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神经元能否为全新教育模式提供科学支柱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12-3-7 10:25:00 人气:
“当我的手伸向杯子的时候,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喝水。我为什么要喝水呢?你会猜测——我可能口渴了。这个简单的过程转瞬即逝,可是,为什么你能毫不费力、甚至不假思索地理解我的行为和意图呢?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随处可见。”2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陈建翔教授以一个简单的场景带出了“镜像神经元”这个脑科学概念。 作为教育学博士,陈建翔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来深入研究“镜像神经元”在教育中的应用,镜像神经元的原理得到部分证实。陈建翔认为,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并能从根源上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科学支柱。 2011年4月,我国首个“镜像神经元教育应用联合实验室”在浙江温州成立,并设立了龙湾外国语学校、温州二十中等六所实验基地学校,拉开了前沿科学理论教育应用研究的序幕。 镜像神经元:大脑中的“魔镜”科学家对这块新出现的“科学富矿”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假定,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镜像神经元的教育价值。 据记者了解,镜像神经元是上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这种神经元,能使高级哺乳动物像照镜子一样在头脑里通过内部模仿而即可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被很多研究者为大脑中的“魔镜”。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其重要性,曾使其发现者成为200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热门人选。这块“科学富矿”从发现伊始,就吸引了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包括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和试验,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假定。这些假定,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镜像神经元的教育价值。 据介绍,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促使我们对人类的理解行为及其本质进行重新认识。 过去,科学界对高级哺乳动物的“理解”行为认知,一直采用“推理模型”。即认为高级哺乳动物包括人,之所以能够“理解”事物,是因为大脑里的记忆神经元有推导功能,可以对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快速分解和推理,最后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科学家认识到: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通过直接模仿做出基本动作;在看到这些动作时,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程。这样,就产生了一套新的“顿悟模型”,这个模型认为高级哺乳动物特别是人,对事物的“理解”采取的是“顿悟”的方式,即在瞬间就可以“看透”事物的潜在意义。人脑中存在着顿悟机制,这恰是人类理解的奥秘。 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它的作用就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使我们在科学的高度上理解现代教育的弊端和危险;如何“呈现”知识(让知识变成“看得见的”)比如何“讲解”知识更重要。 在陈建翔看来,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授间接经验。而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恰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他说:“镜像神经元真正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性,揭露了教育的真相,使我们能够在科学的高度上理解现代教育的弊端和危险。” 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仍然把眼睛看做感性器官,并没有真正赋予眼睛“心灵”“智慧”“思维”“理性”等高级心里属性。 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换句话说,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 “由此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们的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陈建翔说。 对于当前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陈建翔表示:“教育就是传授间接经验,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而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二次教育’。” 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上、方向上是统一、协调、互补的,那自然是好事;怕就怕二者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的,如果这样,孩子的心灵世界就必然产生混乱、冲突或者虚伪。 陈建翔认为,镜像神经元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天生的学习者”。在他们的身体内部,天然地具备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它一旦与外部事物相接触,就自动“启动”,变成学习机制。 陈建翔把镜像神经元包含的教育原理概括为四句话,即“所见即所思”“所见即所悟”“所见即所教”“所见即所学”。 我们不重视“母思维”、缺乏“悟性”的教育体制使得高等教育变成了“纯语法游戏”,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答案。陈建翔认为,镜像神经元原理从根源上解答了“钱学森之问”——这和我们不重视“母思维”、缺乏“悟性”的教育体制有关。所有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思维从无到有的“原创”产品,而不可能是思维由此及彼的“推理”结果。 作为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建翔在工作中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变成了‘纯语法游戏’,一篇几万字、十几万字的论文,从语法上讲很‘规范’,没有明显缺陷,但内容空洞、形式枯燥,没有有效的信息含量,更没有思想。” 