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出国进修越来越多,老师学到了什么?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2-4-13 16:01:00 人气:

黄志涛

最近,有机会聆听一位刚从加拿大进修两个月回来的教师作汇报。可是没想到,她的报告竟然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在汇报中,这位教师讲述的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日常生活的琐事,很少提到在国外学到了哪些先进的英语教学法。我不禁疑惑,教师出国进修到底学到了什么?

住在当地学校的学生宿舍,整天和中国同事生活在一起。

每天上课的时间仅有可怜巴巴的三个小时。

派来上课的老师,是一位70来岁的退休历史教师,对教师培训是个新手。

这样的出国进修到底学到了什么?

1 校园里真正能用英语自如表达的英语老师相当有限。特别是教毕业班时,学生整天做卷子,老师若是用英语来解释,他们反而很难理解,还不如用中文讲解更高效

原以为,既然这位教师获得了宝贵的出国进修机会,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沉浸在加拿大这个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之中,英语口语必定进步神速。可她的汇报,使用的居然依然是中文。为什么不展现一下她流利英语的风采呢?这位老师倒是十分坦率,在汇报中直言,一同出去的有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教师,结果到了那里才发现,只有高中的英语教师还能说几句英语,可以勉强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小学的英语教师则基本上开不了口,初中英语教师的口语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他们天天在教室里颠来倒去讲的也就是几句简单的课堂用语,其中有为数不少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来上英语课的。特别是教毕业班,学生整天做卷子,如果老师用英语来解释,学生很难理解。所以为了节省时间,老师用中文讲解更清楚,更高效。而真正能够运用英语自如表达自己想法的英语老师,数量相当有限。这的确是我们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是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照理说英语水平不会这么寒碜,为什么工作几年后,他们的英语水平不进则退呢?答案只有一个:他们没有继续学习。刚刚大学毕业时,他们的英语水平处在高位,到了工作岗位,整天埋头工作,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但是几年下来,不知不觉自己的专业水平大大下降了。有人会说,教师不是一直有进修课程,还有教研活动要参加吗?不错,这些都有,但只要深入调查一下就会明白,现在搞的进修很多都是走过场,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是调查一下老师们在一年之中读过多少英语原著,多少英语报纸、杂志,听过多少英语新闻报道,得到的数据恐怕不会令人乐观。要是调查一下有多少学校的英语教研活动是用英语进行的,得到的结果也同样令人沮丧。本来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们开口说英语,到头来自己却开不了口,岂不是极大的讽刺?我外出听课,常常发现一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要远远胜过教师,令我十分感叹,但这的确是现实。

2 去国外进修几个月却依然身处中文环境,纠缠在住宿、烧饭、洗衣、采购、逛街、交通这类琐事。中国人怎么会对着中国人讲英语?英语水平的提高可想而知

几年前到德国一所中学访问,当地的同行告诉我,他们那里的英语老师不仅必须是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一般还要到英语国家进修一年,通过特别的考试,才有资格到中学教授英语。难怪他们的英语口语简直和英国人一个样,棒极了!

出国进修,对于我们今天的英语教师来说,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进修时间从十来天到两三个月不等,前往地点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有机会踏出国门,融入到真正的英语环境中去。但出国进修到底学什么,这是老师们和培训的组织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前面这位老师在汇报中讲述的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日常生活的琐事。他们住在当地学校特地腾出来的学生宿舍,整天和中国同事在一起,纠缠在住宿、烧饭、洗衣、采购、逛街、交通这类事情里面。我很明白,中国人和中国人讲英语太奇怪了!根本没有可能。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处在中文环境里,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当地人。

