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质量:政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伞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范国睿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公平与质量:政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0—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挪威、日本和中国22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向大会提交论文,120余位教师和研究生到会聆听大会报告并参与研讨,代表们共同参与并分享了一场主题集中、内涵丰富、观点鲜明的学术盛宴,以多元思维共同探讨了破解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两难课题的多种路径、多种方法与多样经验。
为进一步厘清相关核心概念,与会专家共同回顾了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先哲孔子的公平思想,重温了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公平理想。当代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的“正义”见解,成为与会多位学者分析和探讨教育公平的理论依据。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公平、正义、平等、效率、卓越、质量、优质、均衡、持续发展等不同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语境下的丰富的、多样化内涵,探讨了人类共同的教育公平理想,以及不同的价值尺度与政策举措。挪威学者关于中国汉字“羲”的价值解析,使大家对一位北欧学者之于汉文化的独到理解而感叹,更使我们看到了汉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代表们从价值、理念、文化等不同层面,在理论上厘清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特质,反思教育政策价值、教育政策文本、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以及教育政策结果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要坚守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专业性品质,“重塑教育的灵魂”,丰富和发展了关于教育公平的理论认识与思想认识。
集中探讨教育公平现实问题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是一个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难题。作为一个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国家,中国的教育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重点学校政策与高中教育多样化问题;城乡、县域社会经济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异地高考问题。诸多研究关注促进教师问题,包括不同区域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基于质量的教师发展政策、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及其后续效应、教师队伍建设的文化与伦理取向等等。大会也关注到学校生活微观领域中的公平问题,如课堂生活中诸多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方案选择、班级建设中的学生评价问题,及其对教师、对学校领导者、对教育政策的挑战等。种种教育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与建设性对策,尤其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国关于学校选择、大学—中小学(U—S)合作、社区补偿教育、缩小学业成绩差异等富于借鉴意义的做法,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性质与复杂性的认识,有助于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化。
分享多国多地教育经验。面对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两难课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本次会议,有来自英国缩小由社会经济差异造成的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经验;来自日本的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经验;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基于反思、合作与学习的教育领导力培养经验;来自加拿大维多利亚的社区教育经验;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学区(British Columbia school district)的个性化学习经验;以及来自中国西南多民族边境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东部中小学“管办评”(管理、经营与评价)分离、绿色指标评价、优质学校集团化发展等多样化优质均衡发展的经验。
各位专家展现了教育公平视野下的一幅幅生动画卷与人物形象,使大家认识了中国四川的康巴汉子与广西阳朔的月亮妈妈,看到了加拿大维多利亚 CORE教育中心的辅导现场,让大家从各种鲜活的案例中领悟到对处境不利者进行补偿性教育的必要性,更让大家认识到,激发不同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
呈现多维研究路径与方法。提交本次大会的论文,为大家提供了认识、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的多维路径与多元方法:从哲学层面,对教育公平及相关概念的语义分析、价值分析;从历史发展层面,对教育政策的价值变迁以及不同时代的教育政策主题变迁的分析,例如,以中国建国后教育政策价值从服务于政治的“文教”事业定位、服务于经济的“科教”定位,到服务于人的发展“民生”定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反思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从日常生活话语分析层面,对学生干部选任、教室座位安排等诸多微观学校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的探讨;从数据分析层面,对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及来自中国云南、重庆、宁夏的研究报告,分别揭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师配置失衡与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成效等问题。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多学科、多视角、多种路径与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可相互借鉴,有助于拓宽我们分析问题的学术视野,提高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尽管与会代表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视角与路径不同,但大家在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上达成共识:教育政策是政治活动的文本,但教育活动面对的是—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公平,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与差异性的尊重,意味着以相同的方式对待相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人,也意味着对处境最不利者的补偿、救济、善待与优待。
在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与卓越的问题上,不应该在低水平的公平上止步不前,需要在促进教育高水平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或许,以多样化的心态,以不同的责任担当,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作为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的责任者,政府应当更多地承担起帮助和扶持处境不利者的责任,而中央政府与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又有差异。
大家认识到,以理想剪裁现实是危险的。除去行政主义的简单、粗暴管理方式不论,古希腊神话“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The Bed of Procrustes)”、古希腊谚语“一种尺寸适合所有的人”是中文“一刀切”概念的一种比较贴切的英文翻译。我们不能以理想剪裁现实,但我们必须拥有教育理想。中国流行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让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探讨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现实、尊重个性、差异化、多样化、适合每一位儿童的教育,那才是一种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
人类的发展将延绵不断,教育事业亦将持续发展,而其中的公平与质量问题必将相伴相随。大会倡议所有教育学者,为了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以学者的道德良知不懈努力,贡献自己独到的学术智慧!
(文见《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