陈建翔说,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直观的、直觉的、顿悟的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反而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孩子的“子思惟”(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作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不要说思维的创新了! 通过多年的研究,陈建翔认为,不论是就整个人类的发展而言,还是就个体生命活动而言,“母思维”和“子思维”是同时发挥作用的;“母思维”是“子思维”的基础,支撑了抽象化的“子思维”。 ——延伸阅读——我国科学家关于“镜像神经元的教育价值”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曾撰文指出:神经科学家发现人脑中具有比猴子复杂得多的多种镜像神经元系统。分别完成理解别人的动作,甚至意向,使人能够了解他人的情绪和他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在人观察他人作某些动作,或从面部、动作表现出某种情感和意向时,人脑中会激活不同区域的镜像神经元。人们用这种方式了解别人时,不是通过概念的推理过程,而是靠模仿;不是靠思维,而是靠感觉,可以用中国成语“心有灵窍一点通”来形容。目前的研究结果揭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发育他们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同感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通过模拟教养者的行为而逐渐生成。儿童到四岁时已具有读出别人意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是同感。 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人们对早期发展对人同感(Empathy)能力形成的影响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同感是人们具有同情心、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基础。而这些社会情绪能力对个人来讲是一生成功和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对社会来讲是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关于镜像神经元教育价值的部分理论假定镜像神经元与人类早期的“文明大爆炸”:对于现代人祖先的进化路线,科学界在1990年通过对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发现,人类共同祖先——晚期智人出现的比较科学可信的年代大约是5万年到10万年前,其繁衍路径是:非洲→亚洲→欧洲→美洲。这时,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旧石器晚期。 据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考证,当人类进化到距今约5万年前时,全世界范围内同时出现了智慧现象,形成了人类早期的“文明大爆炸”:能够人工取火、利用简单工具、修筑简易房屋、出现原始艺术等。这是人类进化的一次“突变”,是人类文化史的开始。 部分科学家猜测:在由晚期智人向人类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环境的突变,迫使晚期智人形成镜像神经元以应对环境变化;而一旦晚期智人具有了镜像神经元,他们就有了“智慧基因”,迎来了“文明大爆炸”,而他们自己也就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镜像神经元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育神经元”:像神经元把人类几万年前“文化爆炸”和几万年来文化进化的成果,压缩成具有内在化模仿(模拟)机制的特定的文化编码(如同电脑里的内存“芯片”),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使人不需“推理”,可以在瞬间辨认和领悟所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的潜在意义。它不是推导式的、推理式的,而是顿悟式的、直觉式的。这是大自然进化中创造出的伟大智慧,这种智慧直接“安放”在人的大脑细胞中,直接促成了人类成为万物之首。 镜像神经元使早期人类获得了一种高级能力——掌握间接经验的能力;“间接经验”可以通过“看见”来传递,而不需要依赖“直接经验”,不需要每次都亲身体验。就像“火中取栗”一样,如果没有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而有了镜像神经元,猴子们看见同伴的经历,自己就能明白该怎样做,正如西方谚语所说:“monkey see, monkey do”(猴子看见了,它就会做)。 我们试问,教育是做什么的?教育的本质难道不正是传授间接经验吗?而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恰在于领悟和承受间接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镜像神经元其实就是镶嵌在人的大脑中的“教育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把教育作用变成了可以自动实现的神经—生理过程,变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超验机能”。 镜像神经元带来的家庭教育变革陈建翔认为,越是趋向自然的教育,孩子们的天赋越容易得到发挥:镜像神经元理论是孩子具有高度天赋、无师自通的有力证明。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了。问题只是在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孩子们的学习天赋? 研究表明:越是接近自然状态的教育,越是容易发挥孩子们的天赋。在比较自然的教育下,家长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创造力”。“自发性”是指孩子们不需要大人帮助或督促,自己在那里专注地琢磨什么,或者有模有样地做“表演”;“领悟力”是指,孩子们在没有大人教授的情况下,能够“突然”把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者发现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创造力”是说孩子们在“自发性”和“领悟力”的基础上,说出了什么、唱出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画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表演出了什么,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有新意的,都属于孩子的“创造力”。 “自发性”“领悟力”“创造力”,是表明孩子天赋状态的三个维度,也是考察镜像神经元是否发挥作用、是否活跃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这都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家长观察到了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显露了孩子的某些天赋倾向。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鼓励,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或“明”(有意)或“暗”(无意)的方式,把孩子的天赋慢慢“牵引”出来。 (文见《科技日报》2012年2月14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