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促进民办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9 9:10:00 人气: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陶西平

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经过整合后,明确了向优质教育发展的目标,民办高校都有提高办学层次的愿望。

5所民办校获得研招资格,仅仅是开始。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来会有更多民办高校获得社会和教育部门重视和认同。

日前,包括北京城市学院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此举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教育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举办的局面。5所民办高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5所民办高校获得研招资格是其初步体现,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将来会有更多民办高校脱颖而出。

第二,是对已经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民办高校的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起一批优秀的民办高校。他们的重要特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学生个人选择性教育的需求,重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由于民办高校具有相对宽松的办学自主权,也有自身较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面,民办教育有自身优势。目前,民办高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过多年发展,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如今,他们规模已经扩大,实力很强。还有一类是后来以高投入为起点的民办高校,他们从建校起就具有良好的校舍和设施。这两类民办高校促成了一批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高校产生。

第三,优质教育成为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民办高校已经过了初创阶段。初创阶段的特点是民办高校适应国家总体教育资源不足,主要是对公办高校起到补充作用,特别是数量补充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资源的扩大,一般意义上的数量补充作用,对民办高校来说,在相当部分地区,已不再是主要发展方向。优质教育成为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从规模化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也是民办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经过整合后,明确了向优质教育发展的目标,民办高校都有提高办学层次的愿望。

第四,专业硕士招生引导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首批获得硕士生招生资格的民办校主要招收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侧重于应用型学科。高等教育既要有学术类学科,也要有技能类、应用类学科。培养专业硕士是完善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方面。以前高等教育侧重学术型,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瓶颈。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要。专业硕士设立的初衷,就是鼓励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其实,多数国家都很重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我国而言,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都需要。民办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都是朝着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这次民办高校具有招收硕士生资格,有助于引导民办高校发展的正确方向:多数民办高校应朝着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这个导向的强化,能避免民办高校盲目朝学术型定位发展。结合民办高校办学基础和发展历史等因素,朝技能型、应用型方向发展,是应当鼓励和倡导的民办高校办学方向。

第五,推动民办高校从规模发展向优质发展转型。民办高校向优质教育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一方面来自发展环境。教育规划纲要为民办教育的定位勾画了非常美好的图景。但是政策的落实,还有一个过程。另外,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走近和走进民办高校的人,与远离民办高校的人,对民办高校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民办高校的政策和舆论等外部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自身建设需要加强。在从规模发展向优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办学者需要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真正以为大众服务为宗旨,不管是否营利,都是办教育。办学者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会诚信度。

第六,激励更多民办高校脱颖而出。5所民办校获得研招资格,仅仅是开始。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来会有更多民办高校获得社会和教育部门重视和认同。部分民办学校的办学层次会更高,质量也会更好。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国民办教育再度兴起的时间还不长,但我们坚信,多年之后,我们国家一定会出现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民办高校。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