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全会第二分组讨论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2-7-5 16:45:00 人气:

2012年上海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全委会

转变教育发展模式

专题研讨

主持人:程介明 丁 钢

参加人:高德毅 尹后庆 王志伟 程介明 张民生 王 奇 丁 钢 张 珏 安玉海 庄小凤 
      陈宇卿 姚李超 赵 扬 金勤明 杨月民 王立慷 董晓峰 朱安达 罗一华 徐海南
      郑令德 吴增强 汤林春 宋懿琛 周翠萍 赵 慧 夏雪梅


精彩论点摘要

2012年6月30日下午,与会领导、委员和专家围绕转变教育发展模式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第二组会议由程介明教授和丁钢教授主持。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四个大的方面:

一、研究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放在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有专家认为,现在我们已经达成共识,社会变了,教育也变了。经济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人的变化、已经很明显。经济发展不可能就是国家发展,教育更是如此。人与人才也不是一个观念。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中国从古到今就是当官,选拔人才。这个经济话语体系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现在许多的问题,不是财政的问题,也不是经济因素决定的,完全是人的因素所决定。

有专家指出,上海的教育确实到了该转型的时候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已经大幅提高。现在教育经费投入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程度已不能和三十年前相比了。八十年代时,政府给教育一点钱,对教育的直接带动作用、发展推动作用非常之大。现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促进作用已不像八十年代那样明显。

二、透彻研究关于教育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

有专家指出,对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研究什么是模式,就是要研究这个模式要素有哪些。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三十年的过程中,模式还没有讲清楚,往后讲模式,我们也可能是讲不清楚的。但有一点可以讲,中国的发展道路跟人家不一样,把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不同点理出来。要给模式下个定义,再往里面装东西。如果你现在说已经把中国发展的模式定出来了,那以后就没有创新了。面对今天社会的多变和未知,要教会学生能力和智慧。教育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培养人。人与人力资源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教育发展模式是一个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调整的过程。

有专家认为,教育既有宏观的发展,也有微观的发展。宏观的发展,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从微观而言,教育是为了学习。这就涉及学习的科学性,学习科学。在未来,教育的基础研究就是学习,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学习。我们的研究不一定要做关于学习的基础研究,但可以用学习的研究成果来验证我们的教学,来解释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对学习研究的重视,要求从课程科目转变为学习经历;从教学方法转变为学习设计;从学校管理转变为学习领导;从教育财政转变为学习资源;从教师队伍转变为学习专业;从测验考试转变为学习促进;从信息技术转变为学习平台。

有专家指出,有三个问题,第一,关于模式是什么。关于国家发展模式,或者说中国模式问题最近在经济界、金融界,包括社会学界讨论的比较多,也出了一些比如《反思中国的模式》等书籍。专家们的观点主要有:有的专家对模式表示质疑,我们中国到底存不存在发展模式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从人口、社会等深层次问题的角度,认为现在提这个问题还过早。有一些专家比较极端,认为提出中国模式本身就是抵抗改革,要对抗普适价值观。另外比较多的学者事实上是借讨论中国发展模式,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经验是什么,从这个角度做了分析。中国模式、中国发展模式到底是什么,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有那些突出的特点?我们该怎么进行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在研究中不断清晰。

第二个问题,就是转什么。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教育需求。政府、学校、社会、家长方面等都在变,也都需要转变。因为我们感觉到背后有一个过度功利或者说功利驱动在里面。第三个问题,就是在教育发展模式转变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怎样来考虑和分析。

三、目前教育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有专家指出,我们长期采用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前提是资源相对匮乏,它具有三个特点:重点领域、优先领域、特色领域。现在我们更提倡公平、均衡。但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均衡,只有相对的均衡、公平。在上海也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均衡。在资源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思维方式要转变,不能还是停留在以前的做法。因此,转变的关键在于转变那种比较粗放型的方式,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现在的高考自主招生很热闹,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还是从统一规格的高分到低分。自主招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同样,基础教育要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去培养他们、发展他们。也就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

有专家认为,在自然科学中对真理判断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的。而教育是非常复杂的,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很难取得一致见解的。对教育规律的判断也是很难取得一致见解的。比如,对于自主招生这一问题来说,有的认为,这样扩大了自主权,政府和社会尊重了学校的选举权,是一大进步;有的认为,高考是竞争性的,一张考卷,大家在一个平台上,更加公平。如果分成几张卷子,在不同的学校,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公平性会受到置疑。

有专家认为,教育改革中有许多“两难”问题。比如说,现在大学的自主招生缺乏一个高校自主招生的顶层设计。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好像是自己的事,教育部没有顶层设计。在自主招生中,需要许多的顶层制度设计,比如,招生考试的试卷由谁来评估,自主招生的过程由谁来评估等。

有专家指出,现在最难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把社会现实中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从宏观上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说,学校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要考虑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但目前家长等社会群体对教育的要求与我们能做到的事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有专家认为,现在教育部评价各省市的均衡发展,用差异系数。差异系数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西部地区来讲,可能会很大的推动政府去配置资源,东部地区的差异系数已经不能刺激政府去大规模的投入了。因此当教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敏感性在什么地方,值得我们考虑,那就是教育的内涵发展问题,内涵发展的深度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说,教育发展是永远不会均衡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不会长同样的脸,所有的学校面对的地区不一样,生源不一样,它的历史不一样,或者说每个校长、老师的行事方式也不一样,因此这个学校永远都不会一样。因此,我们不能追求教育发展均衡的“乌托邦”。我们现在上海所追求的教育均衡发展是与上海追求卓越的神韵联系在一起的,是追求教育内涵的均衡发展。

今天我们衡量教育的效益,要从分数指标、物质计量中解脱出来,转化成真正对人的发展有促进的指标上来。我们现在的评价往往是学科的评价。了解学科教学的可能不太懂得怎么去评价,既了解学科教学又懂得学科评价的很少。哪些方法是科学的,用在什么地方是有效的,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四、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模式

有专家指出,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型,教育也在转型。转型有被动、有主动的,教育还是被动的。转型本来就是一个很漫长、很痛苦的过程,转型也不是说要转就转的。对教育来说,在被动的转型过程中可能任务更加艰巨。所以转型不是那么乐观,困难还是很大。首先要考虑清楚,转型的方向在哪里?如果方向不明的话,就可能出现一点反复。转型要使教育回归到学校自身的发展上。上海要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包括法制的意识、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的素养提升。

有专家建议,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往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所以做不好事情可以有借口,因为经费不够。现在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行政部门压力很大,有了钱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在财务管理方面,国外的经费监管已经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这一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其次是转向关注教师、学生。现在我们的教育对学生、教师关注不够。我们的教师为学生做得还不够,我们的行政部门为教师做得不够。国外基本上教育经费投入中至少60—70%用到人的身上。我们现在教育经费中充其量30—40%用在人头上。