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克明: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学校教育改革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2-7-5 16:16:00 人气:
2012年上海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全委会转变教育发展模式主旨演讲终身学校视野下的学校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 郝克明各位主席、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好。大会给我的主题是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学校教育改革。我从三个部分谈谈对这个主题的理解,请大家指教。 一、终身学习理念提出及内涵终身学习理念是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在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人类变革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的发展。 1、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国外最先提出终身学习理念。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发表《终身教育引论》,深刻分析了“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理论”的深刻原因。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哈钦斯出版了《学习型社会》一书,他强调,构成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理念是持续一生的学习,由此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并通过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方案” 。1972年,埃德加•富尔任主席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两年内相继被译成33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著作之一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名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进一步指出“终身学习概念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 2、终身学习的内涵终身学习的内涵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它有很大的不同: 终身学习框架应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学习——从婴儿到生命终结前各种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学习和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应该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学习和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情感、意志、技能和能力以及所有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教育和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中进行,包括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非正规(或无一定形式)教育;从强调“终身教育”转向强调“终身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习者的潜能,关注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最近出台的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教育分类标准,特别突出强调了非正规教育在终身学习当中的重要性。另外从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习者的潜能,关注学习多样化的需求。上海前年召开了39个国家专家学者参加的终身学习国际论坛,就拿这次论坛来说,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关于终身学习的内涵是在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发展。比较突出的这些专家们的发言当中都是进一步强调终身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潜能,要关注学习者对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在学习的途经上更多的关注非正规学习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同时从强调终身教育转向更多的强调终身学习。所以现在教科文组织还有很多国家都不大提终身教育,而是提终身学习,不是说教育不重要,他是教育和学习知识分不开,但是从终身学习来讲,学习主题是学习者。所以比较更多强调终身学习。总体来说终身学习体系就应该是在对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生任何时间,任何阶段进行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终身学习已经从一种思潮或者观念,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成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实现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原则的基本途径,就是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使教育和学习从传统学校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组织和所有人群,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在人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需求。社会的学习化、学习的社会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 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_2020》的一大亮点是在教育发展中突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提出了在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终身学习体现应该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推进学校后的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研究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关于终身学习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以及学校教育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地位、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研究和推进的很不够。应该说是一个短版,今天我想主要就这个问题谈两点粗浅的看法。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人的终身学习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不仅是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成学习型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培养塑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那些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成人几乎无法从工作中学习或从继续培训中受益,也无法抵御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淘汰的风险。 前几天我们对9个省市的154个企业的近万名员工抽样调查显示。职工的文化程度和培训的参与率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当代世界快速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终身理念的提出和发展,传统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功能、作用、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学校教育的节奏体系,教学制度等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 1、知识发展和不断提升的更新速度,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那种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传统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有专家估计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已经相当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知识的总和。还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2、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以及日益频繁的职业流动不仅对学习者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且要求学习者具备更加多元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从过去的几十年、十几年,到现在的一年、两年,甚至只有几个月。高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很难维持五年不变的局面。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就有八千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同时,出现了七千多个新的技术工种,这种发展趋势大大增加社会成员职业和岗位转换和变动的流动性。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许多研究表明,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学习者在校学习获得的知识,占其一生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不到20%,大部分知识要在一生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随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成员工作岗位的转换和变动日益频繁,人类生存环境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都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一生中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这一现实不仅使广大社会成员对学校后的继续学习的需求空前高涨,而且对学习者在学校教育阶段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1.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和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的精神;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对工作岗位转换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应对挫折与困难的精神和能力等;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有关规则 和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等。 3、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教育发展最近这些年来三次巨大的变革。第一次计算机的发展,第二次互联网,这也是十几年的时间,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几乎每天都不能离开的,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平台。第三次云计算的技术发展,以及各种移动终端,包括iphone等的创新发展,这些新的发展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大大增强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所有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学校的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唯一的来源。学校课堂也不是学习唯一的场所,如何面对被称为数字化一代的学生,怎么样帮助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当中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懂得学什么和怎样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新的课题。因此在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加强学习型社会进程当中,学校教育不仅进一步发展和加强。而且需要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以思想教育功能,模式方法,教育制订等深刻变化,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三、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在终身学习的框架下,学校的基本功能应满足于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传递,拓展为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为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和终身学习体系构件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有人认为这一革命带来的影响可以与哥白尼的学说向媲美。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机遇结构体系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改革共同的趋势。 1、要坚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积极推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校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知识经济兴起和终身学习的框架下,学校教育只是人们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的教育不再是满足于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传递,更要求激发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实现学习者从单纯受教育者向主动学习发展的转变。尽管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当前不少学校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激烈的考试竞争和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磋商的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把一些学生推向了终身学习的反面。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的建设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这些年来尽管我们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在许多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在某些学科的考试成绩方面,我们有些地区学校,甚至排在世界的前列,但是我们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需要突出的问题。这些年来,我国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的实验和成就,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具有学习内在巨大潜力的学习主体。学校的教育功能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打好基础,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任务。需要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对教师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对教师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首先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才能真正体悟终身学习的真谛和要求,消除传统教育中与终身学习格格不入的弊端。 2、改革教育教学制度,扩大学习者对教育的选择机会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使教育的价值不在仅仅是培养少数精英,而在于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自身才能的机会和途经。要改变各类学校,特别是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相互缺乏沟通和衔接的状况,扩大学习者对教育和学习选择的机会,关于如何加强对不同类型学校相互沟通和联系,为学生的选择能够提供多种机会。关于教育结构体系要为不同类型学习者学习和就业提供机会。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开放性,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既允许集中时间学习,也应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要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为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要逐步构建通过多种学习渠道成才的“立交桥”。要建立能够坚持以人为本、不同层次教育能够衔接、不同类型学习能够沟通,形成规则明晰、制度灵活、管理有序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进一步调动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学校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根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成人高等学校365所,全国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28584所。这些学校不仅是对广大儿童、青少年和社会成员进行学历教育重要的场所,同时他也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实行“一校多制”,实行职前和职后教育并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并举,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城乡待就业人员、企业职工以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机会。从我国实际出发,还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农民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以农村职业学校、农村中、小学校为依托,构建农民继续教育服务网络。要积极鼓励各类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增强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服务的功能。 4、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变革,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使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成为可能。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将大量课程传到互联网上。2001年,该校又启动“开放课件计划”,全世界120多所院校参与其中,供世界各国的学习者分享。以欧美部分高校为主的公开课免费传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讲座录像、教学大纲等也在这些学校的网站公布,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高等学校还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我国新兴的开放大学的建设。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以中央和北京、上海广播电视大学等为依托,组建新型的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应并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内外有关高等学校合作,在所设立的专业和学科领域,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采用更为生动、灵活和便利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开放大学努力成为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需求的、新型的、高质量的巨型大学。为了实现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需要整合全国高等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高等学校尤其是“985”和“211”等重点学校,应在支持开放大学建设方面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将是21世纪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举。我衷心希望上海的学校教育能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改革创新,做出重要的贡献。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