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约下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框架的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所副教授 邓旭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 赵刚
摘 要:我国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低效能很大程度是因为其过程缺少制度性保障框架,建构合理的保障框架是进行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制度分析的重要手段。制度分类理论为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提供了分析工具和框架,教育政策绩效评估制度分析框架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范畴组成,其中包含六个维度,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组织制度和教育运行机制是其正式制度;非权力影响、人际关系和教育信念是其非正式制度。应用此分析框架研究教育政策活动,才能形成完善的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制度规约体系,保障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效能。
关键词:教育政策绩效评估;制度分析框架;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反观近年来的教育政策绩效,并不尽如人意。教育政策制定的良好初衷并未完全实现。譬如素质教育推行许久,应试教育仍根深蒂固;升学择校中的潜规则成为公开的秘密,暗箱操作难以杜绝;新课改风生水起,却由于一线教师的学习成本增加,落地遭遇尴尬;教育行政依然存在着“官本位”的顽疾。面对以上种种困境,我们不禁思量,究竟是什么力量左右着教育政策绩效呢?当教育行政流于形式、道德约束收效甚微时,我们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制度规范要合乎法理人情、权衡利益考量、追求程序公正,这些正是我国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所缺失的。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我们需要剥茧抽丝、总结规律,制度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范式。简化逻辑,提高效率,建构科学的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框架为制定强有力的制度规范助力。
(文见《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