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共同体: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2-21 9:05:00 人气: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副局长 彭飞龙校企结合的方式方法很多。不同的方式,各有所长,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重在“结合”。因“地”制宜,即根据学校条件、专业的要求来决定校企结合形式。 慈溪地处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不少企业往往更看重的是可直接使用的人才,不惜远赴其他地区招聘员工,却不情愿放远眼光,在当地职业院校花上2至3年时间订单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近年来,慈溪市的职业学校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发展模式,以专业为单元,探索校企之间互为内置的共同体建设,几年下来,学生变了、专业活了、学校热了。 内置式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学校能不能、企业愿不愿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真情实景地实习,是学生能否通过实训实习有效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1.学校内置于企业的共同体模式。 这类共同体的一般形态是将职业学校的专业实训教学或实习环节内置到对口的规模型企业,使其教学环境置身于真实企业,形成学生学徒化、师傅教师化的双重身份环境。在这种真实环境中,教师教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化课程,学生也不再在模拟的环境中训练技能,而是真刀真枪地在对口生产岗位上做一名学徒工。 案例一:慈溪职业高级中学将数控专业的实训基地延伸至校外,内置在宁波奇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同创办了“奇奥创业基地”。基地运行两年多以来,已有122名学生分两批入驻基地,入驻时间均为一年。从基地反馈的信息看,学生进入基地后,不仅在专业上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提高了专业技能,成为熟练工人,而且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素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批学生圆满完成实训实习任务后,有32名毕业生留在该公司工作,并成为技术骨干。 案例二:慈溪锦堂职业高级中学结合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实验,在“项目循环”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探索“岗位群”职业技能培养的创新模式,与汽车维修行业联手创办“锦堂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将学生课堂搬到企业。该校在企业内置的课堂上做到“4个新”:教学结构新分配,打乱原行政班的模式,实行小班化教学,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在真实生产环境进行;教学内容新整合,专业课根据企业设备、行业特点重新整合;管理引入新理念,把企业5S管理引入教学中,把上课改为“上班”,教师成为技术主管,学生成为技术工人;教学评价新突破,做到对学生的评价问企业,对教师的评价问学生。 2.企业内置于学校的共同体模式。 这类共同体的一般形态是将与学校对口的企业或企业车间请进学校,师生的感知和实训教学的效果大不一样。 案例二: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主的学校。该校引进当地一家知名的计算机公司,在校内开设了迈杰信息技术工作室和艺点文化设计工作室,将教室、实训实习室、生产车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教学—实习—科研—生产经营—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在这个内置型的真实环境中,不但按教学计划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计算机教师和所带学生还给一些企事业单位安装网络、进行日常的维护,并与入驻企业一起,参与商业软件的开发和网站建设等工作,形成了“实训即创业”的特有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至今,迈杰工作室已经完成了4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网站设计制作等任务,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目前,全市职业学校的机电、汽修、轻纺、信息技术、建筑、印刷等主干专业,都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内置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解决了一些外置型实训实习基地存在的学生实习管理不紧密、实习岗位不对接、实习任务打折扣等诸多难题,实训教学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内置式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要取得合作成功,充分调动起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必须找到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建立起动力机制,方能达成持久、稳固、有效的校企合作。从慈溪的实践看,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是构成校企之间互为“内置”,并结合成紧密型共同体的关键要素。 做到资源共享。外置形式的校企合作很少涉及到双方资产关系。这种形式下,学校将学生派到企业实训实习,一般是带任务、不带设备。而接受实训实习任务的企业,一般是从尽社会义务的角度,安排相关岗位、相关人员支持学校工作的。这种机制的动力十分有限。内置形式的校企合作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双方相关的设备、场地、人员都可以共享。如慈溪职高将数控专业的实训基地内置于奇奥公司时,在保持双方原来的资产性质的基础上,按校企1∶4的比例,约定学校将总值500万元的专业设备移至企业,用于学生实训实习和企业生产;同时,企业按学校标准,向师生提供食宿等生活条件和学生实习期津贴。而金博印务公司入驻慈溪杭州湾职校时,企业将原有的所有生产设备移至学校,与学校的专业设备一起,共同组建了新的实训工厂。这种实质性的合作,无疑扩大了双方的规模和实力,为双赢打下了基础。 做到互利互惠。内置形式的实训实习基地首先要约定校企双方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企业的义务一般是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提供实训指导教师、提供学生实习津贴、负责设备维护等;其权利是获取生产经营的全部利润,优先选聘优秀毕业生。学校的义务一般是组织管理学生、组织专业教学、提供企业兼职教师酬金、办理学生安全保险、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等;其权利是按计划选派学生进点实训实习,选派教师进点参加专业实践、提高技能水平。企业在合作中发展生产,学校在合作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有所得,互利双赢。 做到责任明晰。根据学校、企业所有制形式不同的特点,慈溪市在开展内置形式的校企合作时,明确了学校不参与企业对外生产经营活动、不承担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债权债务等基本原则。同时,对企业用电用水等生产成本及实训教学成本作了合理的分摊。 校企合作形式的有效性思考内置式校企合作运作机制的优势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利益上的相互依存,使共同体双方联系更加紧密。仅从学校方面讲,虽然向合作企业提供了本属于自己的设备、场地等学校资源,但换来的却是以金钱、人力换不到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更利于企业与学校的发展。内置式实训基地这一实体作为校企双方的下属部门,与企业一样独立核算成本与收益,克服了向学校提供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短期行为,稳定性、可靠性大为增强。 三是内置式实训基地将教育的价值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经营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同时,正因为教育过程与企业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提高有了企业检验的标准,解决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等难题。 发展内置式校企合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职业学校个体来说,由于自身专业资源的有限性,可与多个企业建立紧密联姻的条件是有限的。对于职业学校的规模型专业来说,单一数量或单一形式的校企合作,对于满足所有学生实训实习之需求也有一定难度。 发展内置形式的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与推进。当政府将支持企业发展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以统筹形式,在企业内建立更多的、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路子将会更多、更宽。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29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