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立人强国,构建学习型社会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10-8-30 9:08:00 人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专家座谈辑要

编者按: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专家座谈会,就征求意见稿所涉及的多个改革和发展要点进行了探讨。专家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现刊登其中部分专家的观点和建议,以求集众智汇共识。

 

积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丁 钢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纲要》中,有必要进一步凸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战略要求。

第一,积聚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如果说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是一种常规和通行的做法,那么在“后危机”时代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更具备现实操作性。传统的“引进”策略是单向度的,是单赢的方式;“双聘”是双向度的,是更为有效的人才积聚方式,也能实现双赢。另外,就顶尖专家学者而言,一流与一线的人才是有区别的。一流可以是曾经一流,而一线却是现在的一流。对从事前沿研究的一线专家学者,进行跨国双聘,已是业界惯例。

第二,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要采取措施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来华,办好中外合作学校和合作办学项目。由此,可以真正吸引大批优质师资和国际学生来华工作、学习和交流,反过来促进我国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

第三,搭建高水平的合作平台。要积极利用国际平台,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的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另外,还应鼓励发展海外办学,建立若干所高水平大学的海外分校和一定数量的海外教学科研合作机构,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海外办学品牌和平台。

第四,提升交流合作水平。这不仅在于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积极开展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还在于全面促进我国高校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为此,不仅需要大力扶持有自身优势的教育机构和学科专业,还要提升具体学科专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促进学生构成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第五,确保国际化教育的质量。具体来说,建议与国际相关的教育机构和学校联合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或质量保障机构,如“国际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并制订相应的合作办学或自主办学的评价标准。该类机构对其他国际教育的评价认可,应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多样化

陈玉琨

《纲要》征求意见稿在谈到“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时,重点提出了“探索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这一重要课题。毋庸置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一批批创新拔尖人才的涌现。然而,如何发现创新人才,尤其是在早期(高中及之前)发现;创新人才能不能培养,以及如何培养,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早在1869年,著名心理学家高尔登在《遗传的天才》中就强调,人的能力分布是常态的。世界上的人,能力一般的有一半,另一半则是异常的。在异常的人群中,一半是超常的,一半是低常的。《遗传的天才》发表半个多世纪后,经过心理学家的持续努力,人们至少确信了两个命题:天才儿童是存在的;只要智力量表足够科学,这些儿童是能被早期发现的。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论调,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一个正常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除了非正常的人,智能都以组合的方式运作。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学意义在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人人都可以取得自己的成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找出其强势智能所在。在此基础上,再以强势智能的发展为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成就动机,进而带动其他智能的良性发展和有效互动。

为此,教育应当关注、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并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多样化途径。

进一步来说,有必要强调以下两点内容:

1、试图早期发现智优学生很可能是挂一漏万的,在实践中更可能把学生引向错误的方向。就像颇受争议的“奥数班”一样,“奥数”本身是不错的,但全民热捧“奥数”则绝对是非理性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

2、创新人才培养应当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拔尖人才,但创新人才只有在淡定的氛围中才能产生。为此,教育需要有超然的、超越功利的情怀。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以吸引有不同专长的学生,使学生和学校各得其所,将教育公平与创新人才培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保证特殊教育的同步发展

方俊明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尚有较大的差距,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要体现《纲要》征求意见稿制定的总体战略和指导思想,使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能与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同步,特谈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特殊教育以残疾人教育为主,但绝不该仅限于此。按照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定义,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指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除残疾人外,至少还应包括各种“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因此,《纲要》倘若仅用残疾人教育来替代特殊教育,是不合适的。

2、在《纲要》的制定中需明确提出特殊教育的专项立法问题。我国有关特殊教育的法规,主要体现在一般性法律规章中的个别规定和教育部门的文件中,有关条款过于原则和笼统。在未来10年间,有必要借鉴国际通行教育理念,总结经验,根据本国发展实际情况,实行特殊教育专项立法,用更清晰的专项法规来保证特殊教育的发展。

3、特殊教育的理念不能局限于隔离、封闭型的特殊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对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和随班就读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随班就读可明确给予有力协助和鼓励。例如,对接受特殊儿童的普通学校和幼儿教育机构,可为特殊儿童提供正常儿童5—8倍以上的经费支持和特教专业人员支持。

4、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发展的指标。特别是对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及特殊儿童的早期评估、康复等问题,国家应及早系统全面地做好统筹规划。特殊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贯彻“医教结合”的原则。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从战略高度看教育现代化

文新华

《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是从国家发展总体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实现国家科技和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要体现中国特色。从定量比较的角度,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具有国际参照系。同时,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目标以及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还具有反映中国特色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更加丰富的内涵:

