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需改进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2-1-9 15:10:00 人气: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熊丙奇仅仅以“初次就业率”来评价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不合适的,除了这个数据不时被“注水”,它也不能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情况和毕业后一段时间的职业适应,后者体现着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相互磨合 就业率被“注水”成了“数字游戏”眼下,将于明年毕业的大学生们已开始为求职奔忙。每到此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会成为一个话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统计并公布毕业生就业率,是对高校信息公开的要求,同时既可以为大学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提示方向,也能为受教育者选择大学、专业,以及社会机构选择大学合作者提供参考。 但眼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数字总“节节攀升”,社会各方对其中是否“注水”的质疑日益激烈。几乎每年夏天,都会传出一些大学生“被就业”、“被要求就业”的丑闻,严重影响了就业率统计的公信力。 实话实说,“注水”的情况确实存在。原因为何?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率由各个学校自行统计,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缺乏第三方监督。虽然主管部门反复强调,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就业签约挂钩,不准劝导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但在有的地方,就业率统计还是成了“数字游戏”——主管部门要求达到多高的“初次就业率”(截止到每年6月30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学校就能报出多高的就业率。后来,识破了其中奥妙的主管部门修订了指标,要求高校上报“签约就业率”达到多少(指在总体就业率中有多少是签了约的),并核查签约文本,不料又搞出了新情况:一些高校扣下毕业证书,要求学生拿就业协议书来换,这就是所谓“要求被就业”;甚至有的大学编造假的就业协议书,让学生“被就业”。 仅看“初次就业率”是不合适的在笔者看来,就业率统计必须作两方面的改进。其一,交由第三方来做,这符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高等教育评估、评价改革的方向,即行政评价退出,改为对高等教育作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只有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调查、统计,才可能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的真实性。 其二,从只关注大学生毕业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改为同时关注毕业半年后甚至两到三年后的就业情况。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研”今年6月发布了“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其中数据是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的两次跟踪调查所得。报告称,这些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388元,其中本科生5296元,高职高专生3480元;而他们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109元,其中本科生2483元,高职高专生1735元。三年来月收入平均增加2279元,涨幅超过100%;其中本科生加薪2813元,涨幅113%,高职高专生加薪1745元,涨幅101%。 事实上,仅仅以“初次就业率”来评价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不合适的,除了这个数据不时被“注水”,它也不能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情况和毕业后一段时间的职业适应,后者体现着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相互磨合。国家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已经认识到只统计“初次就业率”的弊端,对此有所调整,改为既统计截至每年6月30日的“初次就业率”,也统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但总体上,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还是看重“初次就业率”,一方面因为这容易统计,而学生离校后有不少会与学校失去联系;另一方面,“初次就业率”的高低,似乎更与学校就业工作做得是好是坏有关,学生离校的就职情况,则被认为跟学校关系不大。 不应在追逐所谓热门中迷失就业率数据如何使用,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存在一种倾向:将就业率作为决定某个专业减招、停办,或者新设某个专业的依据,这值得商榷。这种做法,把就业率当成了评价一个专业的唯一因素;而只关注就业率,又会促使有关方面围绕就业率做文章,比如压缩正常教学时间,让学生花更多时间去跑招聘市场,或为了就业硬去参加并不能提高自身能力的所谓实习。在不少高校,毕业这一年成了“就业年”,学生几乎不上课,毕业论文或设计也草草应付。 忽视学校的办学定位差异,依照就业率去追逐所谓热门,草率开办热门专业,会迷失方向,将造成大学千校一面。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2600多所高校中,有的定位“精英教育”,有的偏重职业教育;后一类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增减专业,而“精英教育”高校则不能太过市场化,理应坚持自己的教育特色。如果所有学校都追求就业率,就会片面强调技能教学,那我们的大学都将变为职业培训所。 近年来,一些基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很不乐观,考生也不想读,那是不是这些专业就该消亡呢?答案当然是“不”。对处于困境中的基础学科,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态度砍掉,反而应给予积极扶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坚持举办,鼓励考生报考。 办教育,理应有长远眼光,有大局意识,要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储备多样化的人才。 (文见《文汇报》2011年12月7日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