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日期:2010-8-27 16:06:00 人气: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副教授 陈丽华 摘 要: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呈现规模急剧扩张、区域分布不均衡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特征,存在体制矛盾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转变社会观念,明确办学定位,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同时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世纪;高职教育;教育发展;教育体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高职教育发挥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社会对具备相应职业技能的高职生的需求在日益扩大,而高职生的有效供给则显得不足。因此,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解决高职生的供求矛盾,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 1.区域分布不均衡 从区域分布看,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呈现由中部、东部到西部的梯度推进发展态势。目前东部11省市464所高职院校,占41.80%;中部8省市369所高职院校,占33.30%;西部12省市276所高职院校,占24.90%。 从招生的区域分布来看,2005年全国招收的高职 (专科)学生占本、专科学生的平均比例为53.1%。全国31个省区中高出这一平均比例的省区共14个,其中中部地区占8个,东、西部地区各占3个。在这一比例超过60%的5个省区中,中部占3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西部地区也出现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的势头,如广西、内蒙古、四川、贵州、青海和陕西等省区,其高职(专科)招生人数均超过了本、专科招生总人数的一半。广西壮族自治区甚至超过了60%,仅次于山东省,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第二。从高职(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占本、专科的比例情况看,中部地区也均高出东、西部地区。可见,我国的中部地区正迎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旺盛期,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 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起步较晚,同时高职院校中占较大比例的教师来自非师范类院校,因此,教育理论背景相对而言比较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存在较大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背景的教师比例只占25%左右。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对学生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很少。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许多教师是理论的巨人,实践的侏儒,不能满足职教教学的需要。 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拥有教职员工近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6.8万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5.7万人,占21.3%,而且,全国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拥有外聘教师6.8万人,其数量占专任教师数的25.3%,一些大城市高职院校的外聘教师人数甚至超过了专任教师人数。在外聘教师中,有1.6万人具有“双师”素质,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 3.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出现偏差 近年来,在我国的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喊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奇怪的是,上面喊得越响,下面偏离却越大。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的多样性;片面强调正规学习,忽视非正规学习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就导致了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存在问题;导致了教育结构、体系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社会用人单位过度学历化倾向等外部体制性障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影响了高职教育应有功能的发挥,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偏差。 4.教育投入不足 不可否认,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确实在逐年增长,但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79%,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远低于同期世界4.4%的平:均水平,在世界排名居后,这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不相吻合。而且,许多职业院校由于近年发展快,人员增多,而国家财政所拨的教育经费还停留在前几年的水平,使之缺口大,对高职学院的发展明显是不利的。此外,我国区域之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出现了差距。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我国高职教育总量规模也在继续扩大,但各地区发展将趋向理性。按照目前中央既定的政策,高职教育扩招的趋势仍将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大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和适当先行,这是中央和政府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坚定政策。为此,我们需要在对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与总量目标密切相关的结构、布局、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尽快确定与总量目标相应的结构目标,从学科专业、区域布局和城市化建设等宏观角度,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新框架,促进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1.转变社会观念.明确办学定位 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要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风尚。各级政府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出发,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尽快使高职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各个高职教育院校本身的不同特点办学,大胆借鉴国外办学模式,走地方办学、高校内设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道路,利用民办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要强化能力本位,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例如地方性、行业性、市场导向性等方面,在依靠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源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变化情况与趋势,努力培养符合地方和行业需要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个人就业服务。 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发展环境 高职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证。为了实现此目标,我们应制定一部《高职职业教育法》,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培养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定下来;应完善和协调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改革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对办得有特色、质量高的高职院校给予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奖学金、贷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措施鼓励学生上高职院校。减少高职院校“高费”带采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对那些边远地区的、欠发达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而又希望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像过去对师范、农林地矿学校那样实行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上高职院校。 4.构建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 首先,构建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必须形成各行业、各区域和各专业自身的特色,要重视社会济发展对人才内涵的扩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其次,优化专业设置。要根据地方特色,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置专业;根据社会的有效需求设置专业,要善于发现和预测新的社会需求,针对职业岗位(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注意优化专业结构,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充分发挥院校自身的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经济建设对职教人才的迫切需要,突出高职人才特色,设置应用型强的专业,如数控机床、模具加工等。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 首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通过外聘、进修、内培等途径和措施,大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努力提高用人标准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聘用那些既有高学历又在第一线工作过的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人员。其次,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高职教师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形成基础文化知识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的“T”型知识结构,从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实施“能进能出”的教师聘用制,改变以往“铁交椅”、“铁饭碗”的传统观念,调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此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应该确立一个量化考核标准。 6.完善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 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尽快出台按省情制定的生均经费标准,解决同一地区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应提高地、市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强地方高职办学实力,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公平。有效利用政府调控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介入高职教育。在实施和运行中,宜采取“先引导,后规范”的办法。在高职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逐步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收费限制,并完善经费资金使用及管理控制办法。 (文见《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