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机会更加充分。

二是覆盖全民的教育公平显著进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公办学校入学,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困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全面资助。

三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四是以人为本、伴随一生、“学有所教”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形成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有效机制,人们选择性学习的需要得到充分尊重。

五是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六是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其中主要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的初中毕业提高到高中阶段毕业。

总的来说,应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教育改革和发展。未来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求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又将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只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分地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坚持形成全国教育发展的合力,到2020年我国教育总体发展一定能够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为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革新

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文化革新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信息时代下的教育便利。不过,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约。特别是,优质资源不够丰富,区域间资源互通共享水平较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教学的水平有待提升,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利用技术资源支持学习的机会不多。

此次 《纲要》征求意见稿把发展教育信息化列为重大工程,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寄予厚望。在总结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要推动今后10年工作的开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要超前规划和部署教育网,采取前瞻性的技术方案,做到宽带接入,逐步做到无线覆盖。要建设“绿色教育网”,采取节能环保设备,配置信息安全技术。同时,应特别重视采用国家及国际相关技术标准,切实做到应用互通、资源共享,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二、进行系统规划,保障资金投入,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参与的合理机制。要建设面向终身学习的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远程教育体系,并建立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的学力评估和认证机制。

三、加强全民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促进学习创造与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使教育行政、学校领导、核心专家间形成合力,在建设规划、应用指导、绩效评估、机制建设方面起到正确引领作用。

四、重视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扶持骨干企业,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数字化装备、软件工具和优质资源。要重视数字化内容产业发展,通过信息产业与出版界合作,研制和试用数字化教科书,迎接电子书时代的到来。

总之,教育信息化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不过,必须清醒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杆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有必要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趋势,认清教育革新和发展的大方向,积极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以此来支持教育革新和促进教育发展。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授)

 

关键词透出的教育理念变化

杨小微

《纲要》征求意见稿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之中,并突出了教育总体发展中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征求意见稿中有一个关键词——“公平”。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效益”一词出现了11次,而在征求意见稿中,“公平”出现了17次(“效益”2次),“均衡”出现了10次。征求意见稿提出,要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其“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须警惕把“公平”做成“平均”。目前,征求意见稿中似乎政府包揽的太多。事实上,国家只须保证最基本义务教育需求的满足,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服务,之后各阶段、各类型的优质教育,可以也应当由享受教育的个人或家长来“购买”,还可由社会力量来支撑。

征求意见稿中还有一个关键词——“学习”,它在正文中共出现了41次。学习总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所以,高频率地出现“学习”一词,而且在战略目标的表述中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表明人们正在摆脱单一的“社会本位”向度,开始关注教育事业对每一个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

征求意见稿中还有几个关键词——“素质”(出现了38次)、“质量”(出现了46次)。其中对二者关系的论述也比较清晰,即“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略感不足的是,征求意见稿的话语表达中有时透露出“以经济思维办教育”的痕迹,延续了1985年以来一直将教育定位于服务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等的惯性。如果只是突出教育的工具定位,那么,就难免忽略人的本体价值和教育的育人价值。而就本质而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强国”,而且要“立人”。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均衡有效推进终身教育发展

吴遵民

发展终身教育,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可喜的是,这一理念在《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有了更为突出的体现。

就推进终身教育而言,有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终身教育推动的目标问题,即开展终身教育究竟是为了实现什么理念或目标。

二、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必须予以注意的一些实践操作问题。

首先,就终身教育推动的目标而言,目前在国内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持“经济学观点”的学者认为,推进终身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全民素质,而这一素质又主要体现为通过教育提升人的智力、能力及技术品质,并最终实现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在这里,推动终身教育与促进经济、繁荣国家,乃至提高个人生活品质联系在了一起。

持“教育学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推动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经济或繁荣国家,它还完全应该基于一个非功利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完善个人的人格和人性,并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内涵、积极向上并富有社会使命感的合格公民。在这里,实施终身教育与人性的完善和培养合格公民联系在了一起。

以上两种观点均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并有所侧重。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由于我国仍处在一个经济发展中的阶段,目的性强、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短期目标的教育,仍有提倡的需要,在《纲要》中也可以有某种形式的体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代表终身教育的长期目标,更不代表终身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人们内在精神品质的提升仍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其次,第二个问题涉及实践推动的课题,也即一旦明确目标以后,终身教育究竟该如何推动与实际操作的问题。就目前的具体推广而言,《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及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的设想,都是值得施行的举措。上海某些地区正在应用的“终身学习卡”制度,也是一个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文见《解放日报》2010年3月25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