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主招生时代:多样化的人才选拔与培养
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刘进
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杨晴
[摘 要] 自主招生仍处激烈的变革期,年年新政、校校新政。从不稳定到稳定,从不科学到科学,从不公平到公平,我国自主招生改革从“前自主招生阶段”向“后自主招生”过渡势成必然。后自主招生时代,如何促成这些变化,尚有一些问题亟待决策者和研究者回答。
[关键词] 后自主招生;多样化人才选拔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13)02—0095—04
自主选拔录取制度(以下简称“自主招生”)自2003年经教育部授权试点至今,有三个年度最为关键。一是2003年,自主招生从无到有,一种新的游离于高考之外的人才选拔方式诞生。二是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触动了传统高考的根本,使中国自主招生改革开始了从“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向“半自主招生”过渡,但跟进者寥寥,该种改革最终停留在上海地区。三是2011年,自主招生联盟成为主流,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联盟,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联盟,西北工业大学等组成的“卓越”联盟,北京科技大学等组成的“京派”联盟,使自主招生进入结盟时代。
(文见《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