技术,更要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普及科学精神的同时,促进了人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也为开展卓越工程教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2、文化育人要体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融合。如果教育者自身没有“文化”,文化育人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作为教育者的教职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是文化育人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八期专题培训,总计培训干部教师380人次。通过培训,广大干部教师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增进了共识,形成了团结奋斗的校园文化新气象。

3、文化育人要体现专用性和公共性的融合。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高度重视大学文化的公共属性,体现公共设施的公用性。我们本着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每年推出实事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师生的生活学习条件。以开放、高效、便捷为原则建设和管理的校园公共文化设施,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共建共享和谐校园的积极性。

二、贯穿“三个层面”,强化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要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就必须切实贯穿到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上,并发挥各自的独特影响。

1、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思想育人。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体现着大学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我校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通过文化教育,广大干部教师精神更加振奋,心情更加舒畅,力量更加凝聚。

2、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实现服务育人。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石,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传统习俗、行为习惯、规章制度的总和,它不仅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而且对育人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我校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中,大力开展内部管理改革,以制度文化创新实现服务育人。

3、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实现环境育人。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最直观表现,对全体成员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通过老厂房改造,建设5500平方米的学生发展中心;建设民乐团、合唱团等学生文艺社团;建立志愿者工作站和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整修一批历史保护建筑,建设沪江国际文化交流园区。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更加开放包容。

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学校科学发展提升实力的重要方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创新型大学,需要我们继续加强文化育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我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并专门制订了人文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希望将文化育人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促进卓越工程教育更上新台阶。

推动多元文化交流 打造和谐文明校园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江

大学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之地,跨文化交流正在成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现代化载体,不断增进对国内外文化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引进和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借鉴。下面汇报一下我校的国际文化交流情况。

一、挖掘悠久历史文脉,构建中西文化交融校园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的中心位置有7幢保存完好的独体别墅,为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近年来,学校对这些别墅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沪江国际文化园”,设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北欧等7大中心,园区所有区域几乎都向学生乃至社会免费开放。它不仅是学校多元文化交流中心,还是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国际文化学习和体验基地。

二、借鉴先进教育模式,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上海理工大学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广泛的国际合作办学不仅让学生直接受益,更通过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推进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我们借鉴国际先进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学校与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中德学院,引进德国工程师(FH)培养模式,获得的德国权威认证机构ASIIN评估认证,使上海理工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德国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的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全面引入的英国一流大学的教育体系,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上海理工大学继承和弘扬艺术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让理工科大学生“亲艺术”。学校开设有《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百老汇著名音乐剧赏析》、《中外音乐经典欣赏》等选修课。学校举办各种外国文化节,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在今年建校105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到上海音乐厅聆听来自美国顶级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音乐家献上的精彩演出。

三、提升文化自觉自信,推动优秀文化传播

我们将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对中国主体文化认同热爱的基础上,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参与者、传播者和推动者。

我们将继续探索支持和激励学生海外交流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世界知名高校的互访交流和文化输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学生数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0%以上,留学生比例达到在校生规模的12%。

全球化的深入与创新要素的流动,将大学带入了密切交流合作的新阶段。作为上海地方大学,应当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鼓励各类文化要素交汇交融,不断增强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做出贡献。

民办高校担当社会责任的三个文化切入点

上海建桥学院校长 江建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的精神宗旨和要义,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应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结合建桥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从弘善、建“桥”、重实干的文化建设中提升我们办学的软实力,以此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一、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中的“善”文化,凝聚全校师生,形成善报社会的共识和合力

选择并践行老子“上善若水”的理念,“善为渊池,损而不竭”,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此基础上,学校凝练出了“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彰显了建桥学院善行天下,服务社会的理想。

学校办学经费并不充裕,但始终坚持援建希望小学,先后援建了31所希望小学,分布在浙、皖、沪、甘、鲁、贵等15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10年,我校对社会的各类捐资款达1200多万元,慈善行动在校园大面积展开。近年来,全校师生累计捐助失学儿童600多名。学校良好的“善”文化氛围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和积极影响。2007年以来,有500多名学生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其中一人配对成功;1500多人次报名参加西部建设,17人分赴藏、川、云、贵等西部地区奉献青春才华,仅今年,就有440多人报名,占上海大学生报名总数的44%。

二、构建富有特色的“桥”文化,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建桥学院的得名,即取之以“桥”文化映照下的办学宗旨: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

为学生建成才之桥和为社会建育人之桥,是我们社会服务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面对生源持续下降、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我们危中求机遇,难中寻突破,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质量第一意识,坚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努力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由外延向内涵、由功能向素质的“三重转型”。

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我们适时提出“两个适合”和“三个优化”的教学改革目标,即教育要适合学生的需求、适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评价方式。今年,我们推出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将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实践、职业素养训练等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分成14个类别,以学分制形式引领学生的课外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追求“永不满足,行胜于言”的实干文化,努力办成高水平示范性民办高校

实干文化在建桥学院有深厚根基,对建桥学院这样一所由温州民营资本出资的民办高校来说,建设实干文化,既有内在渊源,更有现实意义。我们懂得,短期坚持的事,那无关文化;用金钱能解决的事,那更不是文化。能把平凡细小的事、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事做好、做实、做长久,自觉主动,并最终成为习惯,这才是文化。

为表示悉心办学的决心,2009年10月27日举行的四届一次董事会上,把“不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作为专门条款写进了学校章程,明确了学校的公益性质。近两年,在政府倡导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的背景下,学校举办方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全体董事一致同意将资产过户到上海建桥学院名下,并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完成资产过户工作,落实了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我们将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进一步加强三个文化建设,转变办学理念,将文化建设融合在“管理、教学、育人”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之中,努力将建桥学院办成高水平的示范性民办院校。

大学应倡导公德、爱心、责任价值取向

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 蒋威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决定》)。该《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等作了全面阐述,是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在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中,高校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高校的根本职能是育人,育人有双重任务: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这双重任务正是文化所涵盖的两个方面。其次,高校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这主要指高校要对社会文化起引领作用,即要用先进的文化、用创新的思想、观念去唤起大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又是文化的辐射源。作为在高校工作的同志,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当起国家文化主阵地建设的重任。

正如《决定》指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紧紧扭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不放,要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那么,如何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前,我们高校尤其要倡导“公德、爱心、责任”价值取向,因为在整个社会,这三个方面都严重缺失。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民办高校如何培养一流学生的问题。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将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在“两优一特”上。所谓“两优”,是指思想道德素质优、能力素质优;所谓“一特”,是指专业学习有特色。思想道德素质优主要表现在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大爱之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设立载体践行“公德、爱心、责任”价值取向,学校从2005年起在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6年来,全校共有2237名学生分别获得雷锋金质、银质、铜质奖章。自2009年起,学校还以形成“三礼十无”文明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提高学生公德水平,营造优良校风学风的文明工程创建活动,至今已进行四届。“三礼”指课堂向教师行注目礼、校园行问候礼、宿舍行待客礼。“十无”包括无考试作弊现象、无乱扔垃圾现象、无抽烟现象等。自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校园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从去年4月1日开始,学校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了以清洁校园为主要内容,旨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文明修身活动;值得一提的还有去年世博会期间,我校主动请缨浦东新区,开展了时间跨度为半年的“世博文明修身万人行动”。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与载体。

(文见《文汇报》2011年11月24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