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研究 日期:2012-4-9 9:30:00 人气: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
分会第20届学术年会综述
刘 洁

2011年11月11—1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0届学术年会在宁波召开,150余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

本次学术会议与会代表们视角多元,对教育变革实践与教育学发展的关系和20世纪中国教育学理论传统的时代命运两个重要命题或进行哲学反思,或进行历史审视,抑或进行实践分析和比较研究,讨论的焦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革背景下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与价值问题

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一直是教育学者关注较多的课题。此次会议上,就教育学的独立性方面,专家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有学者强调教育学科的独特性,认为教育的独特意义是促进入的发展,教育学不能沦为政治和经济的工具,而是要研究人和人的发展。有学者从知识生产方式的视角剖析了独立自主的中国教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提出教育学要实现独立的学术地位,必须有独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话语,研究教育自身的问题,探索具体知识生产方式的改革和重建,这是促进中国教育学走向独立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要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和管理,赋予其更多学术自主权,完善学术评价制度,以质量评价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这是中国教育学走向独立的外部保障。有学者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探讨我国教育学独立性的问题,认为政治、经济场域等其他社会领域对教育学场域的支配,导致教育学独立性的长期缺失。教育学研究应将关注视角转换到自身的学术研究上来,教育学研究者应该在意识到教育学场域与其他场域关系的基础上,在具体的研究中科学地建构起研究对象,确立新的研究方法观,以增进和捍卫教育学的独立性。

有学者从教育理论的分类框架视角对教育理论的繁荣与信誉危机进行了研究,认为只有建立合理的教育理论分类框架,针对不同种类的教育理论进行细腻评价与批判才是一种建设性的学术态度:评价教育理论发展要基于科学分类,教育理论的有效性要经过教育理性检验,教育理论建构要重视“人”这一概念内涵的变迁。自科学主义思潮确立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以来,科学逐渐被狭义化为自然科学,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一套知识系统。针对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被人文社会学科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的复杂现象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受自然科学方法体系的影响,教育学的人文科学特质与“人化”意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遭到削弱与忽略。必须审视科学、教育学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把人的存在意义作为“重写”《教育学》的立足点,必须回到人这个恒定的教育学逻辑起点上来,为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指明改革中可供选择的方向;必须重视对教育学理论富有智慧的表达,使人在《教育学》中的形象变得丰满生动起来。

二、教育学是实践教育学还是理论教育学

在教育学是实践教育学还是理论教育学的问题上,与会代表讨论相当热烈,众多与会代表认为,教育理论要联系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应该相互滋养、互依共生。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的“围剿”下陷入了“退化”态势即形态退化、逻辑退化和功能退化,教育学的理论传统在消逝。当代教育学要想获得新生,需要教育理论作为教育实践的灵魂介入其中并向实践而生。有学者对教育改革情境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一场教育改革能否得以深入而持续的展开,关键要看是否有明确且具有内在坚定性的理论信念的支撑。对于教育理论研究而言,要具备明确的理论信念,明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关联的不同方式和内在机制,并在变革实践过程中探索理论影响实践的现实模式。

也有学者提出教育学本体的回归与价值确认是走向实践,从教育具有实践生成性的本质出发,以教育实践为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建构走向实践的教育学,可能是克服当前中国教育学发展瓶颈的有益尝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基本理论的存在价值是实践导引,具体体现在研究者深化问题研究、决策者引领教育改革、实践者改善微观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各自从不同立场、以不同方式发挥着教育基本理论的实践导引作用。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问题可分为认识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教育学是知识,需要被论证,论证方式是在证据基础上进行推论,这种论证方式只适用于认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价值性问题采用的则是在不证自明的公理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的方式。还有学者直接提出实践教育学的概念,认为实践教育学是关于教育行动的人性化理论,只有通过对教育行动及其形态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教育本义及教育的人性化含义。有学者指出教育离不开人,教育中内含着人与事的辩证关系,由此,这种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教育更是指出,生命不只是言说和思考的对象,更是实践的对象。这种观点将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认为实践是教育学研究的源头,实践就内在于理论之中成水乳交融之势;理论为实践提供认识基础,实践为理论提供发展基础。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眼光和视角。

三、变革背景下教育学者的使命

中国教育进入到一个以“变革”与“转型”为基本特征的时代,教育领域在变革中发生着全面深刻的转型。这种变革对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提出了挑战,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为教育学未来的健康发展担负起自身肩上的历史使命。

有学者指出教育学者的使命是教育学者职业生活信念的体现和表达,教育学者对其使命的透彻意识直接关涉其学术思考的品质及其价值的发挥。当前,中国教育学者应肩负起推进中国本土原创教育理论的建构、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传播教育理论从而提升社会的教育智识的三重使命。要完成此使命,需要保持学者品格、良知和天职、扎根中国教育实践、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力争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有学者提出中国教育学者的使命是立足中国.的文化创造和建设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预测教育学发展趋势,建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学。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教育学者要肩负起创造和建设中国的教育学,参与和评判教育决策以及关注教育实践和传播教育思想与理论等使命。而要完成这些使命,中国教育学者就要以追求真理、追求学术为最高目标,投身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扎根于中国教育的现实,批判性地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与经验以及预测教育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危机的预警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只有提升教育学者的理论素养,才能解决教育学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并获得理论的尊严和地位。为此,教育学者的使命包括阅读使命——成就深刻的教育思想生命力的源泉,研究使命——成就教育学者身份的基石,写作使命——成就传承创造教育学说的途径。

时代呼唤中国教育学学科的重建,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密切、深化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为两,大“试验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交流;另一方 面,不断提升教育学者的素养,增强其使命感,更加注重教育学科的方法意识和表达方式,为建立丰富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流派而努力。

(文见《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