据这位老师介绍,他们的日程安排一般是这样的:当地天亮得晚,早上没课。吃了早中饭,12点出发去上课的地点,路上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晚上6点多返回宿舍。由此推断,每天上课的时间仅有可怜巴巴的三个小时左右。这样的安排,能算合理高效吗?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派来给他们上课的教师,是一位70来岁的退休历史老师。这位加拿大老师坦言,究竟该如何教他们这些中国英语老师,他心里完全没底。虽然这么大年纪,对教师培训却是位新手!到底教什么好呢?没有规定。于是就自己安排,反正要填满这段时间。当然,据说这位退休教师是个非常和蔼和负责的先生,在教学中和中国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大家依依不舍,都留下了眼泪。但是,我依然不得不对这样出国进修的实效持强烈怀疑的态度。

我们的英语教师腾出宝贵的时间,花费巨资,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提高本人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英语教学法?是为了开阔眼界,而亲身前去接触一点洋文化?还是到那里去忍受生活的不便和艰难?这位教师在汇报中用了许多时间,对那里的生活颇多抱怨。比如为了节省,吃得很差,受了不少的苦,甚至产生了后悔前去的念头。老师们的英语能力提高了多少?她没有提。甚至他们到底学了什么,也没有介绍。她说,发下来的学习材料在回国前丢进了垃圾桶,因为私人采购的东西太多,为避免行李超重罚款,这些沉甸甸的学习资料只能最先被舍弃了。好在回来还可以再复印。

材料当然可以复印,但是她在整个汇报中不提学习的内容,估计对这些材料的印象究竟有多少,也是天晓得了。先进的英语教学法学到了吗?恐怕不可能。因为给他们培训的老师并不是研究英语教学法的。另外,他们也没有在国外实践的机会。而教学法是需要在具体实践中逐步理解和体会的。接触洋文化了么?可能接触了一点。不管怎么说,眼界毕竟是开阔了,但是要说沉浸在洋文化的环境中,恐怕言过其实了吧。他们接触的外国人并不多,使用英语交流的时间也很有限。这不由得让人产生了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这样的出国进修,钱到底花得值不值?

3 教师出国进修这件好事如果成为某些人捞钱的捷径,岂不太荒唐?其实,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可以“走出去”,还可以“请进来”,关键是对培训要有规划、监督和验收,确保实效

两个月的时间不算短,如果有良好的计划和安排,教师进修的收获应该是不小的。可是像这样的进修安排,大家都明白,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在里面。为什么一件好事被办成那样?这个问题应该由谁来回答?看看今天的情况,派出去进修的教师人数相当不少,甚至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可以肯定,这位教师遇到的情况决不会是个案。要是进修这件好事竟然成为某些人捞钱的捷径,岂不太荒唐?

要派教师出国进修,首先要找到当地具有良好资质的教育机构。必须先由我方真正懂行的教育专家进行考察、评估和全面审核。然后,要制定详细的进修计划和规定,当然要签订进修合同,还要规定违约的处理办法。这还不够,在进修过程中,应该有我方专家的全程监督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付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

其实教师进修的方式,完全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可以“走出去”,还可以“请进来”。比如说,在假期请国外高水平的英语教育专家过来,集中部分教师进行封闭式训练,尽力打造全英语的学习环境,教师浸透在这个环境里,进步同样会很明显。当然也可以请精通英语教学法的专家过来,传递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老师们可以讨论并且马上实践,再给出评价。如果效果良好,再由他们推广给其他教师。这样的安排,花费更少的钱,起到的作用也许更大。

“走出去”当然也是必要的。关键是要和外国人多多接触,应该安排教师住在当地人家中。我们甚至对于对方接待家庭,也可以提出特定的要求。这样,体会和收获就会完全不同。课程安排也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保证上课的质量和时间。对于上课教师资质的认定,应该由双方商定,不能由对方随意拉人凑数。此外,还有其它的进修方法值得尝试。比如让进修教师深入到当地学校,接触他们的学生和老师,甚至充当见习教师,在那里上几节课。这都是可取可行的设想。

在抱怨国家对教育拨款不足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合理、节约、高效使用教育经费的问题。我们必须精打细算,使有限的教育经费能够达到使用最优化。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 文汇报 》( 2012年04月12日 文汇教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